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模式

——兼析北京四家都市报2014年全国两会报道

鲍丹禾 《 新闻战线 》(

    时政新闻一直是各报报道的重点,而两会内容因为涉及政府重点工作、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话题,所以更是报道的重中之重。两会报道要想做好并不容易,因为政策性强、报告内容表述严谨,同时报道的要求较多,这些都给报道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但是另一方面,两会内容题材重大,和老百姓息息相关,报纸又必须想办法让版面内容更好看。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两会报道进行模式创新。

    不一样的时政新闻

    关于时政新闻的定义较多,从内容上看,时政新闻是侧重于从政治角度,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受众欲知未知而应知的事实进行的报道。①

    作为时政新闻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传统的思维看,两会新闻包括政府的工作报告、代表委员的发言等,而报道也主要是针对这些内容。但是,随着报道方式的丰富,这些传统报道思路在逐一被丰富。两会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其实是一座新闻富矿,蕴含着众多的新闻线索,关键在于报道者采用怎样的报道方式,以及如何找准受众的兴趣点。在会议中,因为程式化的内容过多,所以一些有价值的报道内容可能被忽略或者淹没。只有从这些平淡的程式化中寻找亮点,并且用恰当的方式呈现,才会做出不一样的会议报道。

    从《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四家都市报对于2014年全国两会的报道看,在常规的新闻报道之外,都创新了报道模式,可归纳为如下四种。

    图表解析模式

    在很多时候,时政新闻是枯燥的,让枯燥的时政新闻变得好看,不仅仅靠文字,还要靠形式上的包装。从阅读方便程度来看,越细致的拆分,越有利于受众快速获得信息。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多家都市报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或多或少应用了图表解析模式,而此中因为《北京青年报》的报纸开张更大,彩版印刷效果更好,出版数量最多,所以其图解模式应用相对更成功。

    事实上,《北京青年报》在去年的北京两会上就开始尝试了此模式,因为去年是开局之年,召开的是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所以有很多问题待一一解开谜底。编辑最后归纳出12个问题,如人大五年来的工作是什么?政协五年来有哪些重点提案?市人大代表如何选举?市政协委员如何产生?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出炉?等等。这些问题正好与会议节奏同步,每一个问题的图解,既是一种政治常识的普及,也是打造了一张特色的新闻纸。

    今年,《北京青年报》再次采用此模式,从版面效果看,已经相当娴熟。3月7日A5版《去年首次摸清地方债家底》、3月8日A5版《打破霾伏 怎么闯关》、3月9日A8版《简政放权 涉及50多部门》、3月10日A11版《司法改革多路并进》等版面都以图表方式进行分析呈现,让受众有一目了然之感。

    这些版面内容有一些共同特点,就是涉及的数字较多,如果纯粹以文字形式来表达数字,的确增加受众的阅读困难,而通过色彩丰富、灵活多样的图表来表现,效果截然不同。

    当然,对于习惯用文字组织版面语言的编辑来说,改用图表解析的方式并不容易。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从文字中寻找一条主线,贯穿整个问题,然后以这个轴画出一张示意图,用图来贯穿版面,将文字穿插其中。

    在此过程中,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配合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美术编辑都是在所有文字上版以后开始按照编辑的叙述制图。但采用图表解析模式,需要美术编辑和文字编辑共同完成一个版面,需要不断地磨合、调整。当编辑将文章的主线挑出来之后,美编会根据版面和文字,巧妙地把内容贯穿其中,最终形成图解版,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完整清晰地呈现稿件中的信息。

    无论何时,作为新闻版面,最重要、最核心的必须是内容,而最好的信息往往是用细节加以呈现。在图表解析模式中,很多亮点内容,凝结了记者敏锐的观察和扎实的采访。这些细节结合图解,让版面更鲜活生动。

    图标解析模式对于报纸编辑来说,是崭新的尝试,但是“读图时代”的来临,又让这样的尝试势不可挡。

    追问解读模式

    在与受众密切相关的选题把握上,《新京报》历来表现抢眼。该报的深度报道一直是其招牌产品,做深度报道,关键就在于追问和解读,于追问中拨云见日,于解读中水落石出。《新京报》利用自身优势,在两会报道中体现了这一点。

