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调解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

——以《范大姐帮忙》为例

● 蔡志豪 《 新闻战线 》(

    调解类报道方兴未艾,正成为当下电视新闻的一种热门形态,这类报道强化了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可看性,几乎每个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分别以不同的体量和时段予以呈现。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范大姐帮忙》栏目也从2013年8月正式推出《大姐调解室》专栏,力推调解类报道。经过一年的实践,目前《范大姐帮忙》栏目接听的热线每天数量超过200个,成为一个诉求、交流、服务的公益调解平台。

    根  源

    调解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源于调解的效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下,我国正在建构大调解体制,特别是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实施,进一步确立了调解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框架,传统的调解方式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调解方式的兴起

    调解的历久弥新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与历史渊源。

    首先,现实需求。在这个变革、转型的时代,各种矛盾突出、多发,如果一律采用刚性的司法判定或者行政裁决,虽然定出了输赢,但也往往断送了当事人之间本来可能存续的关系,而调解这种柔性方式可以起到案结事了、事了人和的深远影响,更可以起到问题发现早、解决速度快、化解成本低的积极影响。

    其次,历史渊源。调解源于我国“排难解纷”、“止讼息争”的民间传统。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官府中就设有“调人”、“胥吏”的官职,其职能是“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即专司调解纠纷,平息诉讼。调解能够避免所有矛盾对簿公堂,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架起了国家权威与乡土规则的沟通之桥,接了地气又降了成本。

    再次,世界潮流。调解更是对于司法消极主义的修正。面对矛盾纠纷,如今的国际潮流是从对诉讼的过分推崇和依赖转向多种形式的调解。美国最早制定了调解法案:《1998替代性争议解决法》(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ct of 1998),简称ADR,鼓励当事人友好协商解决争议。ADR因为程序灵活简便、费用低廉,深受各方欢迎。该法案颁布以来, 95%提交诉讼的案件在审判程序前就被调解了。国际上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调解法规:英国的《民事诉讼规则》(1999年)、联合国的《国际商事调解示范法》(2002年)、芬兰的《刑事和部分民事案例调解法》(2006年)、欧盟的《民商事调解指令》(2008年)等。

    调解力量的凝聚

    在我国,调解包括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实践中,隶属各个系统的调解“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在所难免,只有凝聚各种调解力量,变各行其是为整体联动,才能更好地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纷争。

    首先,《范大姐帮忙》是一档创办十年的民生新闻栏目,是浙江新闻名专栏,栏目本身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公信力,主持人范大姐更是有着别具一格的号召力与亲和力。但只有媒体的感召还不够专业,需要有机整合更多的专业力量,才能够形成有效畅通的常态调解机制。

    其次,人民法院。浙江省高院要求各级法院建立诉前调解对接平台,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90个基层法院建立诉前调解中心,222个人民法庭中已有135个建立了调解窗口,从2008年到2012年这五年,浙江省各级法院委托调解案件6.8万件,调解成功率78.9%。浙江省高院还与省司法厅联合下发文件,大力推进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当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调解协议所确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目前,全省已有70多个法院以司法确认决定书的形式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而且司法确认完全免费。

    再次,人民调解员。2014年3月,浙江省成立了人民调解协会,全省人民调解员超过17万,分布在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消费争议等调解领域。另外,浙江省还在所有的派出所设立了调解室,70%以上由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工作,化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

    路  径

    调解就是调解人按照矛盾事实和社会规范(风俗、惯例、道德、法律等),引导矛盾主体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矛盾主体相互谅解、相互妥协,促成矛盾主体弥合裂痕、修复创伤,实现矛盾消解、关系和谐的目的。

    而调解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众才是调解类报道更需要引导的对象,通过报道,完成了对众多观看者的示范,也完成了内心的自我修正。就某篇报道而言,能够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调解一案,化解一类的效果。就整档栏目而言,就是一杯浓茶,激荡脑力,开启心智,成为人们精神上的避风港和减压阀。

    《范大姐帮忙》作为名牌民生新闻栏目,可以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实现调解的专业化和可视化,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舆论引导。

