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网络新闻奖能否多一些“网味”?

——兼析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获奖作品

● 谢新洲 《 新闻战线 》(

    第23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参评作品,分为新闻评论、新闻访谈、新闻专题与网页设计四个分类和一个专栏类。作为评委,作者见证了本届网络作品类各个奖项的诞生,深切感受到了评委们的责任与敬业之心。本文对网络新闻获奖作品进行分析,以企望网络新闻作品类获奖作品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网络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真正成为引领网络发展的标杆力量。

    网络作品类参评的基本情况

    第23届中国新闻奖共评出299个奖项,展示了我国新闻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与之相呼应的是网络类作品参评数量的增加与参评质量的提升。 

    网络作品获奖数量呈阶梯式上升。

    自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首设网络作品类奖项以来,网络作品获奖数量呈阶梯式上升趋势。

    网络获奖作品份额增加,体现了新闻网站影响力逐步增强的总趋势。

    某一类别作品获奖比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该类作品在中国新闻奖中的重要性的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最近8年来,网络类作品获奖数量占本年度总奖项的比重从最初4.44%,逐步提升到8.59%(第17届曾低至3.83%),本届则创历史新高,达9.36%。份额的增加体现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闻网站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影响力逐步增强的总趋势。

    此外,8年来一等奖的评选情况也是新闻网站不断成长的一个注脚。表1中,网络作品一等奖最初只有两个,第21届甚至因为评不出足够分量的一等奖,“网络访谈”一项竟然出现了空缺,导致当届只评出3个一等奖。而本届网络作品类产生了7个一等奖,变化显著。

    网络类作品获奖率高于总体,参评作品基数偏低。

    作品初评获奖率指一件作品从最初申请到最终获奖的概率,反映获奖的总体难度。表2中,网络作品初评获奖率为13.46%,明显高于总体初评获奖率(8.66%);网络作品定评获奖率为71.79%,对应的总体定评获奖率为45.09%,悬殊较大。这两项指标显示网络作品获奖难度较总体要低,竞争不够充分,不够激烈。对应地,网络参评作品数量占总体参评作品数量的比例不高。其中,初评作品占比为6.02%,定评作品占比为5.88%,反映了网络参评作品的基数偏低。这和中国网络业爆炸式发展的整体形势不匹配。

    网络作品参评单位相对集中,网站参与度不高。

    根据中国新闻奖目前的评选规则,凡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由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单位主办的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皆可以参评中国新闻奖。符合这一条件的新闻网站数量应该不少,至少每个省级新闻主管部门或新闻单位都有一家符合此规定的新闻网站,中央新闻单位几乎都有自己的新闻网站。但从本届中国新闻奖网络作品刊播单位统计结果来看,参评中国新闻奖的新闻网站相对集中,包括了6个中央级新闻网站,15个省级新闻网站,1个副省级新闻网站,2个地市级新闻网站,总计24家。最终,21家新闻网站分享了28个奖项,单位获奖率达133%。 

    网络参评作品内容关键词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本文提取了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标题的关键词,相对划分出高频词、中高频词和次高频词三个部分(见表3),以网络获奖作品标题与关键词的一致性表示网络类获奖作品与其他媒体类获奖作品的关联度。获奖作品出现在高频词一栏内,说明两者关注的题材重合度高,中高频词表示两者有一定重合,次高频词则表明网络作品有自己独特关注或表现形式。

    对于关键词重合度较高的网络作品,本文尤其关注其是否显现出网络的优势,如空间大、互动性强、多媒体体验等。

    网络作品重视时政新闻,强调政治导向

    时政新闻是传统新闻媒体的重要内容,网络类新闻如何呢?网络获奖作品与传统媒体获奖作品关键词的高度重合显示,网络类作品同样关注时政,强调政治导向。

    以关键词“十八大”为例。它是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标题中出现频率超过5次的高频词,报纸、广播、电视媒体都有与之相关的作品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相应地,网络获奖作品也突出这一主题。

