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台的转型之路

● 马 梅 《 新闻战线 》(

    当前,各城市台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难题,危机重重。在所有发展障碍中,最为严峻的是新媒体在覆盖、内容与形式上带来的挑战。新媒体在信息海量、实时性、互动性、便捷性、多元化、个人化、碎片化等方面的优势给城市台以很大冲击。

    多元化、一体化、碎片化的深度融合

    危中有机。以覆盖而言,新媒体既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机遇,因为借助新媒体,城市台也可以实现覆盖上的全球传播,并弥补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些不足。

    出口的多元化

    众所周知,城市台的广播对象主要是出租车、私家车的使用人群,电视覆盖主要是通过城区的有线电视和农村区域的无线电视实现。但是,这一状况现在发生了改变,大量人群通过IP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等观看视频节目,通过电台网站、网络电台等收听音频节目。

    现在不少城市,网络运营商的套餐服务中往往包含了IPTV,于是就无需再接入有线电视,而城市台一直通过有线电视进入城市市民家里。在安徽某市,接入有线电视的户数有40万户,而通过中国电信收看IPTV的用户也有20万户,在目前该城市台的各频道节目没有通过中国电信的IPTV入户,也就意味着这20万户用户流失了。

    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9亿,较上年年底增加1057万人,增长率为2.5%。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9.4%,与去年年底基本持平。其中,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2.94亿,与2013年底比增长了4709万人,增长率为19.1%。网民使用率为55.7%,相比2013年底增长6.4个百分点。①

    因此,传统广播电视台,尤其是城市台必须与本地各网络运营商合作,进入IPTV,进入更多本行政区域的用户家庭;必须积极地拥抱互联网、手机媒体,创新性地利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抢占渠道高地,为自己的发展进行系统布局;善于借船出海,和主流视频网站、大型网络电视台建立联系,进行各种层次的合作;将本台节目在互联网络的覆盖率、影响力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一体化发展与组织流程再造

    目前,城市台的网站并没有针对互联网、手机收看尤其是下载收看的特点进行重新编辑;内容的更新频次、直播点播的观看流畅程度、网民在观看时通过“一键分享”以实现向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转移和推荐的方便程度很少有做到位的。这些都强烈需要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具有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和行动。

    为此,可以分为几步走:

    一是在各频道内部设置专门负责与网站、微博微信对接的精干人员(小组),可以暂且称为“新媒体小组”,建立节目生产与新媒体加工传输之间的有效联动机制。

    二是实施节目组或项目组制度②——根据节目采编生产流程,建立各大中心,如新闻采编中心、节目研发中心、各终端(频道、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账号)运营中心等,在这些中心之外成立一个个节目组(项目组),由节目组(项目组)负责利用各种信息制作出一个个节目、栏目,执行一个个线上线下的项目。各个节目组(项目组)公开组合,公开活动,内容互不重叠,只负责相关节目生产或活动执行,由终端运营中心决定这些节目、项目在什么终端播发以及在各终端播发时该如何再加工、包装、推广与营销。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各频道恶性竞争、节目类型单一、频道频率与新媒体之间两张皮、新媒体内容与形式简单乏味的种种弊端。当然,在考评机制上得有顶层设计,针对不同节目要有全面的、全新的节目考评体系——兼顾收视率、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艺术水准的综合考评体系。

    碎片化时间要求短视频

    当前,人们更多的是在等人、等车、候机、课余、会间小憩等时间内,用手机、平板电脑及其他手持终端收听收看节目、获取信息。如此,时长短的微视频、微电影、微音频等深受人们欢迎。据此,城市台的节目制作栏目设置可以以20分钟左右的栏目为主,即便是较长的栏目,也可以采用板块化设计,将其分成几个段落,使每个段落时长较短,符合人们碎片化的时间使用规律。如2013年下半年在全国掀起收视狂潮的《爸爸去哪儿》在网上传播、微信传播时,就有几对父子的某小段特别有感染力的视频片段,有某个特别有趣味的细节,每小段只有一两分钟。

    实时性、交互性与“到位服务”的社区台理念

    网络信息多、散,国家级台为了大覆盖面、观照全国,无法实现地方性服务,这就给城市台大力发展精准服务的服务类节目提供了契机。同时,网络与其他新媒体的重要优势是信息发布的实时性、互动性与便利性,这些城市台无法追赶,但是城市台离受众最近,这要求城市台扬长避短,着力从到位的服务上做起。

    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栏目因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升级为垄上频道。以一个服务栏目促生了一个频道,带火了整个台,进而促进了一个省的传播生态的改变。与受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节目是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

    城市台做到位的服务也和全球传播的“社区报”理念与实践异曲同工。城市台由于覆盖、资金、人才、素材资源等原因,实际上在广播电视台序列中的地位类似于报纸中的“社区报”,而美国“社区报”理念和成功的实践证明:接近性或者相关程度跃升为社区新闻价值标准的第一要素。③这些“社区报”的成功做法还包括:不断强化利益共同体概念、鼓励读者贡献“冰箱新闻”、让社区居民成为供稿者、举办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活动等。

    利益共同体与受众参与

    首先是让受众到现场参与节目录制,参与节目讨论,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社区报”的首要职责是力保当地政府机构的透明运作、鼓励公众参与讨论,让民意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体现,帮助公民用好手中的选票,选出负责任有能力的政府班子,带领全社区发展。④城市台也要利用其接近性,开办广电问政节目,对关乎地区发展、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梳理、反映和解决。

