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典型创树:用“声音”塑造形象

● 董秀芳 《 新闻战线 》(

    作为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驻站记者,笔者长期派驻涌现了500多个典型、被中宣部树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重大典型的南通,先后有幸发现和参与了在支教途中遇难的“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赵小亭、倒在破案一线的“全国特别能战斗刑警英雄”顾瑛、在“慈善驿站”走完人生的“修车老人”胡汉生、两闯火海救人牺牲的“最美高富帅”周江疆等一个又一个重大典型报道,其中一些报道在全省、全国产生重大反响,至今“余音未了”。在这一系列典型创树报道实践中,我感到,与报纸用生动的文字、电视用形象的镜头塑造典型不同,广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听觉艺术的特色优势,巧妙运用“声音”塑造人物形象,使其形神兼备,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可信,让听众“入耳贴心”,从而真正让典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社会效仿的风向标。

    当好“录音师”,情景再现增强典型感染力

    广播是一种听觉媒介,它报道人物典型,不像报纸,可以通过活灵活现的文字描写给读者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也不像电视,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给观众一个直观的视觉印象。广播的传播特性是稍纵即逝,要想让听众对所报道的典型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典型人物本身的故事性、新闻性等吸引听众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声音”的运用。用声音塑造典型形象,关键是要当好“录音师”,学会运用声音再现现场情境、定格人物个性化内心活动,增强典型感染力。   

    当好“录音师”,首先要求记者要有灵敏的听觉,一旦进入新闻发生的现场,就必须像雷达一样闻声而动,哪些音响最能传情达意,采访机就必须伸向哪里。因为一段恰到好处的人物话语,有时可以抵过记者大篇幅煞费苦心的文字描述;一段惟妙惟肖的现场音响,不仅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还可以引起主客体之间感情的交流,缩短听众与新闻人物的距离,让听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观其景,“闻其声而见其人”,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近年来,南通涌现了500多个典型,其中不少典型因为救人、破案、忘我工作而不幸牺牲或倒在工作岗位上。我在采写这些典型时,注重选用现场音响、典型声音,既能抓住情境细节,又能凸显人物性格,达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采写的录音人物通讯《牺牲时,他仍然保持冲锋的姿态》就是一个成功案例。2010年8月,南通市刑侦支队原支队长顾瑛在破案途中遭遇车祸倒在暴雨中。这位英雄一生破案无数,创下了“命案必破”的奇迹,是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特别能战斗刑侦支队”灵魂人物。在报道这一重大典型时,笔者没有面面俱到去追寻他的英雄事迹,而是删繁就简选取了最能凸显人物性格的三组原生态“声音”,让听众听其声而见其人。

    第一组:启东一名女青年被5名犯罪分子轮奸并残忍杀害,赶到现场的顾瑛怒不可遏。【出录音】“啪——”一声,顾瑛猛然一拳砸在桌上,惊得在场所有人都吓一跳。“如果不把这样的犯罪分子缉拿归案,我们还有什么脸面面对父老乡亲!”当听说有一犯罪嫌疑人打算投案自首时,他怒瞪双目,仿佛要喷出火来。“啪——”又一声,他狠狠地下令说:“这样的畜生不配自首,必须严惩!赶快去抓!去抓!”

    第二组:和顾瑛一同战斗过18年的南通市刑侦支队政委方建新:【出录音】他常说当刑警,就要时刻保持战斗姿态。每次出警,他总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因为不安全,大家多次劝阻,但他却不听。他说:“我坐在前面,就是走在同志们的前面。”这次冒着暴雨前往县区破案途中,照样坐在前面,却再也没能回来……”

    第三组:说起爸爸,女儿红肿的眼眶里已淌不出泪水:【出录音】爸爸是个工作狂,也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但他心里最疼我,前几天因为破案忘了给我过生日,回来后就像犯了罪一样,想方设法讨好我,还专门买回我最爱吃的烤鸭……

