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最美农民工”和“最美使者”

李文海 常生军 《 新闻战线 》(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意义上的惊天动地的人物和事迹少了,但平凡中的不平凡似乎更感动人,使人动情并难以忘怀。

    起初的报道只是一场事故

    “最美农民工”王俊旺这个典型之所以感动千千万万的读者,是因为他的壮举拨动了人们道德和良心的心弦。

    18岁的临漳县协王村农民王俊旺,2012年6月4日在元宝山水泥厂装货时,为了避免滑坡失控的大货车撞击过路群众和煤气管道,不顾个人安危,追随车辆强拉制动,不幸被车辆碾压遇难。王俊旺的举动说起来平常,却是实实在在的舍生忘死,实实在在的见义勇为。他和“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一样,以实际行动正面回应了人们对道德滑坡的忧虑,所释放出的道德“正能量”,再一次在社会中引起连锁反应。

    最美行为的产生具有自发性,他们的义举没有私心;最美事件的发掘具有民间性,网友们自发地参与到发现美、弘扬美的队伍中来;最美现象具有“传染性”,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共鸣。这些民间的“最美”的传播规律一般表现为:一是自下而上,民间发酵;二是网络为先,纸媒引导;三是视播再现,网媒互动。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人民群众“顶”起来的最美人物。

    王俊旺遇难之初只是被当成一场事故,在一家网站上刊发。县委宣传部报道科的同志在网上获悉后,立即进行深入采访。6月12日,光明日报率先刊发了这位通讯员的来稿《河北临漳90后农民工王俊旺舍身救人车下遇难》。随后,新华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以及邯郸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深入报道,中央电视台《最美的中国人》以4分钟时长进行了播出。人民网、中新网、腾讯网、搜狐网、雅虎网、长城网等500余家网站予以转载。

    美丽人格的本真感动

    社会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在挖掘宣传王俊旺的事迹过程中,邯郸日报社系列报刊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和中原商报,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们抱怨好人难做,在面对危情时选择明哲保身,这都是事实,但这并不代表社会主流,更非常态。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需要我们媒体担起责任。王俊旺美在哪里?美在心灵深处。从年龄上看,刚满18岁,属于“90后”;从身份上看,是新一代农民工,真正的基层一分子;从过程上看,虽然不是货车司机,本已脱险却自发地追赶载重货车,多次强行制动,一直追出20米。可以说,王俊旺的举动挺起了“90后”的脊梁,不愧为“90后”青年的道德楷模,是“善行河北·温暖邯郸”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和标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杰出代表。最美特质的定位,为宣传报道好王俊旺的事迹奠定了基础。

    典型不在于渲染,而在于归真。写出真实、有血有肉的农民工形象是我们所追求的。邯郸日报为了深入报道这一典型,由副总编带队,深入王俊旺的家乡和务工单位采访。7月10日起,连续推出追记“最美农民工”系列报道。首篇《王俊旺,你在哪里?》,深切地道出了人们对美丽人格的呼唤;第二篇《善与爱:英雄的故事》,以平民视角,再现了亲人眼中的那个乐于助人的好小伙;《英雄壮举,感动山河大地》一文,大量引用的媒体及网络评论,展现了公众心中对美的赞颂。同时,邯郸日报还为系列报道分别配发了《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和《留下温暖在人间》3篇评论。英雄的最美特质,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王俊旺不幸被车辆碾压遇难,本来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但他的壮举却远远地超越了事故本身。在事故发生后,媒体自觉站在正面宣传的角度,进行了有力的舆论引导。在媒体的持续跟踪报道下,在古城邯郸,“最美现象”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

    传播“最美”的“最美使者”

    当社会期待和呼唤向上、向善、向美并形成潮流之时,最美现象便在群众中确立了一种导向。此时,新闻媒体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责任,就是努力传递美的信息,积极反映当今社会人心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追求。

    跟踪报道,形成合力。在新闻同质化竞争的今天,典型报道不仅需要新闻提速、跟踪关注,更要形成合力,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导向。90后“最美农民工”王俊旺的壮丽人生,首先感动了媒体记者。中央和省市媒体的记者闻讯而来,马不停蹄地赶到王俊旺的家乡和务工单位深入采访,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催人泪下,震撼心灵。光明日报先后5次报道王俊旺的先进事迹和社会反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和燕赵都市报等也都在第一时间发声,予以跟踪报道。邯郸新闻媒体也发挥本土优势,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了深入采访和集中报道。

    注重策划,精彩不断。群众推举“最美”,媒体宣传“最美”,但是要将最美的力量延续下去,需要创新报道形式,引导有力、有度、有魂。在王俊旺的报道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策划创新,践行动态消息快报,人物通讯特写纵深报道深挖,精彩评论不断的原则。邯郸日报从6月15日起,相继刊发了《用18岁青春阻挡“脱缰”货车 》、《货车失控冲下坡道  河北“90后”农民工舍身救险不幸遇难》、《“最美农民工”王俊旺感动全国——社会各界追思王俊旺综述》、《“王俊旺是河北人民的骄傲”》、《无私大爱书写壮丽人生》等报道。

    持续报道,热度不减。从新闻学的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分析,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其黄金传播期。有的可能寥寥几日,有的可能持续数月。我们发扬“最美现象”,不能“一阵风”吹过就完事,要保持宣传活动的常态化。在宣传报道王俊旺过程中,我们把握报道的时间与节奏,做到有板有眼,渐次推进,致使其相关报道持续3个多月热度不减。6月中旬报道启动后,日报、晚报、商报记者深入采访,随之开始升温,三报在重要版面刊发自采稿件20余篇。邯郸日报还安排专人跟踪关注中央和省级媒体,将王俊旺的相关报道通过一版《高端媒体看邯郸》栏目转载、摘发或编发,营造浓厚的学英雄氛围。邯郸新闻网专门开设了学习王俊旺专栏,对媒体文章进行转载。邯郸日报先后十多次刊发社会各界反响,在全市掀起学英雄的热潮。一个先进典型事迹,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7月中旬开始,邯郸日报开设了《工人心中的王俊旺》专栏,每周两期刊发厂矿企业职工回忆文章共15篇;邯郸晚报以“我心中的王俊旺”为题,每周一期,陆续推出中小学生学习王俊旺作文版近10块;中原商报校园版开展了学习王俊旺征文活动,整版推出青少年眼中的王俊旺作文。

    为推动典型报道常态化,把践行英雄精神变成人们的日常行动,我们结合“善行河北·温暖邯郸”主题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活动,推出了“爱心理发叔”孙建全、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张清彬等一大批来自普通群众的可敬可信可学的时代楷模。

    (作者单位:邯郸日报社)

县市报的本土新闻和多元经营
“在浦东,我们都可以有”
融入才能提升
“最美农民工”和“最美使者”
问卷调查:考核记者新机制
企业报如何突破自我设限
“行走系列”打响品牌
党建报道的“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