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党建报道的“好声音”

吴建平 王晓宇 《 新闻战线 》(

    引来外媒关注

    浙江作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源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1月,在全国党建研究会和浙江省委组织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共产党员》杂志社创办了全国第一本《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刊物,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2011年12月23日,在创刊将满一周年之际,杂志社邀请部分读者和非公企业中的党务工作者代表,在杭州组织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征求读者关于办刊的意见和建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会后不久,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闻讯对这次会议和这本杂志做了大篇幅报道。2012年1月28日《参考消息》摘要刊登了这篇报道,继而,法国24小时国际新闻电视台也来联系采访,希望和杂志建立联系合作,开展有关非公企业党建研究的报道。

    这本创刊不到两年的杂志,之所以能够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关键在于杂志抓住了非公企业党建特色,以全新思路进行策划和运作,培育了独到的风格,把内容相对硬朗的党刊办成了贴近性和可读性强、令人耳目一新的党员教育读物,开拓了党建报道的新领域。

    把党建报道做实做深 

    党建资源分布现状的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沿海地区经济总量中的非公成分占比已经达到70%以上,即使是内陆地区,相当一部分也达到了一半以上。人才向“两新”领域集聚,许多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随之出现,关注并及时反映非公企业党建状况成为党刊必须担当的重要任务。

    党建宣传报道比例的分析。部门工作习惯性地把目光落在传统党建领域,相关报道也是如此。地方党刊及党建指导性刊物涉及非公党建的报道内容分量相对单薄。除少量的非公领域人物进入党建报道视野,很多时候非公党建领域只是作为一年一度的某个总结性报道重点体现一次。在2009年以前,一些党建刊物甚至整年都未涉足这一领域。这种缺位,在全国98.3万户非公有制企业、2.65万个社会团体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缺位也提醒党刊去走错位发展之路,避免同质化竞争。

    党建报道发展趋势的分析。党刊要把党建报道做实做活做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专业。不专业,内容上就会笼统化,形式呈现就会显得空洞。因为虽然是党建工作,但是机关党建、高校党建、农村基层党建、社区党建以及非公企业党建都已经呈现出不同实践的特点。非公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产权归属、领导体制、劳动关系、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发展背景存在五个不同,党组织发挥作用也需要注意把党委的要求、业主的需求、党员的追求统一起来进行布局,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一致起来,把党建资源与企业资源整合起来,把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起来。只有提高杂志深度,杂志才会有立足市场的生命力。今天的党刊或党建类杂志,不仅要把触角伸进新领域,而且也要根据党建学科和党建实践的不断创新,做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思想深度来。

    正能量不是讲概念

    内容新了,呈现形式也要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努力创新报道,着力于“有思想、讲故事、重表情”,精心组织策划宣传报道,做好这一领域的舆论引导工作。

    注重问题讨论,打造“思辨的箩筐”

    相比于传统领域党建,非公党建是一项尚在不断完善中的工作。“两个覆盖”如何有效、“两支队伍”如何建设、“两个作用”如何发挥,大量的实践经验,大量的热点难点在这个领域里精彩纷呈。对它的报道同样要扣紧这一“行进时”。杂志一年多来先后策划报道了《书记与老板,关系如何处》、《“党员工资”该不该发》、《难题,如何破解》、《老板要不要兼书记》、《股民支部成长记》、《解题“红色CEO”》等一系列具体可感的话题和现象,编辑请来深圳创维集团、上海德力西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江苏红豆等著名企业中的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出资人开展对话,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讨论,以围炉夜话式的表达进行交流,让人们在愉悦中主动亲近和自觉接纳,从而引发了党务工作者的强烈关注,使杂志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迅速提升。

    注重文化沁入,散播精神的馨香

    文化作为一种引导价值观念、规范企业行为方式的有效形式,一方面具有共性色彩,能被各种群体以及存在明显差异的个体所普遍接受和认同;另一方面它又以多样的形式满足个体多样化的需求。很多非公企业,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民企、外企中,都很注重用企业文化理念来培育新生代员工,引领生产经营管理、打造企业社会形象。根据这个特点,如何把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起来,用“隐形的翅膀”帮助党员成长、企业成长,是杂志在开展报道时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杂志为此推出“以文化企”系列组稿:《天天微博汇》展示了“@”在联谊集团企业管理中的魅力;《智慧树下》让读者了解了网络传媒19楼的价值培养;《锻造执行力》则把现代集团如何打造执行力的经验分享给读者。这组稿件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成了各地参会代表争阅的对象。在“青春圆梦——关注新生代员工成长”的策划报道中,记者采访了多家全国民营500强企业,探究这些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培养机制。如娃哈哈的“两个人才池”,英利的“像家庭、像学校、像军队”,传化的“成长路线图”,苏宁的“事业经理人”工程……报道展示的是企业人才文化,扣住的是党管人才这一命题,揭示了非公企业中,党组织“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这一企业发展助推力,为读者端出了一道企业党组织在主导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如何作为的实践大餐。杂志还开辟《家园》、《书库》、《深读》等栏目。陆续推出《“春晚”high翻天》、《工作在春风里》、《最想干的 最困惑的 最在乎的》、《撑起一把有情伞》等组稿,关注企业文化、关注员工福利、关注就业动态、关注年轻人的情感交流,关注读者的文化追求,予宣传力量于无形中,师舆论引导于无声中。

    注重阅读体验,培育党建亲和力

    好的阅读体验来自语言的亲和力,来自与读者的开放互动,来自新鲜的视觉。杂志大力倡导运用符合时代特征的语言与读者进行平等对话,开设“QQ党建讨论会”、“微分享”,把互联网上带有自媒体分享性质的内容有选择地移植到传统纸质媒体上,为读者带来了更多亲切的阅读感受。同时,杂志在封面、版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新鲜尝试。与绝大多数党刊以人物、风景大照片为背景,在封面上列出一系列内文标题进行阅读提示的做法相区别,采用了众多简洁的意象设计,凸显每期策划主题,起到画龙点睛、一目了然的导读作用。此外,在内页设计上,杂志也引入了许多新生代杂志的风格,注重添色留白,以图片来调和整本刊物的阅读节奏,摒弃传统以文字量多寡来判断杂志含金量的标准,给版面留下呼吸的余地,使杂志充满了美感。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的办刊实践表明:正能量的输出不是讲概念,也不是上政治课,人们读党刊也不是读“资本论”。在当今社会公共舆论场,作为“气场”很大的党建宣传,同样要遵循舆论传播的规律,通过办好新闻党刊、文化党刊、市场党刊,尽力释放出流泉清风般的“好声音”,让读者喜闻乐见,提升关注度,提高引导舆论的作用和能力。如此,党建报道就可以做到有吸引力,才能把党刊办得有声有色、出新出彩。

    (作者吴建平系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总编辑,王晓宇系该杂志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编辑部主任)

县市报的本土新闻和多元经营
“在浦东,我们都可以有”
融入才能提升
“最美农民工”和“最美使者”
问卷调查:考核记者新机制
企业报如何突破自我设限
“行走系列”打响品牌
党建报道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