    这三组不同的声音,有场景,有细节,有情感,言简意赅,话短情长,把顾瑛爱民如子、疾恶如仇的火爆性格;雷厉风行、一往无前的干练作风;外严内慈、侠骨柔情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有血有肉、有胆有识、有情有义的“特别能战斗”的刑侦英雄形象跃然眼前。这篇报道一经推出,迅速引发强烈反响,先后有40多家网站、媒体转播,形成强势宣传效应。

    讲好“普通话”,回归生活提升典型可信度

    一提起典型,人们很容易与“高大全”挂钩,感觉他们不食人间烟火,高不可攀,让人只能钦佩却无从学起。其实典型就是你我他,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熟人。南通先后涌现出的500多个典型,90%以上是没有惊天动地壮举的“凡人善举”和接地气的“平头百姓”,他们之所以成为典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言行更为集中地展现了代表时代风尚的主流价值。作为主流媒体,在报道宣传这些典型时,不能人为“唱高调”,而要调整好“话筒音调”,讲好“普通话”,让典型人物走下神坛回归生活,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讲好“普通话”,要善于把“话筒”对准生活细节,准确捕捉典型的“典型心声”,让人听后感觉真实、自然、舒服,使典型的话语、情感与听众同频共振。海安宁蒗支教群体是南通的老典型,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几代海安教师抛家别子,薪火相传,志愿支援西南边陲云南宁蒗教育事业。笔者数次深入小凉山深处的宁海中学,采访这些可敬的老师。通讯《小凉山深处燃烧的红烛》选取了老师真实、生活化的语言,表现了他们甘愿付出的感人情怀。如采写连续6年支教的女老师蒋蓉,这个普通妈妈难抑对女儿刻骨铭心的思念:学生和她的女儿一般大,每次走进教室,就恍惚看到自己8000里之外孤独的女儿,于是忍不住和女儿打电话:“星期天我打电话问她,你在干嘛?她说:你猜一猜?我说,你是在看书吗?不是;在看电视吗?不是;在跟小伙伴玩吗?不是;那你在干什么呢?(开始哽咽)她说,妈妈,家里的桃花都开了,花瓣都落在地上,我想把花瓣捡起来,晒干,给你做一个枕头寄过去。(泣不成声)说实在的,有时非常动摇,觉得自己不该在这里待这么长时间,可一走进课堂,这种感觉又会变化,看到这里的孩子们求知的眼光,就像一双双无形的手紧紧地拽着我。”这些话语,既符合一个母亲的身份,又表现出一个支教老师想回家却不忍离去的复杂情怀。报道播出后,收到很好的效果,不少听众一边听一边流泪,南通还组织志愿者专门前去慰问、学习。

    典型多为“凡人善举”,但也从不缺“英雄壮举”。英雄事迹往往壮怀激烈、“惊天动地”,对这一类“形象高大”典型的塑造与宣传,主流广播媒体该如何发声呢?笔者认为,还是要讲好“普通话”,用百姓视角、平民话语、生活情怀还原典型真实的形象,让他们从庙堂之高回归生活,走进百姓心里。

    作为公安部树立的全国重大典型——顾瑛,身材高大,作风强悍,一生破案无数,是典型的“英雄典型”。但在报道他的英雄事迹时,记者却有意识地把“话筒”对准普通百姓,运用他们朴实的话语来表现和塑造人物,增强其朴实性与可亲可敬度。如通州农民岑小云是个哑巴,母亲被人杀害5天后,顾瑛就抓住了罪犯。送别顾瑛的那天,岑小云专门赶到殡仪馆,打着手势向记者“说道”:“他真是个好公安哪,四十多度的大热天,他在田里到处走,到处查(线索),没几天就把罪犯逮住了。”1993年1月27日,农民汤汉炎的母亲在家被杀,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破案线索,但顾瑛却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2010年1月27日将逍遥法外17年的犯罪嫌疑人抓获。闻讯赶来送别顾瑛的汤汉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记者说:“17年了,我们家人都觉得没指望了,但顾支却一直在找线索。整整17年了,一天不多,一天不少。这样的好人哪里去找?老天不公啊!”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记者写顾瑛一心扑在工作上,选用了南通市公安局局长秦剑平的一声叹息:“说真的,顾瑛不容易,特别是破大案要案,压力巨大,有时连做梦时眼睛可能都是睁着的。因此,这些年,我给顾瑛下得最多的命令,就是让他好好休息。以我的理解,顾瑛生活中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好好睡一觉,就是睡踏实了,睡够了。”

