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我再次应邀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此次我仍然在电视新闻一组,负责消息、评论和专题的初评工作,当然也参加所有新闻的定评工作。与上次相比,尽管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基本框架变化不大,但无论是作品情况,还是评选工作都有不少改变,也有不少值得分析和讨论的地方。在此谈点个人感受供新闻界参考。
哪些作品脱颖而出?
关于消息。这是电视新闻常态播出的作品,不少地方台其实做得并不比中央电视台差。如内蒙古电视台的《神舟九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四子王旗草原 三名航天员平安归来》,可谓精心策划、报道到位,全面生动地反映了神九飞天这一历史壮举和我们的航天英雄。多年前,一位学者曾指出,我们的媒体出现了“主流新闻边缘化”的危机,而这个“主流新闻”主要指的就是时政新闻。然而,今年的获奖作品似乎在努力扭转这一危机。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的《记者目击:兰州桃树坪隧道五名被困工人获救瞬间》的现场采访最为出色,它给观众呈现了两个现场,一个是获救之后的现场,一个是通过记者采访再现的获救前的现场。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是,此类采访要体现人文关怀,须在获救者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才可进行,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当今电视新闻已经不能只依赖于专业记者的摄像素材,还要充分调动手机摄像、监控录像等视频资料,才能更好地呈现新闻现场。贵阳广播电视台的《危急时刻踢倒歹徒 张槐乾好样的》中,监控录像里歹徒挥舞着刀向保安叫嚣的画面和路人手机拍摄下的大学生张槐乾的凌空飞腿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作品还有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老人跌倒众人多围观 小伙救助手机证清白》,记者在来电系统中发现了市民提供的线索,表示拍摄到一个小伙子对晕倒在地的老人施救的全过程。如果仅限于此,那么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新闻。但记者在了解全部事件后发现,小伙子在施救的同时,要求旁观者拍下视频以证其清白,这一细节决定了这条消息可以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思考。
关于评论。上次参加评选时,不少评论更像是专题,但今年的电视新闻评论有所进步。如苏州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评论《“寒山闻钟”新“官”念 自揽监督网民意》,就获得一致好评。因为沧浪医院非法购置带有射线的伽玛刀,引发了周边居民集体上街抗议,此事引起了苏州第一个由政府主办、纪委跟踪督办的网络论坛“寒山闻钟”的关注和热议。早在论坛内部出现诸如沧浪“伽玛刀”、官员问责等舆论焦点时,记者就及时介入,对相关事件的起因、处理以及后续发展进行了全面采访。在积累了足够的素材后最终成形,记者以回顾伽玛刀事件为开篇,强调网络论坛释放出来的更多正能量:对党员干部工作和作风进行监督、惩处,甚至可以直接推动地方性政策法规的出台。而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一整套专门解决网友诉求,并且能够高效运转的机制做保障。
电视新闻专题。电视新闻专题在评选中历来是竞争最激烈的,不少作品都做得很好,因此就要拼社会影响和题材独特了。中央电视台《胶囊里的秘密》毫无疑问是去年最为轰动的报道,记者通过长达8个月的暗访调查,行程数万里,完整记录了从工业明胶到胶囊半成品再到药用胶囊的产业链条,整个调查采访扎实、事实准确,从不易被人察觉的小小胶囊中揭开了惊人黑幕。而广东电视台的《老兵,回家》则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爱国情和民族魂。目前,新闻专题有两种做法,一是调查性报道,二是纪录片风格,两者皆可,但需要注意的是专题必须要有新闻由头和背景,不能做成纯纪录片。
电视系列(连续、组合)、访谈、直播和编排。由于不在这组工作,很难作客观评价,只能谈点感想。新闻现场直播,在我国过去多是仪式性新闻直播,可喜的是今年事件性新闻直播明显增加了。单纯从节目来看,中央电视台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和北京电视台的《雨中进行时——7·21北京特大暴雨》都做得很好。但在去年北京暴雨这个时间节点上,哪些新闻是公众最为关心的呢?答案很明确。由此可见,一个新闻作品是否优秀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看。
广电专栏中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眼》脱颖而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再次落选。客观来看,去年《新闻联播》也有不少创新,但也受到不少质疑。可以说进两步退一步或者进一步退两步,离国人的要求还有距离。这或许是一件好事,会成为它前进的动力。私下交流中,深感他们戴着镣铐起舞的无奈,同时也为他们专业主义的坚守和追求而感动。
每次评奖都是一次检阅
每次评奖都是对各地新闻创优的一次检阅,也反映出新闻观念、新闻业务等方面的差距。既考验新闻采编人员的功力,也检阅省市各级评委的水平,包括他们的新闻理念和创新意识。
纵观本届电视新闻作品评选,有值得肯定的进步:
时政新闻民生化,经济报道可视化。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和经济报道如何做好是一个课题。此次获奖作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如河南电视台的《中原实验:“三化”一盘棋解河南之“难”》 通过三个人物故事,分别讲述了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进而展示了通过农民自发自愿地进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撬动了土地这个存量资源,也为工农业的发展找到了出路。作品点面结合,化繁为简,把这一个宏观抽象的经济报道做得有声有色,可谓举重若轻且接地气。
新媒体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在《危急时刻踢倒歹徒 张槐乾好样的》中,现场手机视频捕捉了勇斗歹徒的精彩镜头;对于《老人跌倒众人多围观 小伙救助手机证清白》中,如果没有公民记者的现场手机视频,根本无法记录并作为报道。这些作品都是借助和整合了公民记者、手机视频的现场报道素材,这也显示出了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创新发展的一个趋势。
