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重建“去纸化”趋势下的纸媒自信

邵生余 《 新闻战线 》(

    尽管可以对“本世纪40年代报纸将消失”这样的预言不以为然,但当新媒体狂飙突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盯住手机、平板电脑消费新闻时,“去纸化”趋势下传统纸媒的命运值得关注。

    在报业最发达的美国,2010年发行前五强除了华尔街日报同比微增0.5%,其余几家多则锐减14.7%,少则缩水8.5%。中国报业同样深受发行量下滑、广告收入不佳、受众流失等困扰。2011年,我国报纸广告经营增速只有网络媒体的1/5,2012年第一广告载体宝座也许将让位给互联网。

    回归真实本源,刮骨疗毒重塑公信力

    新传播时代,受众最缺乏什么?显然不是信息量、也不是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而是信息的质量,尤其是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的立身之本。诚如李大钊所言,“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正是在真实性这面“镜子”前,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照出了不同的公众形象。

    微博“自媒体”横空出世后,“人人都有话筒,个个都是记者”,随时随地可以发消息、晒图片、谈观点,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各种信息,于是这些信息的真伪辨别成了受众的必修课。传统纸媒经过岁月洗礼,树立起了可信赖的形象。正是在这种信任与质疑对比中,纸媒显示了特有优势和竞争力。

    然而,在一次次上演的纸媒人自毁形象、践踏新闻真实性的案例中,这种优势正在弱化。仅2011年,就有“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央行发行500元面值人民币”、“西安成为第五个直辖市”、“金庸去世”等虚假新闻见诸报端。2012年6月,有关“铁道部筹建三大集团”的虚假报道再度敲响警钟。一篇未经采访、未经核实,仅靠搜集专家言论和网络论坛信息整合而来的假新闻,在报纸头版醒目刊登,不仅相关责任人承担了应有责任,报纸公信力也严重受损。

    真实的另一层含义,是信息的完整性。媒体从事的是搜集、筛选、鉴别和提供公共信息的专业服务,报道“失真”,很多时候源于从业人员这种专业服务能力的不足和缺失。同一新闻源发散到不同媒介上,常常因选择角度和取舍重点不同,传播效果大相径庭。去年7月1日,南京市《关于进一步严格加强渣土车运输管理工作的意见》实施,因为渣土车频频闯祸且屡治屡犯,公众对这个号称南京市“史上最严”渣土车管理新政的实施格外关注。第二天,报纸出现两个舆论场,一是零点后渣土车有引导车带路,不再“疯狂”了;一是零点后渣土车超速、无引导车、单车上路等现象随处可见。报道走样,显然是在报道时间、地点以及人物选择上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结果。

    在“仰望星空的人越来越少”的浮躁时代,纸媒要苦练“真”经,崇尚原生态新闻传播,确实不易,但这是媒体的使命,是记者必须坚持的职业操守。纸媒要刮骨疗毒打假治假,记者就必须养成“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品格,努力做到“三劳”:

    “劳力”。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将每一篇新闻都写在第一现场,确保报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遗憾的是,记者队伍不乏自作聪明、投机取巧者,有的守着网络“扒”新闻,有的道听途说、主观臆断“想”新闻,有的将兄弟媒体以及自己发表的新闻改头换面“包装”出新闻,等等。这种与“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背道而驰的职业作风,自然写不出受众期待的好新闻。

    “劳心”。资讯繁复、传播快捷、消费需求多元,这样的社会环境客观上增强了媒体间的竞争,也加大了新闻采编人员的压力。特别是面对身边快速成名的骚动和一夜暴富的诱惑,面对纸媒社会影响力的衰减、采访难度的加大,记者要用平常心观察世界、记录生活,必须有相当坚定的意志力,有刨根寻底、追求真新闻的执著。否则,失衡的心理只能导致采访写作时偷工减料,或追名逐利在新闻中掺杂个人利益,或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移花接木、指鹿为马。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劳智”。提高采编人员正确认知和评判客观事物的水平,提高对复杂新闻事件的驾驭能力。一个新闻事实出现多个报道角度,本无可厚非,毕竟采访很难覆盖新闻事件所有相关领域,一篇报道也未必能将新闻事实特别是复杂的新闻悉数再现。再者,不同媒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记者也有不同视角。但这种判断和选择都要以尊重并准确报道事实为前提,记者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同一新闻不同报道,在于记者驾驭新闻能力、理清逻辑关系基本功的差别。

    有高度、有深度,“内容为王”增强竞争力

    信息铺天盖地,传播穿越时空,这是新阅读时代的重要特征。但必须承认的另一个事实是,新媒体传播的大多是“二手消息”、搬来的新闻。可以说,纸媒上每一条“有价值”的原创新闻都可能成为各家网站的“猎物”,结果是网络新闻的高度同质化。

    2012年7月16日,笔者在新华日报刊发《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跑赢全省》的消息,就是这样一条普通的经济新闻,当天百度搜索竟然出现462000个相关结果。不仅网络,即便广播、电视等传统非纸质媒体,也把报纸当做再度开掘的“新闻富矿”,读报类、报摘类栏目往往成为某个时段的当家节目。