    将英雄典型的壮举生活化,让人们感到可敬可近、可信可亲,从而更能启发、引导人们对照自己找差距,将榜样身上的高贵品质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巧用“画外音”,提炼内核扩大典型影响力

    采访典型、宣传典型,最终是为了激发人们爱典型、学典型的内心动力,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放大典型带动效应和示范影响力。如果说采访典型自己和众多的知情者是给典型“画像”,那么,让权威的人士、高端专家来“发声”提炼典型的精神内核,就是给典型“铸魂”。笔者认为,放大这样的“画外音”,是典型树创报道中的点睛之笔,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多年来,南通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持续涌现出了做好事不留名的“莫文隋”、“支教玫瑰”赵小亭、“慈善老人”宋英、“修车老人”胡汉生等众多“凡人善举”的人物典型以及“江海志愿者”、如皋“爱心邮路”、海安“宁蒗支教”、“无红包医院”等先进群体典型,叫响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品牌,被中宣部确立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大典型。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个重大城市典型,“南通现象”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它的实践经验和示范价值到底何在?在撰写通讯《四百典型共一城》时,记者追踪采访了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李小满,他率领专题调研课题组带着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嘱托,专程赴南通调研总结“南通现象”的精神实质。在报道中记者这样写道:“南通,连空气里都充满着一股清新、文明之风!”李小满很感性地说。但李小满这个人更理性,他认为南通涌现出的典型不局限于一个人,而是由一个典型拓展到一批人、一群人;不是来自于一个部门、一条战线,而是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各行各业;不是存在于一个时段,而是持之以恒、坚持多年,经得起时间实践检验、社会各方面检验。最终他代表调研组评价说,“南通经验的最大价值就是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理念,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成功之路。”这样权威的评说、高端的声音,不仅提炼出典型价值,也成为报道主题,加重了内容的厚度,提升了主题的高度,极大地放大了典型示范的影响力。

    在报道周江疆这个重大典型时,记者连续在江苏台推出消息、通讯、述评等11篇报道,由于周江疆贴着“富二代”身份,曾在不同场所、不同层面引发很大争议。笔者认为,在公众对于“富二代”一片负面之声时,周江疆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用自己生死关头的抉择重塑了一个全新的“富二代”形象,这正是周江疆英雄事迹最大的时代意义。但这样的话语,由记者跳出来说,不仅有自说自话的嫌疑,而且缺失分量。记者在报道中巧妙采用了两段重量级的“画外音”。江苏先进典型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彭祖怀认为:“周江疆是企业老总,很富有,也年轻,但是,他没有把员工和自己的生命用价值区分开来,他第一次冲进火海,出来后完全可以逃生。但他又第二次冲进火海继续救人,在他心目中,平等意识很厚重,而这种平等最终用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来体现,那就更加难能可贵和不易。‘生于富而不失仁,长于富而不忘义。’他的壮举震动了社会,感动了中国,同时也让人们改变了对‘富二代’的看法,这是周江疆这一典型具有时代特征的标杆意义。”

    同时,笔者也选用了高层官方“声音”,采访了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周江疆的事迹,充分彰显了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青年一代的价值追求,引发人们强烈的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他是时代的先锋、道德的楷模、百姓眼中最美的高富帅,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是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榜样。”一个典型研究领域的高端专家、一个宣传部门的高层领导,两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江疆的英雄行为进行了定性性评价,振聋发聩,对于周江疆全新“富二代”英雄形象的创树起到了关键性的导向作用。

    (作者系江苏广电总台广播传媒中心南通记者站站长)

《漫说快评》:创新党报表达的“微武器”
把握时度效的一场“遭遇战”
典型创树:用“声音”塑造形象
眼前一亮 心头一动 掩卷一思
情感叙事类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向采访要深度 向情景要细节
体育报道须剔除暴力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