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的玉石珠宝,色泽亮丽的金银珠链,首饰的材质和造型虽千变万化,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于美观与尊贵的不懈追寻。想要烘托显赫地位,可将玉石、翡翠点缀左右;如若炫耀万贯家财,钻石、黄金饰品成为最佳代言;作为潮流达人,对于时尚首饰的追捧更是火热。
首饰,就这样成了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大众消费品,那份钟爱之情始终如一。然而,一件件看似美丽光鲜的首饰,其外表下却处处隐藏着难以觉察的安全陷阱,一不小心便成了伤人“利器”。
劣质首饰酿祸端
2014年3月7日,欧盟RAPEX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对我国生产的“Loriane Creation”牌项链和手镯饰品发出通报,称品牌项链和手镯铅含量达到4.4%,远远超过欧盟REACH法规设置的0.05%限量要求,从而遭到禁止入境等相关处罚。国际上严格的饰品检测标准,为我国首饰的出口贸易设下质量关卡,反观国内市场的饰品安全质量生产状况,更是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仿真饰品铬、镍超标
案例回放:2010年3月,河南周口的刘女士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条首饰购物广告,爱美心切的刘女士没能经得住饰品式样和价格的双重诱惑,随即便以50元的价格订购了这套镀金首饰。3天后,顺利收到首饰的刘女士迫不及待地试戴起来。可就在几天后,刘女士的脖子和手腕等接触首饰的部位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在涂覆皮炎平等药物后症状并无明显改善,无奈之下的刘女士只好到医院进行就诊,最终确诊为皮肤过敏。
安全解析:“爱美丽,追潮流”成为众多现代女性的生活新主张。一条心怡的项链,或是一对精致的耳环,都能使自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此,作为流行性的大众消费品,仿真饰品以低廉的价格、靓丽的外观迅速俘获了女性的青睐。然而,由于仿真饰品加工制作的工艺特殊,使得这类饰品极易“伤人”。
记者通过查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网了解到,目前仿真金属饰品主要由钛钢、铜锌合金或塑料等材料制成,一般采用铅、镍、镉等金属对饰品进行电镀处理,以增加饰品的色泽。从表面看去与真金属饰品无异,但是由于大量的重金属的存在,不免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的皮肤病患者中因戴首饰而引起皮炎者占患者总数的9.3%,而仿真饰品中的铬、镍、镉等则是接触性皮炎最常见的过敏源。
佩戴仿真饰品引起的接触性皮炎,通常被称为“首饰病”。 如果在佩戴这些饰品时发现瘙痒,就应该立即停止佩戴,及时地涂抹外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皮肤经过佩戴仿真饰品后出现过敏现象,就应当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否则因治疗不及时而影响身体健康。
购买首饰,最好选择纯金或纯银首饰。如果自身属于过敏体质,则不宜常戴首饰,首饰也应该定期清洗。如果因佩戴劣质首饰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摘掉首饰,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假金首饰当心致癌
案例回放:“8件总重量为200克的金首饰,全部采用999千足金技术,售价只有199元。”面对电视购物广告给出的让利促销宣传,来自山东德州陵县的张先生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立即拨通电话为妻子订购了一套。可结果却是,妻子佩戴后出现皮肤发红、发痒症状。经专业人士鉴定,号称“999足金”的首饰含金量为零,且其中含有大量的镉、镍、铅等有害重金属。
安全解析:2013年黄金价格的一路下跌,引得各类黄金饰品广告风生水起,迅速占领了辽宁、山西、湖北、四川、江西、河北、深圳、天津卫视等20余家卫视的荧屏阵地。在此期间,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简称媒购委)收到大量消费者投诉,均称通过电视购物买到了假黄金首饰。对此,媒购委对卫视上宣传的部分黄金饰品予以采样购买,并委托国家首饰质检中心予以检验,结果表明,所谓 “金首饰”黄金含量为零,镉含量竟达到279830毫克/千克,严重超出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小于100毫克/千克中。据国家首饰标准委员会主任、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段体玉表示:“依据我国《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相关规定,贵金属及其合金首饰中所含元素不得对人体健康有害,首饰中铅、汞、镉、六价铬、砷等有害元素的含量都必须小于1%。”