    由人民网集体创作的网络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获得一等奖。该专题做了许多有网络特色的尝试。一是开设多版本,供不同用户来使用,包括焦点版、现场版、短信版、彩信版、手机版、数据版、多语种版等;二是开设多个互动栏目,如“寄语十八大对党说句心里话”、“喜迎十八大党代会知识有奖竞答”、“网民观摩团”、“我的十年” 征文、“寄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等,吸引网友留言超过160万条,近16万人参加网上“民意投票”调查;三是原创作品增加,该专题先后发布了人民网前方记者原创文字稿200余篇,图片2000余张,视频报道近20条,其中包括专访副部级以上领导的原创稿件20余篇。

    新华网推出的《十八大数据馆》则通过精心设计,让看似枯燥的数字直观呈现,做到新闻数据可视化,碎片信息聚合化,保证受众查阅使用的交互性,实现多平台观赏效果同质化,在视觉处理上既注重庄重感,又引入了更加轻松的视觉元素,引起社会较强关注,单日最高访问量达到了510万人次。 

    网络作品关注基层民生,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爱心”“爱”“走基层”也是网络获奖作品标题中的高频词,体现出网络作品在关注重大政治事件的同时,走向基层,将目光盯向普通人,关注民情民意,体察人间冷暖,传递正能量。

    齐鲁网的一等奖作品《齐鲁正能量之爱心帮农季》正是利用网络优势,联系其主办方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为农民群众排忧解困。他们组建了两个团,一个是网友爱心帮农团,一个是齐鲁网的采访团,深入到十多个农产品的滞销区,零距离接触农民,请专家支招,开辟网上菜市场,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办实事。他们通过成立滞销农产品供求平台,累计发布相关信息4000余条,协助约70%的求购方通过齐鲁网供求平台达成了交易。

    中安在线的网络专题《美好安徽百县(区)行》则历时5个月。此间,采访者行程1万多公里,足迹遍布16个市和110个县(区),采用网络直播形式,将访谈实时上网,将基层建设、民生工程、未来发展规划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一一呈现。网民通过在线沟通,为当地发展提出了大量宝贵建议。活动期间,占击收看该专题的网友超过了3200万人次,网友在线留言4000多条。 

    《郑州西瓜哥卖瓜救妻引倾城之爱》的网络访谈更是将一个极普通的卖瓜者个性化的爱与社会的大爱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感动了报道所在城市的市民,而且通过网络引起更大的反响,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

    网络作品传播“最美”对象,着力道德构建

    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标题中“最美”“美丽”等词频频出现。涉及“最美女教师”“最美警察”“最美乡村女教师”“最美司机”等许多“最美”报道对象。黑龙江新闻网的网络专题《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爱的壮举让你如此美丽》,紧紧围绕张丽莉的“磅礴大爱”,精心设计了“爱的回放”“爱的留言”“爱的评说”“爱的故事”等栏目,以集中、全面、及时的特点报道了张丽莉从受伤到康复的全过程,是所有相关报道中反应速度最快、报道最全、持续时间最长、主题最突出的一个专题。

    “雷锋”“道德”等关键词同样在网络作品中得到较高关注。网络评论一等奖《雷锋,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就是一篇与时俱进,旗帜鲜明的作品。网络访谈《温情温州·向善向上——温州红日亭现象:爱的印迹》全方位地展示了一群爱心人士,40多年来坚持夏天为公众提供免费伏茶,冬天向困难群体施粥的善举,充分挖掘了红日亭现象背后的道德力量,对于当前的社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大江网的网络访谈《对话南昌雷锋群体 章金媛爱心奉献团》将爱心奉献团的那些平时默默奉献的爱心者的照片放在网页上,让他们占据了整个网页几乎一半的位置。他们的照片在网页闪动着,让人尤觉真实可爱。媒体要把更多空间让给普通人,这应该是一次最直观的体现。

    网络评论《“道德银行”存入的是诚信,取出的是贷款》不仅让人感到了道德建设之重要,更让人看到道德产生的力量和获得的正面回报,有利于鼓舞人们积极向善。

    网络作品发挥科技力量,体现跨越时空的优势

    尽量利用科技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网民“足不出户”充分享受网上生活的需求,是网络参评作品努力呈现的一个特点。网页设计一等奖作品——中国网络电视台在十八大前夕推出的《“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网上展馆》——实现了网上网下同步展出的效果,把更多的受众带到了“北京展览馆”。该网页充分利用音视频、三维虚拟漫游、数字高清相册、留言互动等多种表现手段,以20段视频,2300余张图片,再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在科学发展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据统计,有4.17亿人次访问网页,有32万人参与留言,其中海外网友留言占3.6%。最后一点尤其彰显网络的优势——跨越时空。

