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架起沟通实践与理论的桥梁

——《新闻记者》的实践与思考

● 刘 鹏 《 新闻战线 》(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论文生产第一大国,但同时也是生产“泡沫学术”、“垃圾论文”的第一大国。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这一尖刻但也大致客观的判断,同样适用。今年是《新闻记者》杂志创刊30周年,笔者在编选《新闻记者》三十年文选过程中,通读了创刊以来全部杂志。总体感觉是,30年来,新闻传播研究在理论性、规范性上确有提高,但是在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透辟剖析上,并没有同等进步。

    理论登场,思想淡出?

    在这里,首先对造成这一现象的背景、原因,略作分析。

    新闻研究与实践严重脱离。

    2012年12月4日,中国青年报《校园来信》栏目发表某高校新闻系学生陈文希的文章《新闻学教育,能不能更实用》,批评新闻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一方面,新闻学本身未能给新闻系学生以足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另一方面,新闻实务课程教育模式未能教给新闻系学生必需的职业技能,也无法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新闻媒体甚至渐渐向新闻系学生关上了机会之门,他们似乎更欢迎那些具有经济学、法学、中文专业背景的学生。哲学专业出身的名记者闾丘露薇甚至在高校开讲座时就直接说,新闻系没有太大存在的必要。

    其实,中青报文章批评的问题近年来屡被提起。新闻传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研究者、教育者,不了解、不参与,甚至不关心新闻传播实践。上世纪80年代许多新闻专业教师,不但要带学生去媒体单位实习,很多人还主动到新闻采编部门轮岗挂职,掌握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从中找到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是现在多数新闻专业教师则埋首于书本,驰骋于文本,对于新闻传播业界的情况、人物、变化则很隔膜,所做的研究、写的论文,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摸不准实际问题,当然也做不出透辟的分析。

    学科理论仍较薄弱,学术自信尚未建立。

    “新闻无学”的说法近年来不大有人讲了,但是对新闻传播研究学术价值的质疑,其实一直没有停息。由于学科历史比较短,理论积淀也不够,与文史哲、政经社等传统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科地位还比较低,甚至很难站在一个平等的学术平台上参与对话。这种境况,让很多研究者产生深深的“理论焦虑”,急于找寻西方各种理论资源嫁接在新闻传播研究上。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很多西方理论有自己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简单地挪用,甚至生搬硬套,很可能脱离文本与现实,枘圆凿方,甚至是毫无价值的理论堆砌。

    前不久,安徽大学芮必峰教授在自己的微博上摘录了一段博士论文:

    “……而中国政府目前实行排斥性体制,执行刚性稳定的正常,强硬地处理公众的利益诉求,造就了具有共同利益和情感的人群,他们或基于共同地域或共同身份,形成了人群共同体,成为是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形成的基础,为集体认同感的形成和既有动员网络的激活创造了条件。”

    芮必峰教授批评说:这样的文章,是博士论文还是“天书”?这其实是当前新闻传播研究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把充满抽象概念和术语,表述上佶屈聱牙,当做有理论、有深度的标志。“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这样的文字,说明作者对理论本身并没有很好地把握,更谈不上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分析、解决中国问题了。进一步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博士生论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源自学术环境、科研机制的引导,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缺乏学术自信的状态。

    传媒业界轻视理论研究,以经验总结代替理论研究。

    一方面是当前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由于行业的浮躁,传媒业界普遍轻视理论研究,甚至排斥理论研究,从来不买、不读专业期刊、理论书籍的记者编辑大有人在。但是与此同时,因为评职称等有所要求,传媒业界也成为撰写论文的主力军。

    传媒业界的作者因为缺乏专业的学术训练,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即便观察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也往往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分析几点原因、设计几条对策,大多也是泛泛而谈的套话,或者感想式的、牢骚式的批评,较少生产出严肃认真、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更有很多作者,把工作总结、经验体会,甚至领导讲话当成理论研究。

    坚持问题意识,拒绝学术泡沫

    继续深究造成上述各方面问题的原因,牵涉到学科建设、教育体制、考评机制等复杂的方面,作为一本新闻传播专业期刊,当然不可能解决。但是,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倡导、引导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在这里,结合《新闻记者》的办刊实践,略作阐释。

    坚持问题意识,寻求理论阐释。

    很多人愿意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篇名言,以形容当前中国新闻传播业所处的境况——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变革的时代,传媒实践不断提出各种有待研究和思考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观念,也不乏一些有勇气、有见地的观察家和思想者,愿意直面传媒实践,积极探讨、回应这些问题。为此,《新闻记者》在办刊中,坚持以问题意识为主导,约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从理论层面给出专业的、深入的思考与回答。

    比如,去年底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突然宣布《The Daily》停刊。《The Daily》是全球首份专门为iPad开发的电子报纸,曾被认为是拯救传统媒体的希望所在。但是,还没有度过新产品开发的三年成长期,就黯然谢幕,着实让人费解。特别是,全球传媒大亨、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一向给人老谋深算、财大气粗的感觉,《The Daily》这么快就宣告失败,是否意味着连默多克也打破不了“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魔咒?为此,我们马上联系了彭兰、胡泳、陆小华等学者,请他们撰写文章,不仅仅是分析《The Daily》的成败得失,更重要的是以此案例,探讨传统媒体开发新媒体产品中的观念误区、新媒体产品运行的逻辑规则等等。