    《新京报》3月8日A12版《如何找到你身边的人大代表?》的报道是这一报道模式的集中体现。

    这个选题很有意思。两会年年开,人大代表的概念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是代表百姓向国家权力机构反映问题,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民众。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如何与人大代表取得联系?对于很多人而言,要想真正和一个代表近距离接触,并非易事。《新京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追问,并加以解读,梳理出至少五种接触代表的方式,分别为致电全国人大各省联络处、通过代表微博联系、利用代表调研的机会进行接触、有些地区人大代表公布电话可以关注、利用代表述职机会互动。报道中,对这五种方式分别加以解读,并加入了代表所经历的生动故事,让整版报道具有可读性。

    这个看似平常却容易被忽略的选题,经过这样处理,变得鲜活起来,起到了解惑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效果。

    在今年两会报道中,《新京报》还有 《议案和建议如何改变你的生活?》《如何看懂两高报告?》等报道,也通过追问和解读的方式,释疑解惑。

    追问解读模式既是对纵向问题的探寻,也是对横向问题的求证。都市报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常常追求“短、平、快”,如果在两会这样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也如此操作,就容易造成肤浅和流于表面的结果。所以用追问模式面对选题,则可以将枯燥的内容分解,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贴近受众。

    两会所涉及的诸多问题,看似枯燥乏味,但如果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释,仍然可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本土视点模式

    《北京晚报》作为一张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报纸,几十年来,在强调本土视点方面不遗余力。为了配合本次两会报道,该报在两会开幕后陆续推出《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在哪里》《首都文化气质特别在哪里》《北京的国际魅力在哪里》等报道,这一组名为“全国两会/北京竞争力报告”的报道每篇都用两个整版的篇幅,足见报社对报道的重视。每篇报道不但图文并茂,而且包括总体数据、具体案例、专家访谈等多方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里,以《北京晚报》3月10日6、7版的《北京的国际魅力在哪里》为例做简要分析。报道中,有北京市外事办、市旅游委提供的权威数据说明了北京市在国际交往过程中的长足发展;有记者对在北京生活的国际友人的采访,从这些外国朋友口中说出来的对北京语言、历史文化的喜爱,阅读起来具有明显的故事性;还有对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和北京大学教授的采访,如果说个体案例还是一个个点上的报道,那么业界专家的看法就是从面上回答了北京的国际魅力所在。

    在往常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北京晚报》对本土视点的理解已比较透彻,但是本次两会中这样的版面篇幅和选题安排仍然显露出该报的独特匠心。

    这样的重大策划把视点落在城市发展格局上,显得高屋建瓴。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本土视点”的策划首先需要一个甚至几个好看的故事,故事可以是碎片化的,也可以是情境、细节和脉络俱全的,只要是真正可以对报道主题做出解答的都可以。

    会外延伸模式

    通常,媒体关于两会的报道内容,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关于政府相关负责人和委员代表对关乎国计民生的事务的意见和看法,此外还有对两会报告的分析解读。总之,极少会去报道会外的内容。但是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法制晚报》在报道会上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的同时,还将视角投向会外,通过会外的采访,来呼应代表委员们的意见,显得富有创意。

    3月6日A09和A10版就形成了这种会场内外的延伸和呼应。A09版针对相关的代表委员提出给公务员加薪、加薪前设“薪酬调查委”的问题进行了报道,这是一个热点话题,作为两会常规报道,到此为止已经算是全面了,但是该报紧接着在A10版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记者对珠海公务员的采访,用真人实例将前一个版面的话题具象化、生动化,从普通公务员的涨薪情况、收入结构、消费水平等诸多方面细加解剖,让受众切实了解到基层公务员的收入状况。

    显然,这篇稿件是编辑部门提前策划完成的深度稿。由于公务员涨薪的说法在两会前已经在网络蔓延,编辑预见了话题的重要性并提前安排记者做了准备。选择在代表委员们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推出策划稿,显得非常合乎时宜。

    这一报道,貌似在两会之外,实则在两会之内,向会场外延伸,形成内外呼应的报道效果可以说是《法制晚报》在本次两会报道中的最大亮点。

    该报3月12日A11版的《迷你伦敦跨红线 人口负担变资源》,是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世界城市”的提出者萨斯基娅·萨森的访谈,从文中可以看出,之所以推出这位学者的访谈,是因为她的诸多观点正好呼应了两会期间北京、河北等政府领导人关于控制城市人口、治理大气污染的解释。

