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主流引导 互动平台

● 马 敏 《 新闻战线 》(

    26岁的救火英雄田思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用生命换来居民的安全撤离; 

    全国劳模、杭州公交车司机孔胜东26年为群众义务修理自行车两万多辆,费用分文不收;

    温州退伍老兵周跃南27年替牺牲战友尽孝……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凡人善举,演绎着钱江两岸的真情大爱,人们在日常匆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扪心自问:今天我们该怎样做人。近年来,《浙江日报》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我们的价值观”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凸显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主导作用。                       

    多维度澄清偏差与误解

    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格局调整,生活方式变化,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走势。原有价值观内容的拓展、深化和丰富,使价值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同时,价值观的多样化,造成了多种不同性质价值观混杂的局面。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并存,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并存等等。不同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的并存,造成了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冲击,引发了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和利益的冲突。其中,最大问题是信仰的迷失与价值排序上的混乱,以至于一些人产生了理想和信念的动摇,社会领域出现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造假泛滥;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道德良心、荣辱观受到挑战,极端自私、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有些已经失去了为人起码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底线。 

    《浙江日报》按照省委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部署,推出“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从宣传、讨论、普及、教育、践行等多维度澄清价值观领域的一些偏差与误解,提炼、凝聚出一种准确、简明、易记的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为社会和谐进步提供思想保证与精神动力。         

    搭建平台吸引受众互动 

    “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大平台,人人都有发言权,专家、学者、百姓、官员坐在一条板凳上,互相启发,彼此教育,寻求共识,至今共刊发讨论稿件47组,组织各种座谈会、辩论会、主题班会、专项研究、圆桌论坛十余场,征集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核心词2600多条。 

    凸显声势,营造氛围——为做好“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 《浙江日报》提前策划,精心组织各部门协同作战,在一版头条位置以《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人》为题发表言论,拉开了“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的帷幕,随后要闻版、新闻版、专刊等整体推进,既有饱含激情的通讯,又有鞭辟入里的言论,也有清新细腻的诗歌、精彩纷呈的图片和幽默诙谐的漫画以及网友留言、专家观点,还节选了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内容充实,视角广泛,形式多样,版面语言丰富。全国两会期间,《浙江日报》又结合学雷锋活动,连线两会浙江代表委员,会场内外共同参与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团省委新浪官方微博还设置了价值观讨论论坛,吸引5万余人次参加互动。 

    设置议题,正确引导——针对“乡村医生钟杏菊服务海岛36年”,推出讨论报道《这样的人生,值不值?》,一是在省内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展开微型问卷调查,二是设立“点评团”,求同存异,包容共济,让多种声音得以充分表达,多元化价值观得到全面展示。对年轻人希望最大程度实现人生价值的心愿给予尊重和理解。同时期盼社会从政策层面设置一种更好的人生选择,将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层层推进,引向深入——《一个大学生家政的心路历程》的报道,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宁波大学、杭州董家新村社区分别围绕事业观、劳动观、就业观、成才观、荣辱观等多重视角展开辩论和座谈,踊跃探讨劳动有没有贵贱之分。《浙江日报》刊登一组诗歌《劳动的你,最美丽》,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用简单直白的现代诗歌,解读当代农民的劳动观,由此亮出“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从平凡的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倡导“所有的劳动都在创造价值,只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实现了人生价值,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章梁君献血捐髓图个啥》刊发后,社会各界纷纷就当代人的幸福观、道德观、人生观发表议论。在浙江日报社主办的浙商圆桌论坛上,众多浙商就财富观、义利观、人才观等进行激烈的观点碰撞,“义利并举”、“坚守实体”、“做精主业”、“和谐劳动”等是出现在讨论中最多的关键词。                  

    思想碰撞形成价值认同

    一段时间来,“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经过人们的探讨、交流、辩论,逐渐凝聚于求真、趋善、臻美的价值认同——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今天我们该做怎样的人”的答案也逐渐明晰: 

    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人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人的价值是需要理想、信念、道德、精神来支撑、引领的。没有理想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价值观的人生是迷茫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时候也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邓小平同志也说过,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年代,还要保持革命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一粒种子的守望》报道了宁波马荣荣杂交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在利益导向不断冲击理想和价值的背景下,20年潜心科研,攻克了水稻籼梗杂交的世界级难题,增产稻谷8亿余公斤,产生经济效益18亿元,为探索“日益增长的人口,将来吃什么”践行了自己的努力。 

    做一个脚踏实地、立足本职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城市环卫工还是小区保安,无论是教师还是银行职员,无论是网络操作员还是酒店厨师,都是社会生活必需的岗位。只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一心一意把本职工作做好,平凡的工作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浙江日报》多次报道的省第七地质大队队员,54年来背着地质锤、放大镜、罗盘跋山涉水,走过的山路绕足够绕地球好几圈,他们耐得寂寞,乐于奉献,始终坚守着精神高地,最终为国家找到57个矿种,33处大中型矿床,探明资源储量的经济价值超过800亿元,实现了几代地质人的梦想。 

    做一个善良、乐于相助的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善”就是那一股涓涓细流,滋养着心灵,阻挡着道德的滑坡,培养着价值的信仰。没有善良,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和与美好。爱是基本的善良情感,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地伸出友谊之手,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满城荡漾善文化》报道40年前被人从河里救起的黄祥伟,把感激化为行动,30多年来作为博爱文明车队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凡事总喜欢帮人一把,还协助警方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当社会需要我们时,就应该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做一个有责任、能担当的人。如果人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社会就会充满希望。 

    (作者单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办) 

策划区域活动 树立党报品牌
“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主流引导 互动平台
凡人善举中的大文章
媒体在“网络问效”中的二传手作用
专业与“草根”的嫁接
打造学习型团队 激发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