    网络新闻作品存在的不足

    网络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特征?作为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作者深切感受到有必要对此做出界定。否则,就容易出现简单地将传统媒体新闻作品移植到网络上即称之为网络新闻作品的现象。网络新闻作品至少应包括两层意义。第一,作品应展示网络载体的优势;第二,作品应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遗憾的是,在历届获奖作品中,多数作品可以概括为“在网上发表的新闻作品”。

    持续近两年的新闻工作者“走转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较好地重塑了新闻工作者形象。“走转改”的根本要求就是新闻工作者要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改文风。对于网络新闻的创作者,“走转改”“接地气”就意味着网络作品要多一些“网味”。

    本文认为, “网味”就是网络新闻作品要彰显网络特征,源于网络,发表于网络,回应网民的关切,解答网民的疑问,形成网络传播的力量。本届网络获奖作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网味”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化不足

    表3中与高频词对应的网络获奖作品有11篇,跨越所有奖项,说明网络作品与传统媒体有较高的重合度。从把握舆论导向角度看,相关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基本一致;从媒体特征来看,网络新闻作品在选材上没有更多地凸显自身的优势,没有形成差异化。

    传统的新闻作品尽管也存在着选题的高度趋同性,但传播介质明显不同,表现手法不尽相同,差异化相对较强。比如报纸侧重文字,电视侧重图像,广播侧重声音。而网络媒体因为兼具传统媒体的所有特点,反而难以显出与众不同。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三种传统媒体的简单组合,仅仅显示了网络空间无限大这一个特点,却没有体现出新媒体的创新力和交互性。

    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同题化作品获奖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闻奖的题材广泛性。如果网络作品在处理同类题材时,寻找到不同的落脚点,挖掘出不同的立意,也会别有洞天。

    网络原创分量不足

    本届中国新闻奖网络参评作品中以原创性作为主要特点参加评比的几乎没有。人民网的十八大报道专题中提到“原创作品多”这一点,但并没有以原创作品作为参评的主要特征,而是将其包含在专题的众多特点中,显不出原创的分量。  

    现有作品中最具有原创意义的就是网页设计。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网上展馆》便是一例。那种来自于网络,生产、提炼于网络,发表于网络,最终形成网络影响力的原创新闻作品尚未显现。

    网络互动只是“配菜”

    网络作品的“网味”首要表现即体现网络特征,而网络最大特点在于互动性。互动应该在网络作品中“唱主角”,当“主菜”。本届网络参评作品中,互动更多的是一个“配角”,一道“配菜”,甚至根本与之无关,自然也就显得“网味”不足。

    双重身份削弱了“网味”

    双重身份包括两种人,即网站新闻报道者和网站的主管主办者各具有双重身份。

    就网络新闻的报道而言,大多主力记者是双重身份(既是网络记者,又是传统媒体记者),同时服务于两个媒体,甚至还以传统媒体为主。这就决定了其新闻判断必然保留了传统媒体特征。

    就新闻网站的主管主办单位而言,他们往往同时主管主办一家传统传媒和一家新闻网站,相对于新闻网站的管理,他们主管主办传统新闻媒体更加娴熟,对于新闻奖的评选亦然。他们往往更关注传统媒体能否获奖,也更懂得何种传统作品有望获奖。本届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参评单位相对集中的现象,说明更多的主办单位仍然把注意力集中在传统媒体作品参评上,而将网络类作品奖项视作传统媒体奖项的一种网络延伸和补充。

    对网络新闻评奖的几点思考

    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于网络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对于网络新闻奖项的评选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中国新闻奖在今后的评选中如何应对挑战,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现实,吸引更多的网络作品参与评比、鼓励更多网络作品不断创新、打通并同时引导“两个舆论场”的发展,对参评的网络作品的形态、评选方式与过程等应该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