精心策划制作,努力提升报道质量。有些新闻价值不一定很大,但通过记者的努力却可以实现报道价值的最大化。如《神舟九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四子王旗草原 三名航天员平安归来》和《记者目击:兰州桃树坪隧道五名被困工人获救瞬间》这两件作品,无论是神舟成功返回还是救援被困矿工都不是第一次报道了,但通过记者更加深入细致的采访,仍然能让观众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
然而,此次电视新闻在生产和送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质量意识。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最权威、级别最高的新闻评奖,要求获奖作品不能有硬伤,一等奖不能有瑕疵。可惜的是有多部作品因错别字等问题与一等奖失之交臂。如湖北广播电视台的《喜迎十八大·小故事 大跨越——农民王爱国:“期货”交易所里卖鸡蛋》本是一件不错的作品,因把字幕“跌到”打成“跌倒”而掉到三等奖,十分可惜。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希望传统主流媒体狠抓质量关,这可是媒体的立足之本。
优势有待加强。“新闻立台”要靠“评论强台”,现场直播更是电视新闻的竞争优势之一,然而此次评奖中评论、访谈和直播等仍有待加强。电视评论方面,其实新闻述评和新闻访谈都有评论的内容,但前者中有一些更像新闻专题,后者则缺少有观点碰撞的谈话节目。此外,评论力量还要加强,评论嘉宾还须给力。
现场直播虽然有进步,但突发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仍然偏少。当然,直播有风险,然而不可预知性正是新闻直播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怕担责而放弃,那么微博直播就会取而代之。期待新闻现场直播能够常态化,为观众提供更多的突发事件现场直播。
官本位。不是有了大领导就是好新闻,中国新闻奖对总书记、总理相关新闻的作品获奖数目是有限制的。因为习总书记与“鼓岭”的关系,福建此类新闻报送了好几件,结果全军覆没。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的新闻,也必须真正有新闻价值且做得好才能获奖。这也反映不少媒体官气十足,唯上不唯下,违背新闻传播规律。
观念滞后。观念,一是指思想观念,二是指新闻观念。如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的《强扭的“枣”能甜吗?》反映政府教农民种地得不偿失,这在发达地区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几十年,这样的题材已经很陈旧,很难做出好作品。还有不少选题历届都有送评作品,如果理念角度没有创新,也很难获奖。
认知错误。沈阳广播电视台的报送作品《谁动了你的养老金?》,我们认为更像调研报告,可作内参而不宜大众传播,况且地方台对全国性问题往往拿捏不准,难以驾驭。《东方卫视记者在黄岩岛主礁重新插上五星红旗》则有制造新闻之嫌,也不宜提倡。
手法陈旧。北京电视台的报送作品《北京科学家首解乙肝之谜》本是一个重大新闻,可惜没做好。中国科学家攻克了国外60年没有解决的科学难题,可谓举世瞩目,但报道缺少客观权威的专业解读,这也说明我们的科技新闻报道水平亟待提高。
以上问题虽然存在于新闻报道和作品中,但也反映出这些参评单位新闻记者功底欠缺和宣传管理的观念滞后。让我存疑的是,送评的作品是否能够真正代表本省本台的最高水平?如果是,那么这个省的新闻报道水平亟待提高;如果不是,那么某些评委恐怕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成为新闻改革和节目创优的绊脚石。当然,可能还有一个问题令人疑惑,就是评选规则设计是否完善?各级评奖能否真正做到公正和公平?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两度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国新闻奖是一项严肃的、权威的国家级评选活动。中国记协制订了一套严格的评选规则,参评作品事前在网上公示,评委们认真工作,本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力求评选出该年度的优秀新闻作品。当然,新闻作品评奖也是一项见仁见智、主观性较强的工作,绝对公平和准确是无法完全做到的。说起中国新闻奖,人们往往有意无意跟普利策新闻奖进行比较。当然,国情不同不一定有可比性。但如何让中国新闻奖成为行业的标杆,如何让一等奖作品成为新闻的范本,这是每次评选之后评委会都要讨论的问题,此次也不例外。
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更好地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尽管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增加评委人数虽然降低了人情干扰的概率,但难以保证评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一方面是作品太多评委时间有限,另一方面是行业不同专业有别,致使最认真的评选只能在小组中完成。
评奖如何分类,如何让新闻文体和节目形态与时俱进,跟上新闻发展的步伐?比如短消息、短评在电视新闻评选中因体例小而吃亏,能否通过修改评选办法鼓励和推动短新闻创优与发展?比如说增设短新闻类别,或在评奖中规定一定的比例。
新媒体发展已势不可挡,能否列入新闻评奖?如微博新闻,评委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要不要评?如何评?中国记协已开始重视和积极考虑,我也希望学界介入这一新课题研究。
此外,我感觉中国新闻奖的影响力和存在感还不强,宣传力度还不够。据我了解,不少一线的记者编辑还不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中国新闻奖的优秀作品。不能说中国新闻奖每一件获奖作品都是范本,但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可以说是记者编辑不断充电、不断进步的一个学习课堂。诚然,中国记协网站还要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新闻工作者服务。同时,我也希望中国新闻奖扩大在新闻院校的影响,为培养新闻事业的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我的研究生参加香港浸会大学的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在与普利策获奖者零距离接触之后,她重拾新闻理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为什么不组织类似的推广和交流活动呢?这对业界和学界都不无裨益。
集思广益,不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下一次中国新闻奖评选继续提升水平,扩大影响,能做到更好。在新媒体时代,更希望我们的新闻人与时代同步,我们的新闻作品与创新同行。
(作者谭天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杨伟龙系该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