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眼前一亮 心头一动 掩卷一思

——浅析文化专刊人物报道三个层面的审美把握

● 顾 玮 《 新闻战线 》(

    现代社会,人们对新闻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了解事实的前因后果,受众在接受新闻时还要求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种愉悦从哪里来?人,只有阅读“人本身”,才能找到与自己有关联的东西,因此,挖掘“人”的故事符合受众的阅读需求,人物稿件在新闻报道尤其是专刊类报道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原因大致如此。

    按照接受美学的受众观,新闻作品创作出来只有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其新闻价值。当“抓住受众”成为纸媒努力的目标时,新闻美学的研究和运用愈加显示出了必要性和迫切性。《文化视点》是《宁波日报》的文化专刊,主要由文化事件和文化人物两大块内容构成。其中,在文化人物版面亮相的除了耳熟能详的宁波籍文化人物外,还有不少是宁波这座城市里普通却并不平凡的“你我他”。无论是大人物还是草根人物,他们都承载着时代感、使命感,同时,也传递着“美”感,因此深受读者喜爱。

    总结9年来文化人物报道的新闻实践,我以为,报道本身潜在的审美价值,必须与受众的审美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受众的“期待视野”,达成“视界融合”,才能实现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这样的报道才具有更大的传播力。

    眼前一亮——创新与美

    审美表述的形态是多元的、个性的,为了实现审美价值的合理表述,提高新闻作品的审美感染力,新闻生产者要敢于在传播形态与手段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现代报纸的沿革是不断寻求对读者阅读方便、节约精力、醒目、有吸引力的方向改进,不断寻求和发掘读者的需要与兴趣而改进。”

    人物报道,尤其当局限于文化人物这个“框框”里时,很大程度上,需要记者学会“找不同”,这个不同就是人物的特点,文化人物报道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物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新闻和审美,最忌雷同,让人眼前一亮,才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情感。

    新颖的标题能让人眼前一亮,如《一张嘴,“活武松”;一身戏,“不老松”(副题)张少策:宁波评话的“守望者”(主题)》,文章副题12个字,见事见人,有情有景,抓住了宁波评话传承人的神采,让受众在审美过程中加深对新闻人物的印象;《半生心血注红楼,一片痴情谁解味——记宁波籍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借鉴《红楼梦》的偶句回目形式创作主标题,对熟悉《红楼梦》的受众来说,有亲切感和带入感;《赵柏田:撑一支长篙划入历史深处》,则以富有意境美的标题带给受众精神层面的愉悦……不难看出,新闻标题就是精神产品的“标签”,起着宣传作品的广告作用。倘使文章标题承载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就有可能吸引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触动,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获得认知上的前进。一个新颖的标题能让受众“一见钟情”,急着想看下文,从而揭示出作品深刻的思想和深远的意义,传达出美好的情感。

    除了标题外,人物报道的新颖性特征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材料新、角度新、形式新等。

    材料新,包括新动向、新成就、新风尚、新经验、新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周志锋与宁波话研究》的报道对象是宁波大学教授周志锋,在学界,他是一位古汉语学者;在宁波,他还是一位方言学专家。因此,对其人物的描述过程中,融入了他编著的《阿拉宁波话》《宁波方言词典》《周志锋解说宁波话》等一系列最新方言研究成果。一些宁波人会说却不一定会写的方言字得以全新“破解”,大大拉近了受众与新闻报道的距离。可见,文化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经报道出来,马上就会引起人们强烈关注。

    角度新,就是在报道文化人物时,要精心选择好角度,力争跳出常规思维。比如可以尝试从经济的角度、历史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生活的角度去报道文化人物,均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林绍灵的“江南”》,作者是从一个颇有新意的地理角度开掘的,一位来自地方的画家在绘画成就上要走出“江南”地域局限,在艺术表达上,却要让“笔下的江南”无限接近“心中的江南”,这样的切入角度虽小却聚神,在“出与入”的冲突中,更好地体现了主人公的个性和气质。

