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

● 马肖华 《 新闻战线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3G技术的商用,人们的沟通交流介质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迈入了新媒体时代。新一代个人通信设备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媒体形态,呈现出个人化、便携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新特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虚拟与现实、个人与媒体的矛盾,建立有序、文明、和谐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引导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对消极影响进行有效调控,对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生了变化。在传统人际交往信息量小、覆盖面窄、即时性差的基础上,新媒体强大的功能拓宽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新媒体的开放性、平等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环境和人际交往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及时协调学生与老师、同学、朋友及学习资源之间的关系,创造灵活的交流场景,也扩展了人际交往范围。

    根据研究需要,笔者分别在三所本科院校抽取了600名大学生作为样本发放问卷展开调查。在实际的样本调查中,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40份,有效问卷519份,有效率为96.1%。参与问卷调查的男生287人,占55.3%;女生232人,占44.7%。调查专业包括数学、材料、服装设计、机械自动化和物理等。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形式

    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虚拟社区、聊天交友、网络游戏、微博等。

    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联系方式是手机短信,比例为65.7%;位居第二的联系方式是QQ、人人网、MSN、微信、贴吧等社交网络,比例为62.62%;排在第三位的联系方式是微博、博客、QQ空间等,比例为51.45%;其次是网易、新浪等新闻、娱乐资讯网站,比例为13.1%;所占比例最低的联系方式是数字报纸、杂志或专业学术期刊,仅为5.39%。

    大学生人际交往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进行调查,不仅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容,更能深层次反映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动机。

    调查发现,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最多的是进行聊天,比例为79.96%;其次是浏览新闻或其他网页,比例为71.29%;最后按照比例依次是发表感想、购物、看小说、玩网络游戏。大学生通过网上聊天获得的经验是对现实人生的模拟和超越,一切都让他们体验到与现实大相径庭的人生状态,平等对话、自由交友,这是大学枯燥生活最好的调味剂。并且大学生乐于浏览新闻,可以看到大学生对时事等关注性很强。随着微博、微信等软件的开发,大学生非常乐于使用新媒体发表自己的感想。据统计2012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已达到3亿之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学生,在网民表达观点和信息分享的同时,微博也在不断冲击传统的人际结构,在网络层面身份以及权力都因自己微博的粉丝数量而重构。这些看似简单的技术正好符合大学生不善于面对面交往而更愿意利用媒介交往的特征,因而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虚拟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社会交往都是建立在数字信息的基础上,人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摸得着、看得见的物质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一种具有功能上的现实性的空间。中世纪神学家兼逻辑学家邓斯?司各脱认为,虚拟(Virtual)就是可以产生某种效果的内在力量或者能力。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一种间接交往,交往主体被幻化成为一个符号或一组数字,人们通过符号来标识自己同时也通过符号让对方认识了解自己。最终,符号化使交往的主体间处于一种无直接利害关系冲突、相对平等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良好交往关系的建立,反过来,符号化的匿名性、变换性、责任缺失性等特点又容易造成彼此交往的脆弱,限制着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朝纵深化层次方向的发展。①

    平等性。网络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获得平等交往交流的机会。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人在现实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人的各种社会属性都被忽略了,交往更加平面化,除非事先被告知,否则上下级、长辈晚辈这样的关系是不存在的。网络破除了现实交往中的中央权威,每一个人都能平等的获取网上信息,这是与传统交往截然相反的,网络空间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没有所谓的中心,人们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身份、地位、文化、职业、权力也不再是核心,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再显赫,在网上也不过是一个网络符号而已。网络使人们真正体验到了交往的平等,并从对方那里得到尊重。

    直接性。与传统媒体环境下有时通过多重不同环节进行交流和沟通不同,新媒体环境下的交往实现了个人与个人的直接交流。网络交往过程的匿名性、交往角色符号化以及交往平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交往行为的直接性。在网络交往中,交往主体具有自主性。②网络交往中若想中断可立即退出,从而避免和自己不喜欢的对象交往;若想重新交往,再次进入或者人们可以以新的符号角色重新进入另一个交往。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网络交往常常直截了当、直抒胸臆,交往主体通常不需要拐弯抹角、吞吞吐吐,更不用胆怯害羞,交往层次较深。选择交往对象时,交往主体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交往,及时、方便、快捷地传递交往信息,更加强化了网络交往行为的直接性。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与调控

    首先,应处理好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矛盾关系。

    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矛盾关系。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很容易成为大学生心灵的避风港,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逃离。网络交往是比较脆弱的,但匿名性也不是一无是处,不过,要借助技术和法律的强制性力量作为控制规范的外力,以消除网民的素质现状以及诸多负面影响。③技术为人类带来的是福祉而不是灾难。好的网络行为需要良好的内在控制规范,需要人们更多的自律,但是目前的网民的理性程度和自律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此,尽快探索建立一种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规范体系就显得非常迫切,提高网民的自尊自爱、自觉自制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个人与媒体的矛盾关系。网络作为新兴的多媒体传播手段,一个媒体把诸多功能统一起来,兼容了现阶段人类所可能接收的全部信息的表现形式。现在,个人与媒体的关系已经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了新的趋势,个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得到重塑,随时随地接受和发布信息,使个人在传播链条中甚至获得了新的力量和地位。信息是人际交往的基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离不开信息载体对信息的传播。作为信息接收最灵敏、传播意愿最强烈的大学生,在个人与媒体这场新的力量博弈中,自然起着先行者的重要作用。

    其次,大学生社会交往应遵循以下原则。

    责任原则。新媒体在改变人们交往的同时,要求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新媒体环境下的移动网络世界同样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在享受更多自由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在现实社会中从没有见过面的社会成员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组合成群体,因此,在虚拟生活中,人们应当尽可能地避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损伤,适当引入信任机制是贯彻责任原则的前提。

    遵循法律的原则。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1年8月6日的英国骚乱后,曾感慨地说,信息的自由流通可以用来做好事,但同样可以用来干坏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诸多利益纷争之时,仅有个人的自律、文明的修习是靠不住的。要使移动网络环境下有一个正常的交往秩序,就必须通过立法保护个人权利,守住安全底线,另一方面,大家也要加强自律,保护好自己。网络规则如同画下一条底线,人人行事必须建基于此,网络道德也会以此为底线止跌回升。④道德的养成正是这样。健全良好的法制保障,建树互联网的信息运行规则,保护良好的信息运行秩序,是网络发展和网络文明本身的迫切呼唤。

    批判反思的原则。个人社会化进程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受现实世界的影响,也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后者容易使大学生思维单一而失去自我。大学生如果失去了对生活思维思考的能力,那么他将失去主动生活的能力和意义,会变得无所适从、跟风潮流,每一个严肃对待生活的人都应该对此保持警惕。批判的建构和自我的反思是对现代人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些其实更有赖于人们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人毕竟生活在现实的当下,当人们能够普遍以反思和批判的态度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交往观,就会积极促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从而引领大学生构建起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关系。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10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讲师)

    注释:

    ①吴飞:《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②刘明合:《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③彭虹:《涌现与互动—网络社会的传播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④刘大椿、张星昭:《网络伦理的若干视点》,《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7期。

国外版权法规对中国媒体传播保护的启示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广告信息接受研究
韩剧盛行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电视剧的启示
中国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留学生英语课堂
从经贸类新闻看英语新闻的词汇特征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从《法治在线》看法制类节目发展
“宅时代”下音乐期刊的出版策略
论体育期刊数字传播的发展趋势
微信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