    这样的延伸报道对于开阔受众视野、丰富版面内容起到了明显作用。而且每一个观点的背后既有普通百姓的鲜活事例支撑,也有国外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作参考,使得版面语言更丰富。

    离不开“策划”和“深度”

    以上四家都市报各具特色的模式创新,为版面带来了新气象。而模式创新之所以获得成功,从操作过程看,离不开“策划”;从目标追求看,离不开“深度”。

    策划——让模式创新更完善

    在两会这样提前可知的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以编辑为中心的策划成为报道重要环节。新闻报道策划,要求媒体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种新闻资源,这里的新闻资源既包括媒体内部资源如人员、版面等,也包括媒体周边资源如主管单位、社会关系等,“新闻媒介竞争的本质是对新闻资源的争夺与分割,新闻资源是一切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和要素。”②当这些资源形成合力时,创新模式才会实现报道效果最大值。

    在策划过程中,编辑的策划案至关重要。比如上文提到的《北京青年报》图解模式,他们在操作中就是提前做好预案,多个图解版有条不紊地逐日推出,试想若没有精心的策划,抓人眼球的报道从何而来?

    需要注意的是,做策划案虽是以编辑为中心,但是编辑不能“一言堂”。因为编辑在后方,对前方的采访情况并不是亲身经历,所以需要和记者多沟通,互相听取意见碰撞火花,形成思路。此外,策划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及时调整。因为预设的问题常常有异想天开的成分,同时记者采访过程中也会不断有新情况出现,所以这都要求对策划案进行修正。最后,策划案不宜过细,以免影响记者的发挥。比如人物报道,如果要求过细可能与实际采访结果相去甚远。

    创新模式的策划,一定要从心理上达到媒体和受众的贴近性和互动性。“从表面上看,受众是新闻媒介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但是从根本上看,他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新闻传播效果的检验者,是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决定者。”③媒体的创新策划,最忌讳唱“独角戏”,特别是两会这样政治性极强的新闻报道,如处理不合适,很容易陷入生硬、灌输式的报道之中,不但起不到沟通执政党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反而容易造成高高在上的错觉。

    让策划贴近受众,是报纸的必然选择。这样的策划,一方面充分反映了受众的愿望和意见,也体现了执政党积极关注民意、回应民意的态度和能力;另一方面展示了执政党对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和信心,有利于促进执政党和受众和谐关系的建立。

    深度——创新模式的目标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事件的传播形态,事件的大众传播过程从原来的单向传播转向事件、评论、舆论、推动事件进展、再评论这样一个24小时实时演进的信息流传播过程”。④面对这样的传播过程,报纸只有以“深度”为目标,才能保证自身的独树一帜和别具一格。

    同样,这样的“深度”也适合报纸在两会报道中应用。如果仅仅报道会议消息,各报的报道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窠臼,而追求深度的目标则凸显了差异化。因为深度报道可以系统反映议题或事件的本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势。另外,深度报道的客观性、独家性和思想性也是报纸培养受众媒体依赖性的基础。如上文《北京晚报》关于北京这座城市国际魅力的探讨,看似从几个外国友人的报道入手,实则透视了首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两会报道的创新模式向深度靠拢,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深度”也是报纸应对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的最有力方式。社交媒体的优势在于“短、平、快”,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但报纸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深度报道是这些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交媒体目前难以企及的领域。

    有深度的模式创新,在舆论引导的效果方面也同样出色。从舆论学角度看,引导力可以提炼为三个要素:公众、议题和共同意见。只有贴近公众、设置议题、凝聚共同意见,才可以产生理想的舆论引导。作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都市报,因为发行量较大、议题设置出新、把握报道节奏的能力强,所以可以收到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无疑,追求深度恰恰是这三大要素的重要黏合剂。

    报纸的两会报道每年都在做,每一次报道都是一次对创新的挑战,只有策划加深度,才能让报道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才能让报纸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时依然有独特的角度。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

    注释:

    ①丁柏铨、李卫红:《论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采写编》2006年第4期。

    ②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第1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蔡铭泽:《新闻传播学》,第123页,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王佳航:《正在被激活的平民时政新闻》,《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4期。

增强媒体融合度 提高版面可视性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点评
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模式
改进文风 做足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