    开放“组织”,打通“两个舆论场”

    中国新闻奖设立“网络作品类”是打通两个舆论场的一种努力,但目前这种努力远远不够。因为,以现有规定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其引导作用仅限于传统媒体及其所主办的新闻网站。而这两个舆论场本来就是相通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两个舆论场”,目前更重要的是要打通传统媒体与有影响力的商业媒体、自媒体、移动媒体等网络媒体之间的场。要大有作为,首先就要打破中国新闻奖现有的“组织”界限,开放评选对象,向更广的网络空间延伸,向一切依法成立的网站拓展。

    目前,阻碍中国新闻奖向有影响力的社会化媒体开放主要担心在于门户网站或商业网站不可控,自媒体更不可控。一个更具体的理由就是他们目前还没有获许进行新闻采访,即没有记者证。此类以“可控”为标准的思维模式无助于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的深入发展。事实上,众多有影响力的商业门户网站已经频繁参与了诸如党的十八大、全国两会等重要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活动,并且发挥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继续争论其是否具有新闻采访权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呢?

    单项突破,鼓励个人参与

    作者注意到,原则上个人可以申报参评中国新闻奖。但主办方最终还要征求所在单位的意见。如果所在单位不同意其申报,则参评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因为评选是有数量指标的,超过指标的作品自然不能参评。而鼓励个人参评有利于增加参评作品的竞争力和多样性。主办方可以考虑拿出一定的指标来鼓励个人申报。特别是对于网络作品,没有个人申报就很难评选出真正具有“网味”的作品。

    考虑到整体调整难度较大,可以在单项上有所突破。以目前的条件,至少网络新闻评论和手机报就可以作为改革的两个突破口。

    以新闻评论为例,自媒体中很多博主的评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且立意新颖,视角独特,积极向上,完全具备参评的水平。以此为突破口,可以避开最为敏感的新闻采访权问题,对于引导社会舆论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同样,移动互联网如手机媒体已经非常普及,成为许多人每天早上起床后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将其纳入评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细化指标,凸显互联网特征

    可量化是网络类作品明显区别于传统作品的一个评价特征。网络作品的评奖应该更好地利用该优势,进一步细化评选指标,使之可衡量、可比较。特别是,如果以组织为单位参评向个人参评转变后,指标的可比较性就特别重要,它将是评选公平性的一种体现。

    本届新闻奖网络参评作品中,有一部分作品在其介绍中提及一些数据,比如点击率、留言数等,这都是可贵的。中国新闻奖的主办者可以鼓励更多的网络作品提交真实的数据,并制定出合理的数据指标,作为未来评价的依据。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是否来自网络、是否发表于网络、是否形成互动、网民的关注程度、满意程度等多方面。

    调整设奖类别,增强可评性

    本届中国新闻奖网络类作品奖项设置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模式,分为专题、访谈、评论、网页(类似于报纸的版面)、专栏等五个方面,不尽合理。面对以“全面”著称,大而难评的网络专题,应该考虑调整评奖类别,重新界定奖项。众所周知,“奥运报道”远不是一个专题所能概括,而是一个庞大的项目,申报单位其实可以就其中某一个专题如“跳水报道专题”拿出来参评,而不宜简单地称为“奥运专题”。

    此处应该注意一个误区,即认为网络专题作品庞大方显网络空间的优势。其实,网络同样鼓励短小精悍,如微博就限制字数不超过140字。设立一个微博新闻奖或评论奖又何尝不可呢?此奖或许将有助于转变文风。

    中国新闻奖蓬勃发展的23年,是一个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完善的改革过程。作者相信,秉承23年来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中国新闻奖的主办方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定能寻找到改革网络媒体评奖办法的路径和突破口,以博大的胸襟,不断吸纳商业网站、自媒体、个人作者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成为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排头兵,鼓励生产更多的网络原创作品,引导中国网络舆论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直面群众关注的问题
创优·问题·反思
网络新闻奖能否多一些“网味”?
突破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定式”
理论传播方式的成功探索
中国新闻奖也须“走转改”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