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交易时间》的窄众生存之道

宋慧丽 李 炯 《 新闻战线 》(

    央视《交易时间》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直播节目,每个交易日分上下午两个时段播出,由北京演播室和上海演播室完成。节目定位在第一时间对股市、期市、汇市、金市等资本市场进行实时播报、现场分析、权威解读,内容涵盖资本市场的各个层面。

    目前,我国电视媒体对节目普遍采用收视率作为节目传播效果的最重要评价指标,而收视率调查是没有针对性、无差别化的随机抽取样本。这样的调查,对受众面较小的证券类节目来说,就造成节目专业性与收视率的悖论:节目专业程度越高,其收视率往往越低;如果节目做得不专业,又会被专业投资者和日益成熟的中小投资者鄙视。窄众节目如何生存?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区域经济与新闻传播的互动——两地演播室直播

    证券市场的前沿是沪深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和深圳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两地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许多新的经济现象,业务创新出现在那里,为专业化的证券节目提供了大量内容,众多业内人士和资深研究人员聚集的上海,可为节目提供能够深入分析解读市场、政策的优质嘉宾。

    《交易时间》在京沪深三地都有演播室。在北京(见图1)和上海(见图2)两个演播室分别完成上午和下午的直播,即上、下午的节目分别在北京、上海的演播室完成,上海直播信号通过中国电信的讯号传回到北京,再由北京完成在线包装,同步直播出去。

    每次直播中都有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演播室的嘉宾与主持人共同探讨。

    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主持人与“协议”评论员

    主持人是节目最终的呈现者,决定着所有努力的结果,代表着节目的品质。证券节目对主持人具有很高的要求,除新闻主持的专业性要求外,还需要具有全面扎实的证券、金融等方面知识,并非一般主持人可以胜任。目前《交易时间》的主持人,如:姚振山、严晓宁和黄永东等人,均有10年以上的证券节目经验,对资本市场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猎。

    以往证券节目根据当期选题联系评论员,各自为战,随意性较大,评论员的表现参差不齐。由于栏目间缺乏协调,导致多头联系同一专家的情况经常出现,给管理带来混乱,不利于评论员队伍的维护和长远建设,为此财经频道建立了财经智库。深度挖掘国内外权威财经专家,透彻了解他们的研究领域、专业、风格甚至兴趣爱好,建立个人资料翔实的财经专家资源库,进行电子化、动态化管理。签订“合作协议”,评论员以密集且固定的频次参与节目,保证了节目水平的稳定性和风格的延续性,进而形成品牌,吸引相对固定的受众群;同时,通过签约可以把评论员和栏目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评论员特点,有意识地深度策划选题,打造特色评论模式;而且,通过排他性的合作,形成独家观点、独家视角,由此形成的财经产品附加值也难以为其他媒体所复制;这种稳定的合作模式对提升评论员的知名度和价值也大有裨益。

    央视财经频道聘请了财经评论员、市场分析师、理财顾问师、专家型主持人、数据分析员及国内外专业高端人才等参与节目,力求将证券节目做大做强。

    拓展国际视野——多地连线 

    《交易时间》节目有以下几种内容,一是国内外的宏观政策解读;二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新闻资讯,包括全球市场变化对股价的影响;三是即时盘面信息的梳理与分析;四是行业、公司基本状况或是公司信息披露等内容。采用资讯与深度访谈(谈话)相结合的形式,嘉宾走进演播室,各地演播室嘉宾连线或电话连线。从业多年的嘉宾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给散户投资者提供客观的投资分析,并及时提醒防范风险。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内的经济走势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主要经济体和发达市场的影响。近年来,央视财经频道不仅在世界各大洲建立演播室(见图3),同时世界各主要金融城市都驻有频道自己的记者,《交易时间》直播中与各地记者、嘉宾的连线已成为常态化(见图4),如:国际性城市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内有天津、深圳、大连、郑州等,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资讯、观点提供给受众。实现了资讯的实时播报,重大事件的全球联动。如:欧美国家对我国光伏产品的态度及对我国此类上市公司的影响、中国概念股在美国的上市与波动带来的效应等,都是通过连线的形式及时传播。

    在线包装——丰富屏幕信息

    《交易时间》采用央视财经频道直播时统一的在线包装模式,在内容提要之后伴随着主持人的出现,最底端为横向滚动字幕(或称游动字幕、跑马灯),提供的信息有重大机构发布的数据或规定、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的交易价格等。在其上面是双行的实用信息,每5秒钟翻滚一次,各部分内容独立存在,每一栏滚动变化的方式不一样,其中左下方一栏为天气预报,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信息均会出现。

    从图5与图6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9点22分我国股市开盘前,在天气预报的上方是来自一家交易所发布的一个指数,旁边的两行显示两个基金的交易状况,同样每5秒更换一次,所有交易所、机构与所有基金的状况依次出现,翻滚完成。9点30分之后,除天气预报依然按原有态势翻滚内容外,其余信息均更新为实时传递两大股市和四家期货交易所的行情,涨跌在屏幕上以红绿呈现一目了然。

    这种在线包装形式,在服务关注行情变化的小众的同时,也贴心地照顾到大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央视财经50指数——衍生品将电视产业做大

    耶鲁大学的研究证实,传播来源的知名度与传播来源的可信度一样,都同传播的效果成正比:即传播来源的知名度越高,能取得的传播效果越大。《交易时间》积累了中央电视台多年的证券节目经验,利用平台资源创建出重要的媒体衍生产品“央视财经50指数”。这一指数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五大院校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共同评价遴选,从“成长、创新、回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5个维度对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每个维度选出10家、合计50家A股公司构成样本股。由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于2012年6月6日发布,指数代码为“399550”,简称“央视50”。嘉实基金、招商基金、大成基金、建信基金、东方基金以及银河证券等六家机构与央视财经频道签署协议,取得央视50指数产品的开发使用权。央视财经50指数首只券商理财产品“银河央视50平衡理财计划”、首只公募基金指数产品“东方央视财经50指数基金”已发售完毕,另外四家公募基金的产品也已陆续推出。2013年6月5日,财经频道举行50分维度领先指数发布仪式,标志着央视财经50指数的产品线进一步延伸至私募投资领域。

    这样的衍生品在我国的电视行业并不多见,成为我国电视行业产业链创造品牌附加值的典范。 

    “央视50指数”的收益是可以想象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躺着都可以赚到钱的方式。当我们把电视做成产业时,就一定考虑到产业链的发展,电视绝不能只是靠单个节目的广告赚钱,有影响力的好节目就是品牌,就会带来与其品质相匹配的附加值,尤其是国家级电视台,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将电视产业的方方面面做出品质。随着“央视50指数”的成功,若在产业链的开发上迈出新步伐,推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如:央视汇率指数、央视期成指等,反过来也会将《交易时间》节目的影响力提升。

    (作者宋慧丽系上海杉达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师, 李炯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

媒体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2013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
谈媒体人的“建设者思维”
军事电视节目的优化路径解析
用户体验的美学价值
“发现新闻”的“头脑准备”
《交易时间》的窄众生存之道
都市报微博:“全天候”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