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论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助推作用

王中锋 《 新闻战线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传媒以一种巨大的穿透力快速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如今,大众传媒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全面参与并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文化作为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它的进步与发展同样和大众传媒紧密相连,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英美文学也不例外。

    媒介发展丰富文学作品传播形式

    大众传媒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通讯传播逐渐发展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急剧增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

    伴随大众传媒的发展更新,人类新闻传播活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始传播到如今的电子传播,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局限,将世界各地的信息进行快速汇总,逐渐显现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巨大作用,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阅读便利等特点使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有了新的突破。从原有的书籍、报刊的阅读,到现在随时随地翻阅电子小说或观看电影,传播载体的快速演变将经典文学作品中深层次的思想通俗化,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在传播途径上的局限性和单一性,丰富了经典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今,作为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带来质的飞越。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大众传媒呈现的形态丰富多样,每一种形态带来传播优势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其局限性,而这些优劣势将直接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因此,大众传媒之于文学作品的传播而言,也许是一把双刃剑。

    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积极影响。在大众传媒发展之初,经典文学作品多数是以书籍为载体,而它的受众都是精英知识分子,这无疑限制了经典文学的传播范围,理所当然不为大众所熟知。时至今日,网络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使得经典文学作品被更多人所接受和传颂,以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为例,便不难发现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与发展的积极影响。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追求唯美的作家之一,他对“为艺术而艺术”理论的提出在英美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并首次提出应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爱伦·坡在诗歌创作方面同样成就显著,在注重形式和语言的同时,追求韵律之美,基调的忧郁低婉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他多数情况下以凶杀、复仇作为小说的主要题材,探索人类思想的隐秘。爱伦·坡所创作的侦探小说影响了一代人,即使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也依稀可以看到杜宾的身影。例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中《跳舞的人》一章就是根据爱伦坡的小说《金甲虫》改编而成。此外,得益于传统媒介的发展,爱伦·坡的优秀作品流传至法国,使得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现代科幻小说开创者之一的儒勒·凡尔纳深受启发,由此创作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1851年以《乘气球的一次旅行》为题发表的小说,就是在爱伦·坡的《气球骗局》和《汉斯·普法尔不平凡的冒险》的启发下创作而成的。他在写《冰川上的斯芬克司》一书时,也是从爱伦·坡的《怪诞故事集》中获得灵感。1875年,当他描写《大臣号》的恐怖旅途时,又一次重复爱伦·坡的创作手法。

    正因为传统媒介的发展,爱伦·坡的经典作品才会流传至法国,使得儒勒·凡尔纳深受启发,创作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供后人拜读。由此可见,传统媒介对爱伦·坡作品的传播功不可没。

    几个世纪以来,他的作品被广为演绎,包括音乐、电影和电视。法国电影导演路易·马勒执导的短片《威廉·威尔逊》、罗杰·瓦迪姆执导的《门泽哲斯坦》、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执导的《该死的托比》,都是根据爱伦·坡的作品改编而成。此外,由查理斯·比尤蒙特编剧、罗杰·科尔曼执导的电影《红死病》也是根据爱伦坡恐怖小说改编而成。爱伦·坡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跨时空、跨种族,成为文学界的经典,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超时代的思想内涵外,大众传媒对其作品的宣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此才能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大众传媒的每一次突破性发展,都为爱伦·坡作品的传播和经典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对影视作品的评价更是引导了大众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熟知经典文学作品。不难发现,现代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作品的传播发展承担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消极影响。20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经典文学渐渐从现实生活中褪去了原有的光环,除了文学爱好者和专业的研究者,愿意阅读纯文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在市场化、娱乐化的今天,受众接受度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来讲,很可能比文学自身的优秀程度更加重要。

    在大众传媒多样化和开放化的同时,越来越呈现出双面性,而传播的途径正确与否很可能成为英美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文学的障碍之一。不同的传播途径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能会差别很大,即使是通过一个传播途径得到的信息,不同的受众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主动意识与自主选择权。在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评论者,这就难以避免将文学作品商业化、庸俗化的结果。当此种现象愈演愈烈时,极有可能埋没原有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同时,不同的种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同一种族在不同时期的文化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别,这使得大众传媒在传播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时淡化其原有色彩。所以我们要学会合理地选择传播途径来获取信息,同时也要在搜集的信息中适当地摘取,善于思考,辩证地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传承经典。

    结语

    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上,由于印刷媒体的出现,报纸、杂志渐渐融入大众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种形态的新闻传播工具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让经典文学作品跨越地域限制,以影视作品等更为丰富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差异,在短时间内为人所熟知。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出现以及它自身在时间长河中的不断发展进步,才推动了英美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使得经典文学作品跨地域、跨文化、跨思想,有机会被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所了解。

    然而,在这个市场化的时代,很多文学作品被商业化、愚昧化,我们要时刻警惕。通过大众传媒接触的文学作品,比如由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我们要理性看待,因为通过这样的媒介平台传播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清楚、准确地将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精髓表现出来,甚至可能与原著背道而驰。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合理地运用大众传媒了解英美文学。同时,大众传媒在传播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来为经典文学作品跨时空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关于新闻传播的哲学思考
论《救国时报》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报道
音乐传媒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公共危机背景下的政府与媒体关系研究
论高校师资培训的价值诉求
电视广告中的少数民族符号表征及审美接受
传媒伦理道德“课程观”的重构
论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助推作用
体育新闻传播的人文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