    相比新媒体,纸媒在传播速度、信息容量、互动参与方面有很多局限。但依靠长期积累和发展,纸媒有专业的采编队伍和成熟的报道机制,有训练有素的采编队伍,还有建立在长期精耕细作基础上的良好社会信誉。报纸的稿件从选题到采编直至校对,环环相扣,道道把关,闪耀着纸媒人的思想光芒,报道更客观、观点更理性。

    特别是各级党报,绝大部分党政机关、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机构等,都会在采访配合、信息提供等方面网开一面,党报记者离官方权威新闻源更近,获得一手新闻、原创新闻的概率更大。因而,多做首发新闻、独家新闻,抢抓“第一落点”,是纸媒特别是党报的优势,也是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即便在国外,纸媒这种优势同样存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底公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重大新闻的最新信息或最早报道中,报纸及其网站的报道占61%,纯网络平台的报道只占4%。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2012年4月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在碎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完整的信息;在浅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深刻的思想——这是人民日报这些年来新闻探索的心得。”一个多元价值观的社会,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一定是多元的,传播有见解、有思想深度的新闻,让新闻丰富起来,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是纸媒的长项,也是纸媒的责任。一份《经济学人》杂志,办了164年,不仅没退出历史舞台,过去10年的发行量还以每年7%~9%的速度增长,成功奥秘在于其“周五观点报”的定位,所刊载文章全部以匿名方式发表,观点客观又有深度。

    打动读者、赢得读者,新闻就要有高度、有深度,有与众不同之处。立足全局,用宏观视野观察微观事件,用普遍联系的辩证法分析个性事件,进而提炼出共性规律,这是纸媒新闻的高度。每一个纸媒记者都应充当社会的“守望者”,时代的“观察哨”,报道新闻真相、传播权威声音。作为喉舌的党报,尤其要时刻履行传达党的政策方针、反映群众疾苦呼声的使命。新华日报以“高度”为核心理念之一,不只体现在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的报道上,体现在各种言论中,还贯穿在各版甚至《观点》、《讲坛》等专刊中。

    有人说,“记者这个行业,从来不缺能写稿子的人,而是缺思想者。”纸媒新闻的思想和深度,来自记者仔细观察基础上的深入思考,能透过现象分析揭示深层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等因素,发人之未发。人民日报通过任仲平文章、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何振华文章等出思想、出观念、出见解,既旗帜鲜明,又高屋建瓴,给人启迪。而“任理轩”文章、大型综述、政策评述、热点解读等,又让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深刻全面的认知。针对数字时代芜杂的传播生态,人民日报推出《求证》专栏,直面争议性新闻事件,以严谨翔实的记者调查,亮出鲜明观点,澄清不实传闻,用另种方式提高了新闻的分量和厚度。

    以高度见长,靠深度取胜,这是纸媒的看家本领。可惜的是,这个传统同样没有得到珍惜和重视。仅以标题为例,看似“时尚”实则平庸甚至无聊者屡见不鲜。去年11月,“给力”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上,各类纸媒标题很快刮起“给力”风。2012年5月,央视首播《舌尖上的中国》好评如潮,纸媒又掀“舌尖”热。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到7月,仅南京几家都市报以“舌尖上的……”为题刊出的新闻,就有29次。一家报纸两周内用了9次,内容涉及股市、欧洲杯、过年、母校食堂等。当此类标题充斥版面时,报纸的个性、报人的水平安在?

    敞开包容胸怀,相互融合提升传播力

    前不久,人民日报国际部一位编辑对一篇国际评论的网络反响做过跟踪调研,结果发现在环球网的全文转载下,77%的读者支持文章观点;而微博一个知名账户以140字将该文编辑转载,打乱了说理逻辑,结果55.4%的网友持否定态度,一半跟帖是发泄不满,甚至有很多不理性的言论。这说明,纸媒如果不能很好利用微博这样的新兴媒体平台,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新媒体虽和传统报纸形态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媒体,完全可以取长补短、融合发展。近年来,此类大戏频频上演。国外有新闻集团5.8亿美元收购Myspace,国内有人民日报加快数字化转型、人民搜索上线运行、人民网A股成功上市等等。很多报纸都推出电子版、开设报纸网站,电子报读者和网站访问量日渐增多;有的尝试打造全媒体记者队伍,一条新闻进行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角度采访,通过微博、手机报、纸媒等逐级发布;有的纸媒鼓励记者开设个人微博,滚动发布采写的博文,抑或从名人、企业家等焦点人物的博文中发掘新闻线索,写出不少热点新闻;有的报社内部流程实行数字化再造,办公无纸化,稿件、版面都从网上传输。有人畅想,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和印刷技术的高度发达,不久的将来读者在任何一个居民小区或是路边报亭,打印任何一份报纸或某篇报道将不再是传说。

    但总体看,纸媒对于新媒体的利用还不尽如人意。比如,电子报很常见,但当信息交互时代到来后,电子报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作为创新的全媒体记者,只是试点、示范,不仅纸媒适应和支撑能力有待加强,全媒体记者的作用也需要在实践中验证;传统纸媒借力网络,“淘”取新闻或新闻线索时,很容易踩上“地雷”或掉入“陷阱”,成为虚假新闻的推手。

    (作者系新华日报经济新闻部副主任)

“全媒体战略”中的内容生产创新
所谓记者,即为行者
海外华语电视媒体新闻节目异同之比较(上)
重建“去纸化”趋势下的纸媒自信
一体两翼:数字媒体与数字营销
对话、沟通:舆情危机应对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