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失陪族,请腾出时间爱家人

《 新安全 》(

    近日,一段名为《让一亿人触目惊心的不在场证明》的视频通过微博走红。视频通过一个患上了失忆症的成功男人,在面对“你最想保有生命里的哪一天的记忆”这个问题时艰难的心路历程,向公众透彻揭示了:与家人在一起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

    看罢,网友们在慨叹之余纷纷醒悟:原来自己竟是“失陪族”……

    解读“失陪族”

    失陪族:很少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的都市人群,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兴族群,越来越受到各大媒体及公众的关注。

    此词来源于国内首部人文视频报告《让一亿人触目惊心的不在场证明》。视频中,配合着画面清晰展现的一系列真实的数字为网友展示了一个“失陪族”所缺席的世界:“59.5%的人对父母的印象停留在以前;仅有不足28.5%的都市白领过生日时会跟父母一起庆祝;63%的都市白领每年只会有不到3次的家庭聚会,50%的人在忙碌过后面对伴侣表示不想说话,70%以上的女性因为长期缺少陪伴而缺乏幸福感,75%的父亲因为工作等原因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说话……

    10年间城市成年人步行速度提高10%:英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绝不仅仅是一个比喻,现在全世界行人的走路速度真的是越来越快了——统计显示,近10年城市里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已经提高了10%。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比如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深圳等地,许多都市人几乎都是“小跑着”穿越大街小巷。

    尽管算起来,汽车的普及减少了许多的交通时间,电脑的性能提升也减少了很多案牍的时间,洗衣机让人不必再天天动手洗衣服,手机和电邮也节省了交流的时间……看上去,我们已经可以轻松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上午打猎、下午钓鱼、晚餐后从事批判活动”的惬意生活了,可是现在,从领导人到贩夫走卒,谁不是忙得一塌糊涂?

    忙成了忽视家人的挡箭牌: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是创造更多的财富。当人们可以通过高节奏生活来换取更多物质时,许多人便乐此不疲地四处忙碌起来,到后来忙碌就像一场关于生存的竞赛,欲罢不能。

    “我很忙”成了众多职场人士的口头禅,可是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太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上,那只能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忙之下,现代的三口之家本身的关系正日渐疏离。

    没老公陪 我一秒钟都不想忍了

    馨鑫,30岁,出版社员工,独自迈进惶恐的30岁。

    今天是我的生日,一个女人,独自迈进惶恐的30岁,陪伴我的是一套灯火通明的空房间,一台不停变换频道的电视机,一碗“长寿方便面”。

    我没有给吴兴打电话,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忘记我的生日,当然,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这种没人陪的日子,也该必须画上句号了。

    我还记得结婚前闺密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你们家吴兴一年365天得有300天不在家。”那时我还颇为此沾沾自喜,吴兴曾以一年275天的出差次数刷新了公司的工作纪录,我们两个北漂结婚不久就在四环附近买了这套两居室,谁不羡慕我找了一个优秀的丈夫?

    我的窃喜没有维持多长时间,老公一出差,家里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人搞定——马桶堵了自己通,家具买了自己装,单位发了米面粮油我独自往家扛,单位新来的同事都不知道我是单身还是已婚。

    平时我根本不在家开火,偶尔开次火,一不留神菜做多了还得倒掉。说起来都没人相信,我家的房子都已经入住3年还没有正经装修过,纸箱子、家具、纯净水桶等分散在房间里。

    有一天家里停水,我发信息给他,他说他在忙,到了半夜两点多了,他才想起来问我来水了没。看见短信的那一刻,那些无处诉说的艰难和委屈一下子全涌了上来,反正家里也没别人,我敞开痛哭了一场。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经常给自己灌“心灵鸡汤”:我要独立,他再忙也是为了这个家……时间长了就不是味儿了。有一次我嗓子化脓去社区医院输液,没想到竟然在病房里睡着了!旁边陪床的大姐发现的时候,我的血正顺着输液管往上倒流!护士来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我:“家属呢?”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来,我再去输液不但不敢打盹,还要上个闹钟。

    或许是因为分开的时间太久,我和吴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我对他的工作没兴趣,他对我的生活不了解。好不容易回家几天,我们竟然只剩下“晚上吃什么”这一个话题了!想起我们当年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都刚来北京不久,酸甜苦辣共同分享,相互支持。而今,他回到北京也离不开工作,不是贴票报销,就是从早到晚开会,家就像是一个旅馆,他出差用的那个箱子就没打开过,随时随地拎起来就走……都说男人结婚后容易胖,可吴兴却越来越瘦,眼睛里的红血丝越来越多,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中。

    我不是没有抱怨过,可是抱怨有什么用?工作还得继续,生活也得继续。我渐渐成了单位有名的“工作狂”,手头活儿没干完,错过堵车高峰……都成了我留在公司加班的借口,写字楼人去屋空的时候,我站在窗户前面看着外面争先恐后的人流,觉得这个城市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才是最寂寞。

    半个月前,单位组织体检,发现我的卵巢里长了一个东西。当医生告诉我一定要再去做一个详细检查的时候,我大脑里一片空白,所有可怕的想象一个接一个冒出来,会不会是癌症?我还能不能生孩子?我会不会死?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给吴兴打电话,按了好几次都按错,好不容易接通了,竟然告诉我“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我不知道他又到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调试设备去了!一种无比绝望的情绪死死掐住了我,这种绝望甚至比恐惧更强烈,我要这个男人到底有什么用?我为了这段婚姻忍了这么多年究竟图什么?过完这个生日,我就去做检查,我决定,无论吉凶,我的男人都必须回到我身边来!一天,一个小时,一分钟我都等不了了!

