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老照片,一场寻找老绍兴的全民盛宴

● 王 薇 《 新闻战线 》(

    2013年4月10日,绍兴晚报刊登《“老照片”引出“老照片”,拍照地原来是锦鳞桥?》一文后,连续跟踪多日的“寻找30年前老照片的地点”报道终于尘埃落定。从4月2日到10日,晚报用6大篇幅连续报道,终于定位了一张30年前由外国摄影师拍下的充满绍兴水乡特色的老照片地点,而在这个过程中,老绍兴的风貌被人们的回忆徐徐勾勒。

    在8天的寻觅与报道中,一个关于寻找老照片拍摄地点的故事,在新闻以外生动地发生,其中最动人的篇章就是一轮对家乡的怀旧热在每个人心中发酵喷涌,最终形成了一场报纸与读者的热烈互动。

    照片现世,30年前的桥今何在

    “30年前,有一个外国摄影师在绍兴的一座桥上拍下了一张载满孩子的船的照片。30年后,他想再来绍兴,并且寻找照片上的地点和人。”4月2日的第一篇报道,概括起来不过就是这些信息。彼时,在我的认识里,这篇报道的后续肯定是“三板斧速战速决”:首先,马上有人站出来准确地告诉大家这是哪座桥、哪条河;接下来,30年前的人物登场,讲述那个春光灿烂的日子里,是如何邂逅这样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摄影师,他的一个快门动作是如何记录下这30年前的故事;最后,这位摄影师月底来到绍兴,大家皆大欢喜。

    然而,生活比戏剧更精彩。此后的剧情发展,并不受我这个蹩脚“编剧”的控制。

    4月3日,根据最初的微博信息,第一轮寻访在鲁迅故里展开,从东西咸欢河一直走到三味书屋门口的那条河,问了不少人,几乎都认定此地不在鲁迅故里。

    4月4日至5日,寻找的范围扩大,我走访了一些城市广场的乌篷船夫,请他们用多年摇船的经历,鉴别一下照片左侧非常有特色的“沙发型”河埠头——最初在我的认识中,这样的河埠头应该是特征明显的,然而他们告诉我,30年前绍兴像这样的河埠头其实挺多。

    进入清明假期,寻找工作看上去似乎中断了,然而,网络、热线上,关于老照片的寻找已经沸反盈天。“是酒务桥朝南拍,绝对是,我以前在那里工作,每天路过那里,那些建筑的轮廓还在呢,你可以去看一看。”“记者同志,我觉得这张照片肯定是在西小路的谢公桥上拍的,我这里有百年前的老照片,你可以来看看。”……在几天的连续寻找与报道中,民间的“竞猜”热情被点燃,晚报热线、我本人的电话甚至同事的电话都不断接到热心读者的来电,“指认”老照片中的地点。这样的热情让我又喜又忧,喜的自然是报道的反响不错,忧的却是几天之内上百个电话中,竟然出现了十几个版本的说法,且每个版本的支持力量还比较均衡。我开始隐隐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寻觅过程。

    陷入迷局,热线兴起二度高峰

    4月5日晚8点左右,编辑打来电话,兴奋地说:“找到了,今天有个读者打来电话说她就是照片上的老师。”电话那头,激动的不仅是编辑,还有这几天工作量比以往翻了几倍的热线接线员。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4月6日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早上6点多,迎着夹着雨丝的寒风,我和摄影记者来到那位老师的家门口。

    这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女退休教师,她指着照片上那个穿着蓝布衫,正在船头撑蒿的人告诉我,这就是30年前的她。事实上,直到今天,我都一直愿意去相信这位老师说的话。只是,也许30年前的绍兴,有过她这样经历的绍兴人实在太多太多。这位老师提供的答案是石门桥,从桥上往南拍下去,河的蜿蜒走向、两旁建筑与剩下的河埠,还似乎真的与老照片有点像。

    但是,事实是容不得半点玩笑的。此后经读者提醒,我在绍兴城建档案资料馆里查到了石门桥建于2001年的信息,此地在1976年前有一座凤仪桥,中间的25年并没有桥。

    除了切实地否定了石门桥的说法,城建档案馆里再没有办法找到确切的地点。然而热线却激起了第二轮的狂潮。更“专业”、更“全面”的证据开始传来。从4月7日到10日,每天的热线多达四五十条。此外,还有热心的残疾人读者自己到广宁桥拍了照片给我发来;有一位85岁的老人写了封信,里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手绘了几幅图,拄着拐杖送到报社;甚至还有一位40多岁的热心市民,为了验证他提出的凰仪桥的观点是正确的,自己开着车寻访认识的人。

    峰回路转,30年前的另一张老照片印证最终地点

    凰仪桥、西观桥、酒务桥、府桥、宝珠桥、广宁桥、谢公桥、锦鳞桥……跟踪报道的几天,这些桥名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像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情一样,每天我从这些桥上来来回回,像侦探一样地捕捉线索。

    4月8日,我颇为“勉强”地站在了锦鳞桥头。锦鳞桥,一座南北跨向的单孔马蹄形石拱古桥,位于绍兴市环山河之上,被两旁掩映的树丛淹没,路经此处都不会多看一眼。站在桥上,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望去,平整的河道、几乎拆光了的民居,哪里还有当年的味道。

    然而,近百名读者在几天时间里不断打进电话,力挺这座桥。一位姓徐的读者在三天时间里拨通了三次热线,说照片中的某个房子是他家的。只是有了石门桥的误判后,大家更加小心求证,哪怕我在锦鳞桥附近碰到一对在此居住了40多年的母子,印证了此处就是老照片上的拍摄地点后,我还坚持要寻找铁证。

    4月9日,同事打来电话,说有位龚先生有一张30年前在锦鳞桥上拍的老照片,背景一模一样。巧的是,这张老照片也是一位外国人给他拍的,时间也非常凑巧。经过对比,最终印证老照片拍摄的地点就是锦鳞桥,长达8天的寻访报道也就此落下帷幕。

    可以说,寻找是一件充满意趣的事,全城寻找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能量的过程。至今回想起来,激励我坚持做这组报道的动力,有自己的好奇,有编辑部的支持,更多的是被一种群情激发的力量所感染。这组报道带来的收获,远不止是完成了一个寻访任务那样简单,在整组报道进行过程中,报纸与市民的互动空前热烈,这在纸媒被不断唱衰的今天,弥足珍贵。这一现象也让我坚信,无论传媒的组织形式、传播方式如何变迁,对报纸来说,内容依然是根,是灵魂。

    (作者单位:绍兴晚报社)

    责任编辑;邓  瑜

纸媒记者将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豫地密码”: 解密历史典故和厚重文化
老照片,一场寻找老绍兴的全民盛宴
让人物“鲜活”起来
为学生的安全开出新闻“处方”
“代际交流”:为家庭和谐高调出招
浅析报纸娱乐版面色彩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