    形式新,指的是在写文化人物报道时尽量采用既能充分展示报道主题,又能让受众接受的文体样式。形式新,可以从结构、手法、语言等一些方面加以体现。如《一群研究“大人物”的小人物》文内四个小标题分别是:小社区荟萃“大人物”、“大人物”吸引小人物、小人物做起“小”研究、“小”研究掂出大分量,语言生动活泼,运用了少见的顶针文学修辞法,为报道增添不少雅趣。

    从传播的角度看,“眼前一亮”意味着受众喜欢其中的新亮点,是有效传播的第一步。而这些新亮点需要记者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美、定格美、传递美。反之,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容易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心头一动——真实与美

    “真”是新闻的生命, 是新闻的美学品格,是新闻美的本质与突出特性。

    弘扬普通人的人文精神,是当代人物报道寻求突破的有益探索。新闻在底层,老百姓的真实往往是生活本质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根人物”的报道对新闻真实性要求更为严苛——普通人因其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可参照度”;又因其不普通的经历和精神境界,使之具有显著的新闻价值。人物报道对象从单一走向类型多样,人物报道视角也从仰望走向平视,使得新闻审美的潜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

    新闻美是一种真实美,这同样应是文化人物报道所应坚持的重要原则。以文化人物报道为例,记者和媒体作为审美主体,与人物——审美对象结成了一定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释放出的美的信息,经过选择,塑造典型形象。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本身就包含着审美判断,使人物报道成为以情感为中介、折射信息流的评价过程与反映。如,《一个人的传承》的主人公是古籍修复用纸棠云纸的生产者袁恒通,在僻远的奉化小村作坊里,他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拿出了修复古籍的专用纸,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众多知名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难题。“吧唧、吧唧,老袁光着脚,用力地踹着石臼里沤好的竹料。石臼裂了一道缝,腰间缠着一道铁丝。他将竹料碾碎成糨糊状,再放到滤池中过滤,然后用无杂质的竹浆去抄纸……”老袁的小作坊劳作与轰隆隆机声下的大时代,形成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是真实存在的,其中又暗含了作者的审美判断,读后,受众会互动产生一定的情感交流,由衷敬佩老袁“一个人的坚守”。

    新闻的真实美,离不开细节。形象性是审美信息的最基本特征,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就人物报道来说,唯有让细节说话,才能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在写作《回望八十载人生,融通东西方文化——访宁波籍旅美作家於梨华》时,作者就采用了大量细节描写,如“在孩子们渐渐长大的并不宽裕的空间里,她借用他们的书桌,借用厨房的餐桌,随时摊开又随时收拢,写作一直在继续。那时,固定的写作时间是夜里12点至凌晨3点。”显然,如果没有“随时摊开又随时收拢”这个特别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就很难真正理解“对于於梨华来说,写作是证明自身价值的信心源泉,是超越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的精神乐园,是生命故事、往昔回忆和生命感悟的文字代言”。

    谢逸溪在《新闻美学》中提到,新闻的真实美包括:要素美、细节美、真情美和整体美。因此,新闻的真,不仅包含了报道事件、人物的客观真实,同时还包括了反映社会变迁的宏观真实和整体真实。如,《天上有颗“谈家桢星”》讲述的是杰出的生命科学家、宁波籍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先生的人生故事,《偏远山城中的重大发现》《百折不挠的科学家脊梁》《风雨之中领袖的关怀》《“登月计划”的“中国卷”》,这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章节背后,满是时代风云,有卢沟桥的炮声,万象更新的20世纪50年代,“文革”中的疾风骤雨,更有改革开放的满眼春色。半个多世纪以来真实的社会变迁,尽在一个人的人生传奇里。反过来,每一个阶段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亦凸显了人物的真实美。

