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深耕条线 “捕获”新闻

吴晓红 《 新闻战线 》(

    新闻在记者的思考中,没有思考,新闻就会错失于记者眼前;抑或使其价值缩水,与好新闻失之交臂。深入基层,勤于思考,在深耕条线中寻找新闻,发现新闻,做好新闻,这是笔者作为苏州日报教育条线的记者多年报道教育新闻的一点感悟。

    不必报道也要去采访——这是“守土有责”,也是“保持状态”

    教育条线有个特点,各级各类学校多,一校一事类的事件多,而这些事件多是规律性、常态化和貌似“校校一个样”,新闻价值大多不高,常让记者产生“审美疲劳”。不过,在一校一事中也有含金量高的新闻素材,它们同每天奔涌而来的使人“审美疲劳”的校园小事一样,貌不惊人,在不经意中出现,甚至稍纵即逝,需要记者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及时将之捕获。 

    这双发现的眼睛要求记者具有时代意识、全局观念,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报道领域的阶段性重点,善于将新闻事件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和考量,寻找彼此之间的联系,发现事件的意义。一般来说,当小事件拥有大背景,即与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件发生联系时,小事件内蕴的新闻含金量就有了极大的可开掘指数,而当这种联系充满意义,事连宏旨,能够以小见大,反映、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特别是蕴含着正能量时,那么这个小事件就有了典型性,就是个“好”新闻。

    进入本世纪后,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在国内的中小学校开展起来,而自2004年世遗大会在苏州召开,发布《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后,世遗青少年教育在苏州蔚然成风,遍及城乡学校,并在普及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领军学校,相关的图文展、模型制作展、征文、模拟申遗、夏令营及各种活动很多,相应的报道也常见诸媒体。而随之,媒体的“审美疲劳”感日益明显,以至报道越做越小,甚至不去采访。

    记者可以不报道,但必须去采访,这是“守土有责”,也是为了“在状态”,以保持对这一“有价值类现象”的新闻敏感。

    苏州外国语学校是世遗教育特色学校,世遗活动多,经常有创新。2008年初,传出该校学生想为中国天文科学遗址申遗的消息。凭着多年对此现象的关注,记者认定这个想法一旦成真,那肯定是两个“全国第一”——第一个由中学生申遗、第一个为中国科学遗产申遗,而此中又包含着教育改革推崇的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等,内涵相当丰富,不管成功与否都有意义。第二年,这群中学生果然就将北京古观象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五个中国著名的古天文遗址捆绑申遗,并请来中科院方成院士等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亚太地区世遗培训与研究中心主任,评审申遗文本。经现场采访,记者写成了《中学生为古天文遗址申遗》的千字消息,获得了当年度江苏省好新闻二等奖。

    “当苏州话遇见普通话”——这样的新闻有价值,值得开掘

    当然,在持续关注与报道之前,首先得判断它是否有足够的价值,值得关注与报道。根据新闻的价值理论,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判断,即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只要具备其中的一点那就是有价值的,同时拥有多个点,那价值就更大,更值得记者下工夫。

    国家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四年前在苏州率先启动,采录苏州话、苏州方言普通话的相关工作随之展开。在启动建设的当天发完消息后,记者决定继续跟踪。跟踪的理由很多:苏州话是国家有声语言数据库的第一个采录对象,国家语委要求苏州为全国积累经验;苏州话是吴文化的一部分,采录苏州话也是保护吴文化;“吴侬软语”名闻中国,苏州人引以为豪,采录中又需向社会征选发音人,采录工作与市民贴得近;当苏州话遇见普通话,不同的表述将催生出无穷的趣味。一句话,这个新闻有价值,值得开掘。

    在发完数据库建设启动的消息后,记者主动与市语委办联系,又发出了向社会征选发音人的消息。这样,市民从媒体得到消息,积极参与,媒体又对市民的参与进行报道,激发出市民更大的参与热情,新闻由此不断向前递延、发展。