    其次是多做微海采、节目连线,让受众就各种新闻话题、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为了最大可能让受众参与互动,利用接地气的优势,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厂矿企业,进行大量的微海采、做民调,多就各种问题,尤其是争议性话题,随机采访居民,给受众以话语权。

    第三,让受众成为节目选题源、节目素材源。如通过电话热线、网络论坛、媒体微博微信、栏目的微博微信、主播主持人的微博微信,征集节目选题、参与嘉宾和观众听众,获得节目线索和素材,用居民提供的图片和视频做节目,特别是开办订单式服务节目。从本地受众生活出发,策划各种活动,让活动与节目形成良性循环关系。

    第四,深度服务受众,城市台和新媒体联动,线上线下联动,提升影响力。美国的“社区报”不仅是居民的新闻信息和社区活动信息的来源地,也运作各种增值服务。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开展便民超市、农资超市;苏州广播电视台打造了“无线苏州” APP客户端,囊括了资讯、直播、微博圈、报料、天气、路况、公交、地铁违章查询、公共自行车、打的、智慧电力、TV购、寒山闻钟等功能模块,成为城市公共生活服务平台、新闻线索来源地。

    从内到外地尊重受众

    城市台在采访报道方式上,要采用体验式的、与受众互动、受众参与的方式,突出记者的参与和发现,多让百姓露面。在符号元素上,要突出被采访者的影像和同期声,突出群众人性的、个人的、人格的魅力,而这些不同被采访者的多种话语样态和风格正构建了以民为本、平等、丰富多彩的话语场,是一种场信息结构。在主持语言、记者报道和解说语言的气质上,要采用平民的、亲切的、娓娓道来的话语风格。央视4套《远方的家》、北京台《四海漫游》、荆州台《垄上行》中,各种各样的普通群众成为节目的主要符号元素,在节目中说话和行动,主持人、记者和他们在真正平等地交流,普通群众成为节目的主人,他们带领记者去寻找,在寻找中表现出的对本地各方面知识和信息的熟悉令人赞叹,在《垄上行》中,普通农民甚至客串记者现场播报新闻。

    开办具有超媒体性的本土文化节目

    本土文化节目具有超媒体性。它是城市台在本地域的原住民所熟悉的文化展现,兼具接近性和深度;是人口流动背景下外地群众了解该地域、迅速融入的重要途径;是本地区在外工作、学习、定居的游子了解故园的重要途径。要做独具特色的文化节目,通过城市台与新媒体的一体化传播,深入到尽可能多的人群。做融知识性、服务性与贴近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本土文化节目,无疑是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目类型。新媒体时代,城市台要挖掘本城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做出文化含量高、艺术水准高的节目。在形式上可以是文化谈话栏目,也可以是文化旅游体验节目等。    

    大数据、自媒体与专业化的整合解读

    新媒体在信息的海量方面非常突出,甚至出现“信息超载”现象,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之类自媒体或曰社交媒体,还有内容的多元化、个人化、碎片化等特性,这几个特性是双刃剑。普通网民的微博微信,可能因为文本短、写作门槛低、发送容易,也会有很多简单片面的意见。而伴随着信息的“渐欲迷人眼”,人们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细细查找信息、进行判断,这就需要专业化的、负责任的媒体来对信息进行整合和解读。

    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利用各网络搜索引擎,利用百度指数、谷歌指数、360指数、微博上的各种指数来进行信息的解读和数据的视觉呈现。2014年的央视两会报道就推出了“据说两会”,采用360搜索大数据,将其融入到新闻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中,观众对这种用数据说两会的新颖方式很感兴趣,认为不仅拉近了与央视的距离,还将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 

    另外,我国网民具有年轻化、低学历、基层职业多的特征。⑤这可能为某些非理性、情绪化思想的迅速蔓延创造了条件。据此,在新媒体时代,在各种信息内容(广义的大数据)充斥的时代,更加需要有专业媒体进行信息的整合,要求对信息背后的“所以然”进行解释,这就给深度报道、评论性节目、话题讨论类节目、主持人点评的新闻杂志节目、每日要闻回顾和一周要闻回顾类节目带来了发展良机。

    城市台无法像央视、央广、省级广播电视台那样有强大的财力资源支持其源源不断请名家大腕来参与新闻谈话类节目,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采用1+1+3的模式,一个主持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嘉宾(本地口语传播能力强的官员、学者、专家、教师、文化人等),三个普通热心观众,每期节目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嘉宾带来他眼中的本周新闻头条并阐述理由,三个普通热心观众各自带来他们眼中的本周新闻头条,阐释原因,双方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进行观点碰撞。在风格上,这样的节目可以轻松活泼些。这样既能丰富城市台的新闻节目生态,又能有效制造话题,在本地区进行议程设置,有效带动节目视听率。

    [本文是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HSK11-12D141)和安徽省委宣传部委托课题“安徽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注释:

    ①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7月。

    ②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23/c_1110360562.htm

    ③④陈凯:《走进美国社区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1页;第166页。

移动传播盛行,都市报如何突围
新媒体背景下城市台的转型之路
谈突发事件中媒体微博的舆论引导
中庸视角下的中国电视真人秀
网络出版作品中署名权问题研究
从传播话语看体育之“安定、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