    文章刊出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徐炯向全集团中层干部推荐阅读这组文章,他还特地写了一段“推荐的话”:“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是集团面对的急迫任务。这条路不能不走,但显然难走。许多同仁不免焦虑、悲观。不过,正如同乐观需要理由,悲观一样需要理由。对这条路上的艰难险阻,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在知之甚少之时,只能是越空谈越焦虑,或者反过来,无知者无畏。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学习,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路况’。在这组文章中,有对于失利案例的分析。我想,当我们从中了解到导致失利的一些缘由,或许能够减轻一些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源自不确定性。同时,对勇于尝试而提供了经验(尽管是反面的)的先行者(尽管失利了),我们理当给予尊敬和感谢……”

    就像医生得先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才谈得上开处方、动手术一样,坚持问题意识,是理论研究的前提。作为专业期刊,以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和理论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学界与业界的思考和智慧,既体现了理论启迪实践、引领实践的价值,也有助于学界与业界双方互相理解、尊重,以及达成共识。

    提倡创新意识,拒绝学术泡沫。

    理论研究不被重视,并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恰恰相反,真的理论、真的思想,具有能够照亮现实的迷雾,启迪人的思考,促进人的行动的力量,也就是通常说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引领性。因此,我们在选择稿件中,坚持严格质量把关,要求文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至少在新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

    坚持学术创新原则,也是在新媒体的众声喧哗环境下,保持专业地位、体现专业价值的方式。就像前面说过的,大变革的传播环境提出了很多新问题,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每一个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有了发言的渠道,于是,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媒介批评家,普通读者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评点传媒操作;人人都是总编辑,普通记者也无妨激情四溢指点传媒业发展。网络意见敏感尖锐,反应快速,蕴涵着宝贵的源于实践的灵感,但大多仍停留在情绪、感想层面。作为专业期刊,要体现专业价值,必须通过富有新意的理论阐述,体现理论对现实深邃的解释力和穿透力,让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另外,从总体来看,新闻传播研究还处在比较初级幼稚的水平,有许多基础性的要求、规范还有待普及。为此,我们在文章形式上要求严谨的学术引用,提倡必要的理论检索。在语言上,我们反对故作艰深实际空洞无物的文风,提倡清晰、严谨、畅达的学术表达。之所以提倡使用学术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文件语言,不但是为了表述更严谨、思考更理性,也希望借此对普通读者产生一点陌生化的效果,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思维的张力。在篇章结构上,我们提倡开门见山、直指人心式的行文。优秀的学术论文就像好的侦探小说,应该迅速把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告诉读者,吸引住读者,然后带领读者一步步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分析研究。

    总之,我们希望严肃、真诚、理性、深入的研究成果,它可能需要读者预先储备一点必要的理论基础,付出一点阅读耐心,但只要认真读完,应该有所收获。

    强调传播意识,提高学术能见度。

    在目前这样一个信息冗余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而作为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更应当身体力行,强调学术传播意识,提高理论作品的能见度,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鉴于业界对学术论文有轻视、排斥的想法,学界很多人的学术视野也不够广阔,很多研究者、论文作者采取“检索式阅读”方式,自己准备做某方面的研究时,才去数据库里检索相关论文,平时很少订阅、追踪阅读某种专业期刊。为此,我们从多年前就设立了《新闻记者》电子版,每期出刊后即把全部文章上传。近几年,电子版升级为小型专业网站,每期杂志付印后就把目录发布上去,然后再将文章陆续上传,几乎每天都有文章更新。不少研究者,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网站的忠实读者。

    专业期刊网站的影响力毕竟还不大,随着“微博热”的兴起,我们又开通了《新闻记者》官方微博。微博是碎片化传播,不是阐发理论、探讨学术的合适载体。但有很多论文,因为形式的拘束,许多精彩的段落、评述,被淹没在长篇大论的学术综述、概念解析上,把其中精彩的几句话提取出来,放在微博上,同时配上全文链接,更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根据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编译的《“坚持到底”将无路可走,而转型没有不痛苦的——新媒体生态下传媒业的转型与作为》,在新浪微博上经过几个“大V”的推荐,转发近2500次,比很多社会热点的转发量还大。另外,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转发、评论我们的微博,这对我们评价选题的针对性和理论的贴近性,校正今后的办刊思路,很有启发意义。

    前不久,浙江大学吴飞教授在微博上称赞:“《新闻记者》近几年越办越好,既有理论深度,又接地气。”这个评价当然带有鼓励的意味,我们清楚还存在不小差距。但这确实道出了《新闻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作者系《新闻记者》主编、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武艳珍

架起沟通实践与理论的桥梁
纸媒急迫转型中的新闻专业期刊
服务广电行业 实现“两个效益”
在指导新闻工作中体现学术价值
《新闻实践》:服务新闻实践
怎样才算得上“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
推进期刊创新 达成“武汉共识”
《武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