    亲情裂痕的修复 

    虽说血浓于水,但父母赡养、兄弟不睦、两代矛盾等还是层出不穷,这些撕裂亲情的伤痕,往往糅合了利益、伦理、习俗、情感等问题。这类矛盾通过栏目组的努力,让当事各方倾诉、宣泄,逐渐消融心理疙瘩,产生情感共鸣,最后才有可能一笑泯恩仇,达到修复裂痕、调和又调心的目的。海宁农村一对年近八旬的夫妻,明明有着6位成家立业的子女,但却被迫在外租房过日子,在40度高温的盛夏尤其难熬,不得不把子女们统统推上了被告席,这就是历时一个月的连续报道《辛苦养大六子女 如今年近8旬竟被弃》。记者深入采访发现,矛盾的根源是老人16年前分配财产不均衡,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怨恨,期间掺杂了婆媳生活习惯冲突且沟通不畅,最终矛盾激化导致两位老人无家可归。虽说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但要入情入理才有可能让老人能够得到贴心的赡养,于是记者、主持人范大姐、法官、村委会四方力量轮番上阵,分别从法律、情感、伦理、习俗、舆论等角度,前后四次调解,终于让当事几方相互谅解,达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协议,两位老人轮流住三个儿子家,赡养费用则由三个女儿按月支付。 

    《百岁老人的心愿》调解的是一对父女矛盾。年近六旬的女儿和年满百岁的父亲同住杭州市区,却30年不相见,女儿管父亲叫“某先生”,而隔阂仅仅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经过近20天的努力,前后两次调解,终于在马年春节到来前,由主持人范大姐陪同女儿去看望父亲,满足了老人的心愿。

    亲情矛盾的调解并不是每一起都能当场成功化解,但也要给予耐心持续关注、真切关怀。例如《千万豪宅 父女相争》,说的是一位父亲和前妻所生女儿争夺一套别墅的官司,其中掺杂了女儿与父亲现任妻子之间的矛盾,报道时没有调解成功。此后记者持续关注不断缩小双方差距,半年以后,女儿主动撤案,与父亲和解。就算真的无法调解成功,也要促使当事人重温亲情。

    总之,这类调解亲情的报道非常实在地解决了或者缓解了当事人的矛盾,对于观众而言,能够消解内心的困惑,净化遮蔽的心灵,从而引导和教育社会大众珍惜亲情、化解纷争。

    夫妻冲突的引导

    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但又有“七年之痒”,其实,夫妻之间的冲突与磨合原本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下,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未曾有过的因素渗入婚姻生活。

    《丢下孩子拿走钱 妻子辞家何时归》说的是在诸暨务工的安徽人韩先生,他的妻子正月初七留下孩子不辞而别,还带走了银行卡。栏目组首先帮助着急的丈夫赶到另一城市找到了妻子,在说服双方见面后,调解记者发现,这对夫妻冲突的根源是妻子受不了丈夫好赌而且有暴力倾向,而丈夫又埋怨妻子喜欢网聊可能有异心。听完双方说法,记者抓住一个细节,哪怕多次吵闹,妻子也会坚持一个习惯:在枕头底下为丈夫塞钱。可见双方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从这点出发不断勾起夫妻的温馨记忆,打开心结。丈夫承诺不再赌钱也不会打人,妻子也答应回归家庭。

    《是谁不想好好过》则非常特殊。一对结婚近20年的夫妻,已经养育了两个孩子,却分居两年也分别有过外遇,现在为了家庭财产又闹个不停。这样的冲突因感情而起,与财产有关,但是双方还是希望能够帮助调解。调解记者没有简单地“和稀泥”,先是摸清双方底线:还是满怀破镜重圆的期待;随后又分别谴责了双方曾经的相互背叛;最后表达了家庭和谐离不开相互信任和关心的立场。最后,这对夫妻百转千回的心结得以打开,积压的矛盾得以缓和。