    新闻在递延与发展中的变化和新意,应该是记者持续关注的重点和报道的内容。苏州话录音从开始到结束延续半年,其间,记者抓住录音人报名、测试选拔、录音、验收、录音存入国家数据库等节点,以消息、通讯的形式,突出场景、人物和细节,连续报道了十二次,在《苏州日报》上形成了一万三千多字的跨年度连续报道,全景式、立体化地再现了苏州话录入国家数据库的过程。分析这组报道,可以发现,在报道期间,市民既是受众,是新闻产品的消费者,又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发展的推动人和媒体的报道对象。媒体、市民、采录工作的组织方自始至终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而新闻事件就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不断递延,向前发展,为记者提供了更大的报道空间。

    这种由市民不断参与、反馈、互动发展的新闻事件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共鸣,而通过报道也更能彰显媒体的力量。报道期间,不少市民拿着《苏州日报》去报名,去参加选拔,出现在征选现场的既有母子、父女,又有夫妻,既有20岁出头的小年轻,还有80多岁的老年人。报道临近结束时,苏州话培训在全市多地出现,一批曾经参加选拔、录音的退休老教师组织起了“苏州话教学志愿队”,保护苏州话还上了人大代表的建议、政协委员的提案。

    跨越时空横向联系——在新闻事件的关系中开掘新闻

    新闻是历史,今天的每一篇报道只是历史的枝叶与节点。每一个新闻事件都是有历史联系的,都有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与周边的事物发生着丰富的联系。因而,记者在重视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时,不妨问一问它的历史,看一看它的周边,这种穿透时空的联系会带来纵横双向的碰撞,生化出新的新闻素材,产生独家新闻,使报道闪耀出理性的光芒。

    第五届江苏省中小学校校长国际论坛在苏州召开,这是个借地召开的会议,按常规是个会议消息,如论者有真知灼见,至多也就加个相关链接“精彩观点”。然而,当记者在会议材料中看到江苏有2万多名境外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时,马上联想到了在苏州的境外留学生人数。在此前,记者曾通过纵向比较,在《苏州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过苏州境外学生飞速增长的新闻,于是调出相关数据比较。比较发现,全省高校11242名外国留学生,有2000多名在苏州,全省基础教育段9000 多个境外生,有3000多人在苏州。经过补充采访,写成了独家报道《江苏4个留学生1个在苏州》,刊发在《苏州日报》第二天的头版倒头条的显著位置。这一横向联系,激活了记者的积累,带来了新的报道内容和报道视角,而报道的立足点、报道的题材也更符合地方党报的身份和要求。

    中考、高考的录取线每年都是市民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家有考生的市民眼中,这些阿拉伯数字甚至带着温度,有着表情。因而它们每年也是各种媒体和全民记者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报纸在单纯报道录取线上已毫无优势,等第二天刊出,想了解的市民早已知晓,不关心的读者一翻而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纸媒能够抓住其中的变化和亮点,分析解读,揭示变化后面的规律、本质及发展趋势,那就能棋高一着,转败为胜,重新赢得读者市场。 

    多年来,《苏州日报》在每年的六月、七月高考省控线、各批次高校投档线和中考录取线发布的时候,都尽量抓住其中的变化点,分析透视,向读者传递出数据后面的信息,引导读者读懂数字。2008年苏州市区的高中录取线变化来得特别明显。在简单报道录取线后,面对市区十几所高中学校的几十个录取分数,记者静心作了分析,发现当年的高中录取线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分数差距明显缩小。抓住这一点,记者将变化放置在中招改革、区域高中学校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放到了校际竞争、家长多样选择的现实环境之下,寻出今日显性变化在以往的蛛丝马迹,分析原因,预测未来几年市区高中学校排序格局的变化,写成了2400字的独家深度报道《高中生源渐入均衡时代》,满足了读者的进一步认知需求,同时也体现了网络时代纸媒的优势,体现了《苏州日报》作为苏州第一纸媒的深度。

    (作者单位:苏州日报)

话说数据新闻
《蹲点日记》:从“流水账”中提炼新闻主题
历史文化报道中的“新闻元素”
节目主播的内外兼修
深耕条线 “捕获”新闻
影视周刊:专业化还是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