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

● 杨桂华 《 新闻战线 》(

    现代新闻事业产生以来,新闻职业道德就作为新闻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伴而生。近期传媒界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让业界再次开始关注和讨论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为什么要有职业道德?新闻界应当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成为媒体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本文拟从新闻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角度做一粗浅的探讨,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规定

    唯物史观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一定历史阶段经济基础的反映,是为巩固和发展既有的社会秩序服务的。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体系,任何道德体系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众所周知,道德是人的道德,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一般说来,是什么人的道德,就以什么人的社会地位为基础,反映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职业道德就是对某一职业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双向对象化性质,职业道德也是如此,它有两种主体形态:一种是道德规范的主体,他们享有制定和修改其道德理想、目标、规范等权利,同时负有奉行和维护它的义务。二是道德行为的主体,自觉地认同某一职业,对这一职业负有道德的权力和责任。  

    以新闻职业道德为例。中国记协作为道德规范的主体,带领广大新闻工作者制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广大新闻工作者认同它,就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主体。两种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或者分离的两种关系。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既有权力参与道德准则的修订,又有义务和责任维护道德准则,那么这两个主体就是一致的。或者准确地说,他就成了这一职业道德规范的客体。这就是所谓道德主体的双向对象化性质。理解这一点的重要性和意义就在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既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客体,也是它的主体,既要参与道德规范的制定,又有履行维护它的权力和责任。正因为具有这种职业道德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我们才成为新闻工作者。这就告诉我们,如果某一职业的群体成员与他的职业道德之间形成了这种双向对象化,构成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那么这个职业就是一个成熟的职业群体。

    职业道德的内容是怎么规定出来的呢?

    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职业的领导群体带头组织一部分人制定的,但他们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其实他们研究确定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大家知道,道德是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存在的。同样,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化之后,专业分工越来越详细,职业越来越多,相应地各种职业道德也应需而生。从历史上看,各种职业都有自己的领域,有自己的存在方式,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但是,相互区分的职业道德并不否认它们的社会性,相反,这些各有侧重的职业道德各有优势,各有独立的价值,但又相互需要,正是基于彼此之间的相互需要,才必然会相互交换,这恰恰是它们的社会性。可见,职业道德的职业特点恰好是它的社会性的证明。

    新闻及其职业道德同样也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在同质性社会里,虽然远隔万里,时空各异,但人们过着同样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几代人以同样的方式生产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着人本身,都在“复制”同样的生活方式,彼此之间虽有信息往来,但其内容相差无几。进入现代社会后,分工细化,职业多样,人们生存状态异质化,导致了社会交换特别是商品交换频繁,相应地信息交换就变得更加迫切和急需,现代传媒就应运而生。文字、造纸、印刷术、电讯技术等等,只是制造了现代传媒产生的可能性,正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使得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结合,导致了现代传媒业的诞生。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彼此交换的需要,社会成员对各个职业都形成特定的社会期待。如人们对法官的期待是主持正义,对医生的期待是富有爱心,对军人警察的期待是勇敢,等等,这种期待就构成了此职业的核心道德内容。

    人们对新闻职业的期待是什么呢?

    应当说,不同的主体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对新闻媒体的期待多有不同。另外,同样的主体在不同的时期对媒体需要也会各有特点。归纳起来,核心期待主要有:信息的真实性、舆论的导向性、信息的丰富性、信息的及时性,等等。这些道德内容的确定都源于社会规定性,具有实实在在的社会功能。

    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

    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内涵决定了它必然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下面我们试着分析一些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以说明它们独特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的报道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体在报道时,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认真核实新闻来源,确证五个“W”,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的准确,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不虚构或制造新闻。因此,新闻人被称为“真相寻求者”和“真相讲述者”。现实中出现的失实报道和虚假新闻,或者是由采编流程等技术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或者是由利益驱动的价值取向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真实,都有违社会的期待,有损媒体的形象,因此各媒体都一致摒弃并极力纠正。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媒体工作者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它应当告诉受众一个真实的世界,让受众真实地了解自己所在的环境。购物者要了解商品价格,出行者要知道路况,经商者要探知行情,售货者要明了购买者的心态,政治家要洞悉各种社会力量的诉求,等等。不论此信息对受众是好是坏,前提是必须真实、准确。

    这样,每一个社会主体都能根据真实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决策,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决策的优化,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倘若媒体提供的信息失真、失灵、误时,丧失权威性,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政治形势,都会出现人心混乱、社会失范现象,导致社会动荡。当前西亚、北非等地区的现状也从反面证明了新闻的社会价值。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会对新闻媒体的价值要求。现在有些媒体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此理解不深,认为只要“真实”就可以了。对此不得不多说几句。

    大家知道,实践作为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一方面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又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两种关系,前者是事实关系,后者是价值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前者是物种的尺度,后者是人的尺度,是人独有的尺度。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意义,是以主体为尺度的主客体统一的状态。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事物对不同主体便具有不同的价值。可见,价值具有主体性,是具体的、相对的,反映价值关系的价值观也具有同样的性质。无论是政治党派,还是经济财团主办传媒集团,都必然表达和遵循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

    在传媒领域,舆论就是价值的导向。我们知道,导向是新闻的灵魂,是统摄新闻的核心,是对新闻内涵的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讲,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坚持正面宣传,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正面”。一般说来,一切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一切产生社会积极效果的内容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

    为什么要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因为光明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应当理直气壮地宣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改造社会、建设新生活的英雄形象,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英雄业绩来教育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抓住正面,影响反面,倡导先进,影响后进。用大满意消除不满意,用多数人的满意去冲淡少数人的不满意,反映好社会的主流。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过影响他一生的一个心理实验:一个老师拿着一张有个黑点的白纸,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回答:这是个黑点。老师说,这是张白纸,是有黑点的白纸。就像这个实验一样,很多人因为过多地关注这个小小的黑点,而无视社会的主流。作为媒体人,必须认清社会的主流,把握好舆论的导向,唱响主旋律,反映社会整体的真实。

    新闻职业道德的其他内容,同样也都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此文就不一一赘述了。

    谈到职业道德和道德标准,还必须谈谈社会历史标准。道德标准是以一定的道德体系为坐标,以一定的道德理想、行为规范来衡量一个群体的人和事,符合的就是道德的,否则是不道德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社会历史标准,即以对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来衡量一切,具有评判的根本性。职业道德标准主要适用于既定群体的道德建设,它是变化的,它是否进步与合理,最终要看是否符合社会历史标准,要看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这一立场,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就会因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石之上而愈加稳定和坚固,就会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职能,实现媒体人的社会价值。

    (作者系天津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滋养浩然正气 纯洁媒体灵魂
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
秉持新闻职业道德 坚守媒体社会责任
应时而动 顺势而为
内外兼修 以德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