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一则新闻引发的中西方消费观思考

● 艾玉波 庞雅莉 《 新闻战线 》(

    2013年11月11日,光明网的一则新闻称,“双十一”网购狂欢节,阿里以350亿元完美收官。在世界多元化的今天,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网购、按揭、奢侈品消费、异地过节等正成为国人“升级”的消费方式。在这些变化的背后,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中国和西方的消费观念有何异同呢?

    中国传统消费观

    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是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中养成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中和近代革命斗争中,铸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消费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勤俭持家”的家庭消费观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再困难也要存一点钱,因为生老病死、日常开支都要花钱,所以中国人从一开始工作,一拿到工资就要存钱。正因为这样,中国银行的个人储蓄总在增长,据VISA公司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最善于存钱,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均存款足以维持3.9个月的开销,而全球平均值仅为2.1个月。这种现象来源于国人“勤俭持家”的传统。中国人把“兴家”看得很重要。如何兴家?中国人的良方是“勤俭持家”。要勤俭持家就必须勤劳简朴,就必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平均主义”的社会消费观

    中国人的平均主义消费观可谓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生活物质极其匮乏,一切生活物质只能平均分配,即是部落首领也不能多吃多占。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王公贵族、地主豪强与老百姓的消费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要求物质财富平均分配的呼声不断,平均主义消费思想在中国持续2000余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这一愿望。孔子认为,社会“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礼记·礼运篇》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幻想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的“大同”社会。这一思想被后世思想家们津津乐道,甚至被近代康有为、孙中山所继承。

    “崇俭抑奢”的国家消费观

    在我国,儒、墨、法三大学派无不倡导“崇俭抑奢”的国家消费观。孔子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孟子提出:“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剥夺)人”。他还劝告君王:“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有节制)。”荀子则向统治者谏言:“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儒家经典《左传》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墨子认为棺厚三寸,衣衾三件,掘地深浅以下无湿漏、上无腐气为度,坟堆可以辨认即可,“多埋赋财”太浪费。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了发展社会生产,有主张高消费的言论。但总的来说,法家更强调“节欲”、“节俭”。例如,管子从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废私立公”节制贪欲,认为“节欲之道,万物不害”。郑国的政治家子产提出“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处死)”。

    西方传统消费观

    公元14~17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到来,标志着资本主义兴起,西方的物质文明才逐渐大踏步地超越了中国。刚刚兴起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15世纪起就开始对外扩张侵略而迅速暴富。

    “超前消费”的家庭消费观

    心理学表明,暴富与报复性消费有着普遍性的因果关系。数百年来,处在暴富社会中的西方家庭一个显著的消费特点就是“超前消费”。有钱人大把地花钱买豪华别墅、豪华座驾、豪华游艇、私人飞机,满世界游山玩水,出入高档场所,锦衣玉食。普通人则向银行贷款买房、买车、买日用品。今年花明年的钱,明年花后年的钱,过着“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明日借”的逍遥生活。有钱超前消费,没钱想方设法也要超前消费,已经在西方家庭形成了传统习惯。

    西方人超前消费了数百年,直至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美欧,数百万的家庭无力还贷,大量银行倒闭、企业破产、人员失业。西方人是否应当学习中国人“勤俭持家”的消费观?答案是否定的。在此前的数百年间,西方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但超前消费的观念从未改变。

    “劫掠享用”的国家消费观

    西方国家完成原始积累后,便开始对外劫掠。当年哥伦布、伽马、麦哲伦等探险家无一不是代表国家利益进行航海探险的。上述人物的探险成功,促使欧洲各国统治者指使纵容国人和军队前往亚、美、非劫掠财富。30年后非洲96%的土地及资源被殖民者占有。南美洲、东南亚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到1914年,英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是本国领土的150倍。后来居上的美国自1776年独立后的100年间,通过侵略扩张使自身领土扩大了10倍。美国靠强权掠夺和消费世界财富直至今日。

    中西方的趋同性消费观

    21世纪是一个“文明大转换”的世纪。社会生活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追求时尚、娱乐和新的刺激。现代消费是实现社会角色的一种方式,在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里,单个的人总是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关系,区别只在简单与复杂,而不是有无。人们在接受社会不同行为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包括种族、地域、肤色以及语言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正是这些表现出来的差异才使得人们有了更多可以模仿的生活方式,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消费行为全球化趋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更是世界全球化的一种必然趋势。

    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严酷的现实摆在全世界面前:人类面临着生态危机与生存危机。于是先发达起来的西方人和后发展起来的中国人在消费观上终于殊途同归,有了以下“趋同性”的共识与行动目标。

    “生态危机”威胁可持续消费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了几十年,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谋进步、谋发展。人类已经大范围地进入生产高消耗期及生活高消费期。人类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和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进而引发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在现代社会里,人类为了生产生活,在“地球村”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上天入地、登山下海无所不能。太空中飘飞着“太空垃圾”,世界最高的珠峰、最远的南极和北极都有人类的足迹和垃圾,上万米深的海沟里也早已出现人类的身影。现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认识到: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消费;生态危机不解决,西方各国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消费终将化为泡影。

    “生存危机”警醒可持续消费

    生态危机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生存危机。资料显示:从20世纪下半叶到现在的50年间,新的大瘟疫不断问世:埃博拉病(Fb—HF)、马尔堡病(MBGVD)、黄热病、艾滋病(AIDS)、疯牛病(BSE,人畜共患)、非典(SARS)。平均不到9年就出现一种新的烈性传染病。而且烈性程度越来越高。血的教训使全世界的人都意识到:给人类造成生存危机的正是人类自身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过度消费、盲目消费、野蛮消费、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消费,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活动也加剧了病毒的传播。这些年来,在有关环保及气候问题的国际会议上,都透露出如下信息:世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任重道远。人类必须理性消费,才能维持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消费。

    “目标一致”推动可持续消费

    1985年,英国赴南极科考队首先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漏洞,震动了全世界。到了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合理消费、科学消费作出了政策性的规范。在此后的20年,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多次召开世界大会,就节能减排等问题展开讨论与沟通,并制定政策执行路线图。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节能减排的具体问题上出现分歧,但主张节能减排的愿望是一致的,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的意见是一致的。可喜的是,中国政府在每次世界大会上都主动表示要加大本国节能减排的力度,主动提出节能减排的时间节点规划,主动提高每一时间节点节能减排的百分比。中国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不惜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主动关闭“五小企业”;关、停、并、转地整治污染严重的大中企业;严格审批新上马的企业,对可能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破坏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中国的言行为世界作出了表率。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关于新闻传播的哲学思考
论《救国时报》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报道
音乐传媒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公共危机背景下的政府与媒体关系研究
论高校师资培训的价值诉求
电视广告中的少数民族符号表征及审美接受
传媒伦理道德“课程观”的重构
论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助推作用
体育新闻传播的人文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