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 创新求变
传统纸媒影响力下降,总体营收下滑,在持续的“寒冬”、“拐点”、“困境”面前,转型,是近几年来传统媒体思考最多、探索实践最多的方面。眼见各种手持终端、移动终端占据受众阅读空间,想想连自己及周边做媒体甚至媒体研究的同行都很少拿起报纸看的现状,长期主要依托于传统纸媒生存的新闻专业期刊也难免焦虑、惶恐。
眼见下工夫策划组织的内容,那些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观点裹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纵然自信我们的受众是最爱学习、最求职业进取的一族,也难免有被浪费与可惜的担忧与遗憾。转型,与所有纸媒同步。所做努力是有成效的。但面对人员少、架构小、重视程度不到位、技术设备落后的客观现状,大多数新闻专业期刊仍处于摸索探路、艰难生存阶段。
何时上网,上多少,“残、缺、迟、滞”怎样把握?
怎样才能分成无偿转载新闻期刊成果的网站应得的那部分利润,有人帮助吆喝吗?做得到吗?
论文付费模式如何设计?与电子数据库合作的微利怎样提高?
怎样建立科学、符合理论和实践要求并得到普遍认可的新闻专业期刊评价体系?也一直是见仁见智。但我认为,随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今天的新闻专业期刊要充分吸纳、展示学院派专家学者的优质研究成果,另外还应更多借鉴他们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法、表现形式,使我们的刊物更规范、更严谨,学术水准得到更多提升。
努力转型 探索实践
适应新的传播格局和竞争形势,《中国记者》所做的转型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包装到内容,杂志整体讲求“悦读”、吸引眼球。再有深度的论文,再有思想的成果,也要讲求吸引力、感染力。标题、配图、细节设计,点滴体现用心。一直坚持时尚、大气,并清新雅致的风格追求。
不落伍的杂志新媒体业态:1.官方微博。2.网站。3.新华网展示。4.在此基础上的刊网互动:内容推介、回复疑点、业务讨论交流、编读往来、订阅,等等。
新辟《月度聚焦》栏目中有当月业界热点,传媒人《微天下》,还有本刊微博中与读者编读往来的内容。
内容上的求新求变——紧跟热点。发现、体察新形势新环境下,特别是年轻新闻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困所忧的问题。以此为标准设置议题开展讨论,有的放矢;追求选题的新颖、独特,契合实际;避免老生常谈。
近期《焦点》、《案例》与《方法》等新锐栏目集中关注过:传统媒体人才流失,新闻专业就业的双向选择难及毕业生为何不再首选传统新闻岗位;调查记者采访难;英年早逝的新闻工作者、学者;传媒新行当(今天的新360行:微博运营师、大数据分析师、3D打印工程师、APP产品研发师……他们的职业特点是什么?)将有哪些传统媒体行当发生了变化甚至将会消亡;渠道同样为王的时代,传统媒体人需要学点技术、具备技术思维,先从哪里入门?全媒体竞争中还要不要做专家型记者,怎样坚守一个方向、守出成果;“刷屏”热中的深度阅读问题,等等,受到广泛好评。
对新闻职业和新闻工作者生态环境,以及今天形势下活跃异常的传媒人心理及所遇困惑的敏锐体察,长期坚持对新问题新情况新形势的剖析,是形成《中国记者》好看、实用、清新大刊风格的重要因素。
权威作者的最新实践与思考,仍是《中国记者》孜孜以求的最爱。先行者,最优秀的探路者、思想者,永远是最有魅力的一族,新闻界又是才华出众者的集中地,《中国记者》当然对这样的作者紧追不放。关注传媒界、传媒学界的领军人、知名人等等,吸引真知灼见,探讨争鸣,活跃学术气氛。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追逐的作者行列中加入了“大微”、意见领袖等网络活跃传媒人、传媒理论人、传媒研究者。
坚持“走转改”,与各地方媒体保持最紧密的联系。经常走访、采访、交流、调研,回答关注,展示最新探索实践,这是杂志保持生机活力不可或缺的方法和渠道。
与时俱进 同步同行
我认为,新闻专业期刊是依附在新闻实践和新闻学母体上的,并非完全依赖于传统纸媒,虽然我们的订户多为纸质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只要新闻实践、新闻学、新闻研究在发展,只要新闻人的思考和对职业理想的追求与探索不停步,新闻专业期刊就有生存的土壤和强烈的市场需求,无关乎新闻的呈现形态怎样。但这决不代表新闻期刊可以高枕无忧、不思进取。相反,唯有与时俱进,“与传媒同步,与记者同行”,敏锐感知最具创新力的传媒生态和传媒人的变化,甚至达到一定的预见性、超前性要求,才能保持理论有效指导实践的生命的绿色,否则只有被快速发展变化的新闻实践淘汰而枯萎。
今天的新闻传播学界、业界整体上对新闻研究的重视程度,比之上世纪80年代最早几批新闻专业研究生入学时还集体纠结于新闻有学抑或无学的时期已是天壤之别。在业界除了职称评定对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变化更大的是自发的对新闻研究的热情和在积极实践的同时对理论思维、研究水准、思想深度的看中与追求;新闻学界的视野、研究水准也大大提升;采编人员、领军人都有了很高的学历和学术研究能力。这些都是新形势下新闻专业期刊兴盛的基础,也是能办得更好的充分必要条件。我们唯有认清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研究的新特点和规律,随时求新求变,才能契合实践的发展,无愧于媒体同行、专家和学子们的高标准与殷切期待。
(作者系新华社《中国记者》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