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行走系列”打响品牌

倪晓英 《 新闻战线 》(

    苏州日报坚持“走”的传统,大约有一半的一线记者参加过一次以上的行走。从2003年开始,几乎每年组织一次大型走基层采访活动,分别是:2003年的“沿江沿线天天行”、2005年的“搜寻濒危的文化瑰宝”、2006年的“行走西藏”、2007年的“行走太湖”、2009年的“行走运河”、2010年的“行走湖泊”、2011年的“行走中国”、2012年的“行走村落”。因为这8次采访活动大多以“行走”命名,因此称之为苏州日报的“行走系列”。

    “行走系列”的形成

    主题较为宏大。行走团队的编辑记者将其概括为: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宏观题材,揭示实质,探索发展趋势的报道。

    行程以千公里计,时间跨度在半个月以上。尽管记者采访离不开走,但与平日常规的采访不同,“行走”采访是摆开了架势的走,行程都在千公里以上。时间跨度则在半个月以上,20天左右。

    以团队而非个体的形式。采访团队一般由4~5位成员组成。如果是在苏州大市范围行走,团队成员除分管领导、组长不变外,其他成员则是动态组合。

    这些年,“行走系列”思路逐步明晰,品牌逐步打造成功。之所以将“行走系列”从2005年算起,是因为当年进行的“搜寻濒危的文化瑰宝”大型采访活动,虽然没有以“行走”来命名,但是,这次采访为日后的行走做了很好的探索。这次系列采访从4月开始,历时3个月,搜寻到了34处被遗忘的文化遗迹。其间,吸引了文保专家的关注,有8位文保专家及文物保护工作者顶着烈日,与苏报记者一起考察报道中提到的部分濒危的文化瑰宝。在实地探访文化遗迹过程中,专家们“坚持不走大路走小路,不走桥上走河边”、“不怕远、不怕旧”,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发现。真正的新闻在哪里?真正的新闻与文物一样,生活在群众中间。

    2006年的“行走西藏”首次采用了“行走”这个词汇。之后,几乎每年“行走”一次。每年的“行走”,其实就是每年精心策划一次大型走基层实地采访活动。

    “行走”的价值

    选题慎之又慎

    对这种投入较大版面、人力、精力的报道,首先必须准确选题。可以说,选题准确了,报道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每个行走主题的确立,事先都要经过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的酝酿过程。

    2006年“行走西藏”:当时正值青藏铁路即将通车,恰逢苏州与西藏林周县对口支援10年。整个报道围绕青藏铁路通车这一热点,以苏州与西藏、苏州与林周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协作为主线,全面展示两地之间的深情互动。

    2007年“行走太湖·聚焦民生”:从文化、经济、民生等多个视角审视太湖的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关注民生和环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无锡太湖蓝藻暴发后,给环太湖地区的城市敲响了警钟,“行走太湖”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明白:太湖不能成为巨大的污水盆。对太湖的过度索取,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

    2009年“行走运河·深读中国”:全面反映运河沿岸城市水利、经济、生态、旅游、文化等发展状况,探究她辉煌的历史和充满生机的未来。

    2010年“生态文明看苏州——行走湖泊”:探访全市主要湖泊资源,体察它们的生存现状、遭遇的矛盾问题,探讨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辩证关系,总结梳理苏州科学治湖的经验。

    2011年“行走中国·携手精彩”:这是行走系列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行程一万公里。探访苏州对口支援的项目、在异地工作的苏州人、建设中的苏州项目,寻找当地的苏州印迹、苏州元素,发掘当地发展的新变化、新故事,尤其是可供苏州借鉴的新做法、新经验。这次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是苏州日报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行走村落”: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人群居住、人口结构、土地使用、古村保护、农民迁移、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迁发展,通过进村、进户实地采访,反映村落里人、事、物的变化,展示、探析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中的苏州新农村。

    综观以上选题,大致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把握时间节点,突出行走的新闻价值;把握题材的现实意义,寻找与读者的共鸣点;把握题材的文化价值,具有强烈的文化情怀和学术视野。

    方案周密细致

    选题的深化和落实,是每次走前准备的重点。以“行走中国”为例,计划采访的都是与苏州有关的点,或“南北挂钩”,或“经济合作”,或“对口援建”,为保证行走途中采访的顺畅,团队成员事先与苏州市民政局、发改委、农林局、教育局、卫生局和各县级市联系,与有关人员沟通,尽量获得多一点的采访线索、挖掘最具新闻价值的人和事。

    出发前几个月内,团队成员密集开会,商量如何完成这次范围广、跨度大的新闻报道,模拟途中的采访情景,准备几套可供选择的采访计划,细化到每一天的时间安排和采访线路,甚至采访车到了某地去哪里加油,都在计划之列。

    团队精诚合作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行走团队一旦离开苏州,离开了熟悉的“地盘”,就会有许多不习惯,所以,团队成员间的精诚合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团队成员的配备一般是4~5人。成员大多由组长、两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影记者组成,如果是自驾采访,就会加一位司机。在这个团队中,组长是指挥员;而摄影记者一般都是有野外行走、生存经验的老记者,兼职后勤总管。后勤总管仔细到每天给团队成员配备适量的水果,以保证队员的营养和体力。

    行走团队外出的时间跨度一般在15~20天左右。这个时间段的规划,也遵循了科学。据心理学家研究,组团长途旅行,最长时限不能超过20天,超过这个上限,人性中的各种缺陷都会暴露无遗,团队成员间摩擦和矛盾会增多,进而影响到团队的战斗力。因此,在行走选题策划、实施过程中,如果离开苏州的总体时间超过20天,就会分成AB组、上下各半程进行。