    专家观点:针对这一情况,资深心理咨询师蔡玉萍介绍,当今社会,忙碌比天伦之乐更成为了一种慰藉。一个人忙碌着,就意味着他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也更可能创造着社会财富。换言之,他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而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可他恰恰可能就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

    我们大多数人在听到亲人的声音、看到所爱的人的身影、和家人在一起时,都能做到关闭压力荷尔蒙,调节压力反应的神经系统,制动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这就是陪伴的意义,伴侣经常不在身边,足以使一个人发疯。

    现代女性常常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生存,更需要伴侣的关心和呵护来使这些压力和情绪得到合理释放。长期两地分居,亲密关系缺失,很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破裂。

    老婆对我说 钱买不来幸福

    庞先生,40岁,外企高管空中飞人,无暇顾及“废话”。

    “钱买不来健康,也买不来幸福,你懂不懂?”转发这条微博并@我的人,是我的妻子。我把手机关掉,扣上安全带,准备起飞。

    说实话,我特别烦这种看上去挺有道理实际上狗屁不通的废话,钱买不来健康?看病不需要钱吗?多少人在医院门口睡水泥地就为了省一晚住旅馆的钱?钱买不来幸福?人都没了还谈什么幸福?

    但是这些话我不能说,再说下去就是不知好歹了。像我这种“空中飞人”,有个工作清闲的妻子,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一个稳定的家庭,应该知足了。特别是身边不少同事和朋友,陆陆续续因为各种原因离异,我心里其实是很珍惜这份幸福的。

    做过北漂的人都会知道生活的艰辛,这种艰辛带来的影响你可能想都想不到,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妻子到了36岁才生孩子,亲朋好友们没少为“高龄产妇”担惊受怕。生女儿做的是剖腹产,住院前一天我才从新加坡回来,老婆出院第二天我就去法国了,把刚动了手术的大人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并交给了保姆和育儿嫂。那天晚上坐在飞机上,我偷偷手机打开,看一眼里面女儿的照片,然后又赶紧把手机关上……

    女儿出生之后,我们换了一套更宽敞的房子,一方面是因为附近有比较好的双语幼儿园,一方面是希望给她一个更舒适的成长空间。妻子一个人完成了所有装修的工作,别的妈妈生完了孩子都积极瘦身,她不用刻意减肥就掉了20斤肉。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让我加快了工作的步伐。

    原本以为,生活会按照既定的轨道平稳地向前行驶,然而,岳父的一场重病却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去年年底,老人被诊断患上胆管癌晚期。这些年,妻子一直为了我们这个小家打拼,几乎没有照顾过老人,这次她坚决要求把岳父接到北京来治病。我和单位请了两天假,把老人安顿下来,看情况还比较稳定,就带着一个项目团队去了韩国,没想到,就在我走的当天晚上,岳父的病情突然恶化,妻子带着4岁的女儿打车把老人送到医院,急诊室里到处都是人,挂号,缴费,找医生,看孩子……在医院的走廊里,一向冷静温柔的她在电话那头冲着我嚎啕大哭。那天晚上,是我打电话给一个在北京的远房亲戚,求人家打车赶到医院,替我陪了半夜的床……

    岳父坚持了不足3个月,老人的离去也带走了我们这个小家多年的平静。这件事后,妻子的性格变得有些急躁,听说我要出差脸色就特别难看,女儿做错了什么事她也会非常严厉地批评她。我心疼女儿,难免和她争执几句,最后她总会用一句话来结束“战斗”——“你说你爱孩子,你见过她幼儿园老师吗?你知道她英语班上到第几节了吗?你知道她睡觉前爱听什么故事吗?你什么都不知道!”

    每到这时候,我都无言以对,我知道妻子在情感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也知道自己没能好好地安慰她,更知道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不是个称职的父亲。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没有这样努力的去工作,一个月一万多的房贷谁来还?女儿4000块钱的学费谁来交?我的压力我的苦恼该和谁说?

