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关系探究

● 高 文 《 新闻战线 》(

    传播学理论对指导企业运行与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将管理学与传播学充分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管理沟通或传播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方式与手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播管理已经逐渐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我国的企业组织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当造成的,因此要善于运用管理沟通理论解决企业内部问题。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融合的相关理论

    传播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从而将与企业管理有关的情感、思想与信息在个人、组织或群体间进行传递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层次与内容,进行信息的传递、接受、反馈,从而完成组织预定的目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传播管理是对交流与传播的延伸,其不仅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上下级与群体之间的沟通。有效的传播管理是为了完成头脑中的想法或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如表达善意、进行劝说、提出要求以及传达信息等。管理传播或管理沟通的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内部、组织与外部两个方面的沟通。组织内部管理传播主要指的是内部成员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组织外部管理传播主要指的是与社会组织或外部公众之间发生的信息沟通。

    有效的企业管理传播能够推动企业内部情感、思想以及信息的有效交流与联系,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在充分沟通的条件下更好地完成工作,并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与此同时,管理传播能够促使下级工作者效率的提高,或者完成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工作,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管理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领导者的管理能力,企业如果实现互动式传播,能够使管理者的领导水平与管理风格在企业范围内全面传播,并有利于高层管理人员展现其自身的领导才能。除此之外,管理传播能够解决与避免企业内部之间的员工冲突,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员工之间的协调互动,能够及时找到协调与解决冲突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借助企业上层管理者的作用,在充分掌握管理信息之后进行协调,从而避免企业由于员工冲突而对生产效率产生影响。

    目前,企业管理传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缺少战略管理思想,员工对企业管理与发展没有达成共识;企业内部沟通与传播渠道不完善或相对单一,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从而导致企业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缓慢,严重降低了企业的决策效率与运行效益;企业管理传播中个人色彩浓厚,个人感情因素对沟通产生严重影响;管理传播反馈机制不完善,内部沟通人员根本无法了解决策执行信息;信息互动传播不畅,从上至下的传播远远多于从下至上的传播,横向传播几乎没有;管理传播时信息被过滤,管理者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信息被刻意扭曲,管理者难以获得真实准确的情况,从而无法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企业管理传播中正式沟通较少,大多通过非正式沟通进行交流。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领导风格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等因素。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的关系分析

    在企业管理中传播学理论主要体现在沟通方面,沟通的目的是协调各方达到思想一致,使企业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的各类信息如企业经营手段和经营的最终目标等,从而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奠定基础保障。通过有效的传播管理与沟通,员工能够确定企业发展的具体任务与方向,并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从而与其他工作人员形成默契的配合。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或与外部相关人员经常保持有效的信息交流,会使外部人员充分了解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整体发展战略,从而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外部合作关系。现在,企业的外部环境都十分开放,时时刻刻都与顾客、竞争者以及外部管理部门等发生各种联系。特别在当今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能否和外界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沟通,以及妥善处理好外界的各种关系,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

    有效而科学的沟通是持续发生的,并非是一蹴而就。传播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沟通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企业在运动传播管理系统提高绩效时,要注重外部系统与内部系统的沟通对企业的影响。在企业内部应当充分注意网络式协调与沟通的作用,为上下层、同层只爱你的沟通提供保障,重点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信息传播;企业外部方面,要重视利益关联者的合理沟通,并全面协调和竞争对手、供应商以及广告商等的沟通。这些都能够使企业在内部与外部的传播管理与管理沟通的过程中提高效益,并科学利用这种效益做出更具优势的定价,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企业如何实现有效的传播管理

    企业出现管理方面的问题时,通常都会引起内部员工外部媒体的广泛关注。为了使管理问题充分得到解决,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传播管理对策,将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内部员工与外部社会,从而确保问题的顺利解决。所以在企业问题的处理时,必须做到传播管理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企业要将信息传播的渠道迅速拓宽,并将必要的信息传播给社会,使企业内部与外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认识到问题发展的程度以及企业处理的具体状况。如果企业在此过程中刻意封锁消息、隐瞒实情,就会导致外部社会与新闻媒体的反感与猜疑,最终给内部问题的处理造成一定的麻烦。

    企业要想实现有效的传播管理,开放传播渠道是关键的措施。但在传播渠道开放的过程中,并不是使信息随意传播,而是要进行管理传播信息的引导。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准备好相应的传播信息。主要包含传播信息的搜集、分析与加工等环节。搜集信息主要是指搜集与传播管理有关的一切有用信息,可以是管理危机的原因、内部员工的要求以及危机问题产生的影响等;信息整理是指对搜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对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进行分析,并要求在此其中派出个人的情感因素;信息分析主要是对信息传播的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并使信息传播的范围始终控制在企业掌握之中;信息加工就是对有用的信息进行形式与内容上的加工处理,其目的就是保证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与准确性。特别要注意多语言沟通在国际化企业中的作用,注重不同顾客在语言方面的差异性,以及管理沟通中文化的细微差异,从而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设立信息传播中心。在企业出现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的危机事件产生之后,由于内部与外部的关注度较高,此时必须设立一个信息传播的中心点。信息传播中心应当包括媒介信息中心与公众信息中心。媒介信息中心负责将信息提供给社会媒介,并对出现的各类外部传播问题作出相应的传播学处理;公众信息中心主要任务是向内部与外部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并有责任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信息中心的主要作用就是负责对外部媒体的访问与公众关注等方面做出相关回应。

    信息传播中心要设立制定的专业人员解决来自外部媒体的疑问,以及指派专人发布信息,防止出现传播管理的混乱局面。在此之前,要准备好有关企业发展的背景资料及管理情况说明。在前期搜集背景资料的同时,一方面要充分准备好事件发生后的相关解决措施,另一方面还要对传播管理问题作出及时的反思与分析。不仅如此,信息传播中心还需要不间断地将事件进展状态及时传播给外部社会媒体,并借助传播媒介的力量进行事实真相的陈述与解释,从而将企业的真实行动与态度展现在公众媒体面前。

    结语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播学理论为企业实现更好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企业管理也在此过程中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与创新。企业要想实现有效的传播管理,要充分了解信息传播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在内部进行信息的及时沟通,在外部将真实有用的信息传达出去。通过有效的传播管理能够在及时解决企业内部危机事件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管理与生产的整体效益。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王  宇

    参考文献:

    ①刘琴:《从媒介的身份识别看危机传播管理中传媒问责——兼论国家传媒在突发性危机传播中的责任》,《东南传播》2008年第12期。

    ②吕慧怡:《论品牌明星代言的危机传播管理——基于危机管理的视角》,《东南传播》2011年第8期。

    ③沈虹:《创意传播管理(CCM)与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比较研究——跨越文化的视角》,《广告大观》2010年第5期。

媒体问政的传播效果分析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法律关系问题研究
我国体育传媒的国际化程度剖析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现代传播能力浅析
新媒体视角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微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资源共享
新闻发言人用语策略解读
企业管理与传播学关系探究
旅游新闻报道与城市旅游形象打造
电视艺术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