    实践表明,对于夫妻冲突的适度调解,能够起到心理疏导和婚姻教育的正面作用。类似的还有《是谁“砸”了这个家》《是谁“毁”了这桩婚》《破镜还能重圆吗》《再婚的烦恼》《夫妻闹离婚孩子问题还是感情问题》等一批报道,这类报道不仅可以引导夫妻学会面对冲突和化解矛盾,而且满足了观众的内在需求:洗涤内心的灰尘、抚慰受伤的心灵,从而发现真爱的价值,点亮生活的希望。

    邻里纠纷的弥合

    邻里纠纷的弥合需要“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切,抛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同时还要案结事了、事了人和,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报废车堵门》因为小事而起。杭州市萧山区的两个家族是祖祖辈辈的老邻居,其中一家先后开了三辆报废车,堵住了另一家车辆的进出,经调解记者了解,堵车的导火索是两家争抢一块土地,但两家还有更久远的积怨:20年前,上一代人为了围墙问题大打出手闹上了法庭,官司有了胜败结论,但矛盾并未就此化解,属于案结事未了的典型。调解记者和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先后对双方进行劝说,把见面就吵的双方分开,背对背地进行调解,直到主要当事人的矛盾有所缓和,再请到一起当面协调,由于双方家族里的意见还难以统一,我们又再次深入调解,乡里乡亲还是以和为贵,最后双方初步达成意见,愿意把堵车问题解决,其余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和弥合。

    《一次倒车引发的邻里冲突》调解的是建德市两户邻居错综复杂的纠纷。男主人的新车被邻居倒车时撞了,双方因此相互辱骂,女主人气不过就去敲了对方新房子的玻璃,还把对方一个95岁的老人吓得送到医院去抢救,对方又是拿扫帚又是泼脏水,小小纠纷迅速升级。而双方矛盾如此剧烈,关键还在于一年前的另一场纠纷:当时邻居家挖地基震裂了男主人家的房子,造房子挡住了采光,双方为此闹到了派出所,曾经判了对错,但是矛盾并没有完全化解。这回可以说是新仇旧恨一并爆发。由于双方难以对话,于是调解记者找来人民调解员、司法所、派出所,经过多方一起调解,最后,双方都为自己的错误言行向对方道歉,并达成了调解协议。

    《老人何苦为难老人》说的另一个相处问题。一位本该住在福利院的80岁老人,被其他老人刺伤眼睛赶出门外的问题。调解记者发现,原来是这位老人由于性格脾气的问题,与其他老人经常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甚至福利院的院长也被他打得头破血流。调解记者与街道干部、民政所、人民调解员一起,召集矛盾各方举行面对面的圆桌会,经过协商,最后确定由政府牵头将老人安置到其他乡镇的福利院,还负责治疗老人的伤势,而老人和他的亲属也承诺以后一定和其他老人和睦相处、快乐养老。

    调解邻里纠纷,需要倡导宽恕与和谐,主张仁慈与友爱,类似的调解报道还有《我的家成了邻居的排水沟》《邻居建围墙 为何他心伤》《新房建了一半到底谁碍着谁》《隔壁邻居造房子 影响我家怎么办》《隔壁邻居装的监控 正对我家的卧室》《邻里矛盾 竟上演现实版“围城”》等,通过批评人们之间的错误言行,奏响人性向善的悠扬牧歌,从而激发观众与邻为善的思考,回归淳朴友爱的本源。

    总之,调解类报道鞭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消解负能量,传播正能量。也许没有远在天边的宏大情怀,但却是朝夕相处的寻常人生,具有深远而持久的舆论引导作用。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调解类报道往往暴露隐私和涉及冲突,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隐私和守护底线,如何杜绝故意渲染冲突与刻意追求和解,以免陷入隐私的狂欢和低俗的陷阱,仍然是个需要时刻警惕的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

“微调查”:与时俱进打造特色优势
提升党报评论“穿透力”
调解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
深度调查报道的多维度视角
加强和改进党报文娱报道三招
新闻资料档案管理浅议
《百姓事马上办》栏目为何经久不衰
从“全家福”看媒体的定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