    我这个年龄的人,早就应该过了迷茫的阶段了,但是我却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所做的一切得不到认可,又不得不做。以前身边的同事或朋友出轨、离婚,我都纳闷儿,那么好的家庭不珍惜,和一些年轻小姑娘混在一起,甚至有些就是一夜情,现在我慢慢理解了,人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有的时候真的顾不了那么多,我想提醒自己,脑子里这根弦千万要绷紧。

    专家观点:蔡玉萍说,这个案例谈到了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究竟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仅仅是为了挣钱吗?答案显然不是的,钱是拿来为我所用的,可有时候我们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停不下来,以致忘了我们原本的志向和初衷。

    我对现在所倡导的“用时间爱家”表示认同,我觉得这是爱家最好的一个表现方式,而不应以简单的物质思维去表达对家人的关爱。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对方的包容和接纳。 

    在爸爸眼里 我没加班重要

    小雨,13岁,初中生,生病住院爸爸依然缺席。

    饭桌上,爸爸一改往日的扑克脸,殷勤备至地为我夹菜添饭,不时还给我盛汤。看得奶奶连连点头,笑呵呵地说:“儿子啊,你总算开窍,懂得照顾女儿了!”

    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平常我也没时间照顾女儿,有机会当然应该多做些!”

    妈妈似乎不太买爸爸的账,白了他一眼,怒哼道:“这阵子知道跟女儿拉关系了,早干嘛去了!”

    这阵的我,刚从医院打完点滴回来,也是我一个星期来第一次见到爸爸。爸爸是单位的负责人,出差时间多,很少准时下班回家,偶尔准时回家也是忙着发邮件、开电话会议……这么多年,我已然习惯了。

    “妈妈,你别那样说,爸爸也是因为忙才没去医院看我,我习惯了,没关系。”我淡淡地说。听了我的话,一家人开始集体沉默……

    记得小时候,我的生活里几乎很少出现爸爸的身影——

    “有个啤酒罐在找自己的家。她说:谁能帮我找到家。一阵风吹过,啤酒罐轰隆隆滚到街上……”讲到这里,妈妈故意停下来,注意观察我脸上的表情。

    其实,我正聚精会神地听着呢,见停下来,便焦急地问:“啤酒罐滚到街上怎么样了?”

    妈妈接着讲下去:“啤酒罐遇到一只猴和一只小白兔。你们能带我回家吗?啤酒罐恳求道。阿猴说:我很忙,不能。小白兔说:我要读书,不能。小红和小明读书回家,看到河岸上躺着一个啤酒罐,小红把啤酒罐扔进垃圾桶。啤酒罐高兴地说:我终于找到我的家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似懂非懂地问妈妈:“那爸爸找到家了吗?”“爸爸要加班挣钱,给宝宝买hello kitty,只要你乖乖睡觉,明天你就能见到爸爸了,好不好?”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合上书,希望我早点入睡。

    “可是,妈妈,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爸爸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哪有,爸爸是因为忙,其实他心里可惦记宝宝了……”

    给我盖好被,合上门,妈妈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盯着电视屏幕,此刻,电视无声。

    妈妈跟我说,我只有一两岁时,经常吵着要爸爸抱,他要么拿食品、玩具哄我独自去玩,要么狠下心叫妈妈快把我抱走,我常常委屈地流下眼泪,甚至大声嚎哭。

    “就知道工作,工作,孩子的事,你就当甩手掌柜。书上都说,孩子不能缺少父亲的陪伴,不管怎样,这个星期必须要挤出一天时间给孩子。”妈妈对此抱怨也不少。其实,生活中,不仅爸爸忙,妈妈也忙,她从事设计工作,平时我都是由奶奶照顾。但妈妈每天会尽量准时下班,尽一切可能多留些时间给我。

    记得那年儿童节,幼儿园发了邀请函给爸爸妈妈,希望他们来看孩子的表演,可当天他们确实都挪不开身,只能跟幼儿园老师打招呼:“太忙了,没时间过去,你把照片留下来,回头我们去取就好了。”那一天,我都郁郁寡欢,“要去超市买一个新爸爸、新妈妈回来。”当天,奶奶去接我时,我脱口而出的这句话让奶奶吃惊不已。

    小学时,记得有一个周六,爸爸终于因病在家待了一下午,他和我整整玩了两个小时的“枕头大战”,其实很普通,但是每次想起那一天玩枕头大战,就有种又幸福又安全的感觉,是记忆中仅有的那么一次。

    后来,妈妈递交了辞职信,舍弃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让很多人不解,但她说:“《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我想先休息一两年,多陪陪孩子。她爸爸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小雨不能再缺少我的关爱。”

    我想,是不是很多事业有成的人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孩子突然就长那么大了,然后回想过去那么多年的生活,感觉满是遗憾。

    专家观点:蔡玉萍说,失陪也可以叫忽略。儿童早期如果被忽略,大脑中控制理解、同情以及与他人健康交往的区域会被干扰,这样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孤独、尴尬和社交笨拙的症状来。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能够做到孩子饿了及时喂,身体冷了及时盖被,哭闹时适时关注,害怕时给予安抚,并且温柔地回应孩子在身体和情感上的需要,那么孩子最终将学会如何照顾自己的身心。否则,孩子就学不会人与人的交往,他的安全感、预期性和愉悦感就可能无法建立起来。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重复来强化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他们就无法相互交流。

    总之,那些早期亲密情感的记忆使得孩子成人后能够拥有健康亲密的人际关系。

    (文章来源:《科学新生活》周刊)

老师心理也需成长
如何寻找靠谱心理医生?
失陪族,请腾出时间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