    业务合作当然是团队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走团队在实践中体会到:大型实地采访节奏快、要求高,更需要借助集体智慧来共同谋划报道,并进行再创新,使得报道更全面和深刻。因此,每天的写稿讨论会,就是一次“头脑风暴”,不分小记老记,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迪,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思路逐渐清晰,亮点一一形成,然后大家分头写作,常常事半功倍。

    途中灵活机动

    行走的魅力在于一旦你走出去,就会发现许多计划外的新闻亮点。这时,就不能墨守成规,抱着采访计划不放,而要灵活机动,随时变更采访题材或采访方式。以“行走湖泊”为例:在张家港暨阳湖,原定计划是采访一个拆迁居民,让他谈谈暨阳湖的变迁。但在采访中,该居民无意间谈到了老房宅基地上的一棵香樟树现在还在暨阳湖边,成了暨阳湖生态园里的景观树。采访团一听,马上改变采访计划,就围绕这棵树来讲暨阳湖的变化,写成了《一棵香樟树的“身份”转换》一文,并配以居民和树的合影照片,成为张家港这一组湖泊报道的一个“眼”,增加了报道的力度。这样令人欣喜的事例在每次行走的过程中都会发生,正是这种“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意外之喜,让团队充满了激情和兴奋。

    报道形式多样

    从形式上看,大型实地采访报道是一种板块式新闻组合,体量在一个整版或3/4版,所以,一般不会采用单一的报道形式,而是采取多种报道形式:消息、通讯、采访手记(有时是“行走日记”)、专家观点(连线专家)、新闻图片等多种形式。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体裁,主体采访以消息的形式表现;人物或者事件采用通讯的形式来写;而采访手记或者行走日记则比较灵活,用于记录记者一路行走一路采访过程中的点滴感受,既是对新闻报道的补充,也是对新闻报道的提炼,可以深化新闻报道的内容;引入专家观点,则可以深化报道主题,凸显报道价值;图片既直观形象地表现主题又丰富美化了版面。有时,加入一些花絮,让读者了解到新闻采访背后的一些故事,生动亲切,很好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后方密切配合

    行走系列的报道,采访团队基本上是每天发回近一个版面的报道。这时,不管前期准备有多充分,路上各种意外都会发生,有时是发现意外的新闻线索,有时是发生意外的交通困难。这些都需要后方编辑的密切配合。

    “行走中国”团队在第一站盐城大丰港采访时,港区管委会领导一句:“看到你们真是亲切啊,非常欢迎你们来这里投资。几十年前,大量的苏州知青来插队,为我们的农业作出巨大贡献。”采访小组立刻抓到了有价值的新闻点,就这个话题紧追不舍,打电话给苏州编辑部请求支援,要求搜索几位当年的知青作为采访对象。后方迅速行动,半小时后,当年在盐城大丰“战天斗地”的苏州老知青张定宇被找到了。老张打过去电话:那段激情岁月,一辈子都难以忘怀!一篇《苏州老知青张定宇的大丰记忆》就此诞生。“行走中国”报道也一下子就牵住了苏州读者的心。

    “行走西藏”走到中途,后方负责对接的值班编辑突然接到了前方记者的一条短信:“车子坏了,雨雾很大,雨刮器失灵了,雾灯打不开了,车窗开不了了,我们的身边是4000米的悬崖!”值班编辑的心一下子“吊”到了嗓子眼,但是,电话不通,再狂发短信,最终回复四个字“劫后余生”。直到凌晨1:50,所有的版面在等待清样的时候,一条天籁般的短信发来了——“经历千难万险,我们到达目的地,现在开始找夜饭,请后方弟兄放心。”

    第二天的版面上,出现了这样两篇稿子:“新闻背后”《为前方的弟兄们祈祷》、“夜班日记”《没有等到的“行走西藏”消息》。这样的突发事件,是对值班编辑应对能力的一种考验。后方编辑的理解、等待和支持,对前方的记者而言,也是一种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

    “行走系列”带来了什么?

    树立了品牌

    几乎每一次的行走报道,都能引起读者、专家、相关部门的强烈关注。读者通常的做法是打电话来谈读后感,写诗作文来肯定和鼓励;专家会要求跟着记者一起走;相关部门的人员则会惊讶地表示“行走系列”写出了他们都不曾掌握的情况。记者采访中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常常让他们如获至宝。譬如:“行走湖泊”团队采写到的建设沿江高速公路过程集中取土形成的两大湖泊张家港市的暨阳湖、太仓市的金仓湖,都是水利部门不曾收录的。“行走村落”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有的村的外来人口与原住民之间的比例已是15:1,这是令记者和读者都大为意外和惊讶的。这样的原创性报道,使报纸在内容供应上满足了读者需求,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

    锻炼了队伍

    三次参加行走的记者陆晓华在“行走太湖”时写下了切身的感受《在路上成长》:

    收获一:随着车子离开熟悉的苏州城,所有采访报道都面临全新的挑战,连续12天高强度的采写,捕捉陌生环境中的新闻点,以一种更广的视角去审视太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这对于一名年轻记者来说,这是一路行走一路成长。

    收获二:当车子回到苏州地界时,在沿湖其他地区的所见所闻,成了最好的参照物,回过头来观察我们自己的发展,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行走”的意义就在于此,不走出去,思维就会僵化。

    他的话,或许可以部分地代表“行走系列”带给记者的收获。

    (作者单位:苏州日报社)

县市报的本土新闻和多元经营
“在浦东,我们都可以有”
融入才能提升
“最美农民工”和“最美使者”
问卷调查:考核记者新机制
企业报如何突破自我设限
“行走系列”打响品牌
党建报道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