《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 叶春芳 《 新闻战线 》(

    新媒体是继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它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途径向受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互联网高速发展、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环境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渠道,丰富了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内容。新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方式。相关数据显示,有93.8%的学生使用过互联网,每天上网2小时以下的学生只占53.4%。

    如今,新媒体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有其积极的影响。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了解视野外的思想观点、文化思潮,激起自身学习的兴趣,从而弥补自身知识的欠缺,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其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网络新媒体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具有发散式、立体式,具有更新速度快、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学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轻松地查询到想要获取的知识、信息,而不是仅仅依靠老师们的教学。随着网络的兴起,不少网民们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各种网上服务站点,随时随地解决网友们的疑难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开设各种交流论坛,给网民之间的思想交流提供强大的平台。网民通过大量的网站平台,畅所欲言,包括对目前政治形势的看法,对有关思想观念的赞同态度等等。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可以通过网民的信息反馈,与受众之间保持紧密的沟通,以便于有效地开展工作。

    同样,新媒体时代对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来说,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辨识能力弱、自制力不强,很容易过度沉迷于网络,被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冲昏头脑,影响其正确的思想政治观,从而影响其健康的心理。互联网交友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为现代大学生交友的时尚,然而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交流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些学生把握不好这个度,忽视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久而久之,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这些消极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增加了难度。

    新媒体时代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提高对网络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必然要有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在新媒体日益兴起的今天,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发展的空间,我国的人口众多,地域差别较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这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网络不能淡出人们的生活,相反,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力图改变原来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认识到网络对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有哪些正面的影响、负面的不利,认识到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事实,加强学校网络的管理,学生工作的管理,适当利用新颖的方式来改变思想政治这一枯燥的学科特点,结合网络传播的强大优势,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整体加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在正确的意识形态下不断发展壮大。

    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不同层次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库,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强大的网络平台来协助。目前,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事件、新闻都会在网上第一时间发布,快捷的传播、接收速度使不少人关注这些时事新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便可利用这一优势,尤其是利用知名学者、专家、公众人物的言论的影响力,从侧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结合重大事件开设专题报道、事件评论等,旨在结合这些现实事件,最大限度地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无味,引导受众根据实例,在大量客观正确的评论的影响之下,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开设网上教学课程,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渠道便捷、多样。

    加强互动,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必须要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要时时了解受教育者的接受状况,是否做到有学必有用。利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地与学生加强互动交流、沟通。认真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第一、可以利用微博、博客、论坛与其进行网上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困惑,及时引导其正确的思想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地放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发挥其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的作用。第二、适时进行网络调查,例如对最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的态度调查,对一些新思潮的见解的访问调查等等,通过这些表现受教育者内心真实想法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直观的数据分析,对其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思想引导的方面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网络面前,受教育者不仅仅是客体,也是主体,在角色的转变中,思想政治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被人们接受、履行,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新媒体开设学生自我学习平台。网络是一个复杂、虚拟的世界,其信息内容对人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如今,不少网民为了利用网站赚取利润,大量发布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信息。如娱乐网站里的明星艳照、黄色网站的不良信息、一些违法网站的诈骗信息等等,这些信息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极易使他们误入歧途。然而,面对新媒体时期,我们又不能完全否认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失去其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必须在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基础上,加大对其监督、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一面。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主要的力量,根据网络传播的隐蔽性、及时性,单单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监督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如何既满足其思想的需求,又能够远离不良信息的传播是最关键的一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受教育者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软文信息的兴趣高、自制力弱、无法阻挡信息的诱惑等特点,开设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降低网络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自主正确面对事物,帮助学生开设自我学习平台,增强其自觉学习积极性,提倡自我教育的正确理念。比如,目前已有的“新闻百事通”就以其健康、有趣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还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立不同的网站服务形式,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博客、论坛等的开设,就增多了人们的交流途径,吸引了不少人们参与网上学习、交流互动,营造了良好的交流环境,激发了人们主动交流的积极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面对新媒体发展不断强大的趋势,只有紧紧把握时代的潮流,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的发展优势,把握住机遇,迎接挑战,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总指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建设,拓展受教育者的学习途径,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不断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系遵义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林  媛

媒体问政的传播效果分析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法律关系问题研究
我国体育传媒的国际化程度剖析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现代传播能力浅析
新媒体视角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微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
新闻发言人用语策略解读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关系探究
旅游新闻报道与城市旅游形象打造
电视艺术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