    当个人经验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甚至上升到为时代做注的高度,就有了非同凡响的意义。这样的人物报道,从传播者角度而言,与社会的普遍价值判断一致,与大众的精神追求相吻合,从而起到一种累积性的传播效果。从受众角度而言,新闻的真实美,能让人心头一动,让人有继续阅读的动力。人物报道能够感染人,主要原因在于以“真”取胜,如果报道失实, 以偏概全,受众首先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损害报道的预期效果,那么新闻美也就无从谈起。

    掩卷一思——深度与美

    《宁波日报·文化视点》的人物系列报道属于深度报道范畴,至今已刊发近百篇,其中,有文化先哲,有当代院士学者,有作家、翻译家、收藏家,有书画、摄影、曲艺等各门类艺术家,有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人物遴选的多元性,决定了文化人物报道的“广度”,而在选择具体人物时,还有一定“深度”标准,那就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大文化领域的举足轻重的参与者,或者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见证人。

    深度报道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关注与垂爱,从美学的角度看,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新闻报道方式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宏观思维,高屋建瓴;哲学思辨,理性启迪;时空拓展,容量丰富等。深度报道因此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宏观思维、高屋建瓴,需要记者从全局和整体出发,综合考虑问题。如《阅读贺友直,阅读一个时代》一文,作者没有单纯地讲述连环画家贺友直的辉煌成就,而是透过他的才华、经历,书写了“小人书”从辉煌走向衰落的整个过程,点出“阅读他,分明是在阅读一个时代”这一主旨,报道因此而深刻感人。此文后被《人物》杂志全文刊登。新闻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文化人物报道要做出“深度”,需要把握人物命运与社会命脉的连接点,以人物写时代。受众在阅读这样一些作品时,常常会使自己的情感对象化,或将审美对象主观化,从而实现主客体的沟通与融合,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

    哲学思辨、理性启迪,就是报道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理念,既要有时代色彩,有一定的独特性,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启示性。思辨性语言有利于增强报道的思想深刻性、历史厚重感,使新闻充满感染力、思考力。《血与诗的悲歌——张苍水与宁波城市的精神底色》在民族英雄张苍水诞辰390周年之际发表,作者没有简单地追溯英雄事迹,而是将关注重点放在以张苍水的民族气节为代表的城市精神底色的建设上,提出,“宁波之有张苍水,犹杭州之有岳飞,庐陵之有文天祥,扬州之有史可法,是我邦国家乡所以能够延续千百年的精神支柱。”思想性是人物报道好看的点睛之术。从新闻美学来说,这样的报道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

    深度报道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志趣的新闻报道,因此,在时空拓展、容量丰富等方面大有可为。在时间上,深度报道不仅要说明现在,还要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在空间上,它不仅要报道这个“点”,还要辐射到与之有关的“面”。《气韵相通文脉在,云水相望终相聚》介绍的是“台湾文献初祖”、宁波人沈光文,作者立足于“今天”,看到过去400年来,沈公播下的关于教育、文学、中医、方志的“种子”,成为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的重要源头;推测未来,沈光文的名字将依旧回荡在诗文的韵脚里、学堂的校歌里、草药的气息中、乡镇的名字中;在空间上,作者身处宁波和台南两个城市,推及整个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气韵相通。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双重拓展,这篇人物报道的深度美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此文获得了2013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受众总是在自己审美经验和审美标准的基础上,对新闻作品进行选择和解读,只有传播者和受众两者“对接”,才能最终完成对新闻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受众在阅读新闻这一活动过程中,逐步完成三个层次的体验:“眼前一亮”——直接体验,“心头一动”——认同体验,“掩卷一思”——反思体验,人物报道才算做到入眼、入心、入理,充满美的力量。

    (作者单位: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漫说快评》:创新党报表达的“微武器”
把握时度效的一场“遭遇战”
典型创树:用“声音”塑造形象
眼前一亮 心头一动 掩卷一思
情感叙事类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向采访要深度 向情景要细节
体育报道须剔除暴力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