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传媒格局是网络全球化,报纸地方化。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地球成为一个“小”村庄。千里万里之外的英国伦敦骚乱、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俄罗斯的别斯兰人质事件,在短短数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就可以传到中国的内陆省份。
然而互联网虽然可以覆盖全球的所有重大热点事件,但具体到本乡本土的资讯,并不比当地媒体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做强本土新闻,彰显地方特色,地市报在内容创新上大有可为。
关注身边的人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判断要素之一。一般来说,读者总关心跟自己关联度高的信息,比如身边的人与事。有意识地满足读者的这种需要,是地市报做“有温度的报纸”的必然追求。
注重“三贴近”。长期以来,地市报以“顶天立地”为办报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顶天”重于“立地”,即对党委政府的动作关注度,远远超过社会大众。在与新媒体同场竞技的背景下,地市报现在应该抓紧补足接近性这一课,让新闻感知的触角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相对而言,地市报更有条件做有温度的报纸。因为身处基层,更知道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装聋作哑、麻木不仁者,必将被受众和市场屏蔽。
做大本土新闻。瞄准网络传媒留下的间隙,着力办好地方新闻,实现资源互动,这是地市报创新图存的现实选择。现在,地市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地新闻、国内国际、文化娱乐样样都有,本地新闻所占版面,并不比后两者多。不惜篇幅地炒作远在天边的所谓国内外大事,津津乐道于歌星影星的趣事逸闻,冲淡甚至淹没了自家报纸的地方特色。网事堆砌、千报一面,加上本地新闻官腔官调,面目生硬,地市报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可想而知。
赢得本地居民的拥戴,地市报应该加大本地新闻的分量。首先,扩大本地新闻的容量,让本地新闻唱主角,千万不能沦为网络媒体的隔天打印纸。珠三角新闻竞争一向激烈。2012年,佛山报业旗下的《珠江商报》改版,文体新闻全部“拿下”。除奥运会和欧洲杯等众所关注的重大赛事,其他文体报道全部并入日常的本地新闻版。重大的活动和赛事,则以“特约”而非“常态”的方式来呈现。只要有广告商关注和支持,马上就可以“开版”、“开栏”。壮士断腕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平静——“砍掉这些版面,市场一点反应都没有”。商报领导人认为,“像我们这种区域性的媒体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好像原来开超市,什么都有,现在我们开专卖店,开4S店”。而原先,他们总觉得“《广州日报》有什么,我们也要有什么。”①
让原创新闻唱主角。对传统纸媒而言,专业的采访能力是报纸经过长时期发展积累而来的核心竞争力,是抵御新媒体的行业壁垒。在我国现阶段,许多新媒体的采访渠道远没有主流媒体那样畅通,想在官方获取新闻第一手资料也比主流媒体要困难得多。很多深度报道,只有专业的新闻采访力量才能完成。地市报虽然处于我国三级办报的末端,但是“一亩三分地”上有风景,应该用好用足多年在一地经营形成的品牌优势、人脉资源、信息网络,通过专业的新闻采访人才,采集更多、更好看的原创新闻。网络上的信息无边无际,唯原创才能独树一帜。
做强新闻评论。拥有代表报社立场的评论和观点,报纸就有了深度。地市报不能说不重视评论写作,但是做起来一直比较难。一是领导讳疾忌医。评论难免要针砭时弊,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一针见血则易惹火烧身。二是人才匮乏。地市报缺乏好的评论写手,思路与行文陈旧,难以动人心扉。
再难也要破题。社会转型期矛盾凸现,不同观点主张,构成复杂多元社会。媒体想保持生命力,须摆脱过去那种代言人角色,只有体恤不同阶层处境,还原社会真实意见构成,让无声者有声,让“异质”者脱敏,才能构建公信力,才有助于社会进步。
拉近天边的事
地市报做大本土新闻,并不意味着漠视国内国际新闻。对于后者,除了要精挑细选稿件外,还要让重大的国内国际新闻及时“落地”,即想方设法找到与本地读者的关联因素,让远在天边的事一下子变得真实、可感、亲切。
同样的新闻,落地后马上升格为独家新闻。这在移动网络时代,是报社不可多得的资源。2012年12月20日,朴瑾惠当选为韩国首位女总统,举世瞩目。次日,《苏州日报》立即拿出近一个整版来报道此事。除了新华社播发的朴瑾惠当选通稿之外,还有独家发现:11年前“冰公主”曾到访苏州,当时接待人员回忆,朴瑾惠是一个优雅温婉的女强人。不足千字的一篇短文,一下子拉近了朴瑾惠这个重大新闻人物与苏州的距离,人们对朴瑾惠的个性、修养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苏州日报》对朴瑾惠当选的处理,在当天的媒体中脱颖而出。
2012年2月,利比亚局势持续恶化,中国政府派人前往撤侨。2月23日,南通日报记者在采访时,意外得知海门有劳务人员在利比亚工作,也在撤侨范围内。记者马上着手了解海门乃至整个南通有多少人在利比亚?他们怎么回来?后来得知,南通全市有2000多人在利比亚务工,是此次中国撤侨的大头。报社高度重视,组建专门的采访小分队,分头开展工作。在当地所有媒体中率先启动撤侨报道,第一时间告知全市人民:2000多名南通民工明天要回来了!这个原本由中央级媒体关注的新闻,一下子牵动了南通读者的心。央媒、省媒后来采用的很多信息,就是由《南通日报》供应的。
抓新闻落地,考验采编人员的责任心和知识积累。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和编辑马上就要反问一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网上还有许多小道消息,源于道听途说,但百姓关心,流传甚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采访的优势,对这类资讯进行梳理、求证,为老百姓答疑解惑,将新闻做得丰满而厚实,藉此增强报纸的吸引力。
扮靓报纸的“脸”
对版面进行视觉传播设计,是促进报纸版面改革与创新的最有效方法。《扬子晚报》近年几次改版,都是以视觉设计为突破口展开的。各类深度报道、专题报道,在经过包装设计的富有特色的版面上,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对于吸引年轻读者,具有重要意义。
地市报以前对版式不太讲究,这几年也开始引入视觉这个概念。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地市报,有的设立了视觉总监和版式总监岗位,甚至高薪从外面引进此类人才,使视觉设计成为报纸出版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有的报社提出,美编不仅要做好版面,还要懂得新闻。少数先行探索的报纸,还让美编介入采访一线,藉此加深对新闻的认知。强化视觉,可以使报纸显得有表情、有个性、有灵魂。
2010年1月4日,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举行落成典礼,“冲喜”金融危机。这是当时全世界关注的大事。南通日报记者迅即连线正在迪拜的南通六建集团中东公司业务经理叶志强,请他介绍当天迪拜的喜庆气氛,同时向“建筑之乡”南通的广大受众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南通建筑业在迪拜危机中没有受到正面冲击。第二天,《世界第一高楼昨落成,南通铁军亲历迪拜楼市风云》见报。在美编的建议下,当天版面将“迪拜塔”照片放大,塔尖突破报纸“天线”,凸显第一高楼气势。稿件见报后,读者纷纷致电,认为反映及时,新闻捕捉到位;编者突破常规,版面大气时尚。
地市报的本土化提升须长年累月,但润物无声。编委会层面要加强引导,使内容创新成为采编人员的自觉追求。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在稿件和版面考核上,向原创新闻和独家新闻倾斜,向有视觉冲击力的好版面倾斜。久而久之方可形成良性循环,为报纸增加看点和卖点。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南通日报副总编辑)
注释:
①《中国记者》2012年第9期,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