据悉,镉是一种灰白色金属,不仅会引发过敏反应,更对人体骨骼会造成严重损伤,是一种致癌物质。佩戴含镉的首饰,会使身体持续摄入低剂量的镉。镉在人体积蓄后,潜伏期可长达10至30年。此外,长期佩戴镉、镍、铅等有毒有害元素含量超标的饰品,患者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不及时治疗,皮肤细胞则容易发生恶性病变,严重者更有可能引发哮喘、皮肤癌等恶性疾病。对此,消协发布警示称,消费者在选购金银首饰时,最好选择带有检测合格标签的金银首饰,切忌贪图便宜。
劣质翡翠冒充A货
案例回放:都说“玉养人”,可出于健康考虑购买了一副翡翠手镯的杨女士,却因此而备受皮肤肿痒折磨。2012年,大连市兴工街道泉涌社区的杨女士在途经火车站附近的一处商场时,对于一副翡翠手镯情有独钟,便花下1000多元钱买了下来。据杨女士回忆:“手镯当时标价上万元,商家给打了一折,并拍胸脯保证是A货。”
放心买回来的玉镯,刚带了一天,手腕处就开始刺痒。等到第二天,杨女士半条胳膊开始红肿,手腕处出气了水疱。经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并告诫杨女士应立即摘下手镯。
此时,仍然对手镯的巨大杀伤力半信半疑的杨女士,在与朋友的一次游玩时,巧遇一位玉石鉴定专家,而鉴定的结果是:这副手镯并非A货,而是粗劣的B +C货。由于手镯曾在强酸中浸泡,残留的大量刺激性化学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而藏在杨女士心中的疑问,也因此而有了答案。
安全解析:生活中,玉石翡翠始终被看作是中国人最乐意欣赏、佩戴的“宝贝”饰品。然而,一些不法商家盯准了这一消费市场,通过采取毒害性加工手段,以较低的成本对普通石块加以“乔装打扮”,转而成为了晶莹剔透的“上等佳品”。
目前,业内人士根据翡翠玉石的成色材质和加工工艺,通常将其分为A、B、C、B +C货等几个等级。天然翡翠(A货)即未曾施加任何化学程序、只经过物理加工如打磨雕刻的天然翡翠;而B货货翡翠则是经过化学方法处理,如以酸性溶液浸泡及填充高分子聚合物使翡翠看起来更通透。C货则是直接染色,通过酸浸漂白注胶或不注胶,并加入染色剂的翡翠饰品称B+C货。2014年4月,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则名为 “恐怖:高档玉镯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帖子,图文并茂地曝光不良商家用有毒化学制剂浸泡、真空高压注胶等手段,制造出假冒的“高档玉镯”,引起消费者高度关注。
注册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蔡薇工程师表示,“帖子中提到的化学制剂确实存在,这种处理后的翡翠,颜色鲜艳、透明度高,可用来冒充高档翡翠。”蔡薇提醒,消费者如果购买翡翠饰品时发现,表面有蛛网状网纹,绿色分布较浮,看上去很不自然,通体成一种颜色或像玻璃一样,一定要警惕。
另外,购买翡翠饰品一定要到正规的购物点,向商家索要发票和证书,仔细核对证书上出具的检验结论是否与发票上的名称描述一致;或拨打证书上的电话,查询货品的真伪。
“佩金戴银”误伤宝宝
案例回放:“孩子百天,亲戚送了一对银手镯,可戴上几个小时后,孩子手腕上就起了许多红疹,到医院检查后得知,由于镯子并非纯银导致孩子过敏。”2013年12月5日,大连市东昌路某小区的张女士为孩子的病痛而着急万分。
无独有偶,刚出生一百天的小梦梦,在佩戴奶奶专门打造的长命金锁后,在脖子周围同样出现了大量小红疙瘩,经医院检查,步诊断为佩戴“金首饰”引起的过敏反应。原本寓意吉祥的金银饰品,贴近宝宝娇嫩的皮肤后,却成为家长心头的“毒刺”。
安全解析:每一个孩子的降生,对于家庭而言象征着希望与福运。为了庆贺和纪念孩子的“到来”,通常会有长辈亲朋送上饱含祝福的各类金银首饰,为孩子祈福纳祥。然而,一旦购置了劣质的金银饰品,便成为了一种对于孩子的伤害。
2014年6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市场上采集了50批次儿童银饰品,对其铅含量以及铅、镉、铬、钡、硒、汞、砷、锑8种有害元素的溶出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14批次儿童银饰品的铅含量过高,长期接触可能进入儿童体内,导致贫血,引发多动、听觉障碍、智力低下。
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有关负责人指出,通过皮肤接触、舔食、啃咬,这些重金属进入体内不断蓄积,具有一定毒性,对儿童危害更大。对此建议家长们,最好不要给孩子长期佩戴饰品,一旦发现儿童与饰品的接触部位发生过敏、炎症,应停止佩戴,及时就医。
首饰安全面面观
佩戴首饰,能够为原本单调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精细小巧的首饰,看似美丽可人,可一旦需要直接与身体接触,其质量的可靠性将变得不可小觑。因此,理性选购、科学佩戴质量上佳的首饰,才真正让健康与美丽相伴而行。
贵金属购买有讲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银等贵金属首饰的需求量正在逐日攀升。尤其恰逢婚礼、纪念日等重要节庆,购置一件精美绝伦的贵金属饰品,定能让喜庆节日增添一份感动和惊喜。贵金属购买有着多种讲究,无论是购买场所、质检标示或是工艺质量,都应细细斟酌再做选择。
认清标示。购买贵金属首饰时,应选择大型商场的正规品牌,商家需出具质检机构的检验标识,核对贵金属的质量和含量等信息无误后,方可放心购买。此外,饰品的厂家代号、材料、纯度等一系列信息,同样需要做出明确说明。
工艺质量。质量上乘的贵金属首饰应做到表面要光洁、无明显加工痕迹。无沙眼、无裂痕、无夹杂等缺陷。浇注首饰无裂痕和明显缺陷;焊接牢固,无虚焊、漏焊及明显焊疤;手镯要镯身平直、圆整,簧口紧密、灵活、开启方便;手链、项链的链身基本垂直;耳钉插针长短一致,耳壁松紧适度等。
索要凭证。消费者付款后,应向销售方索要购物小票、信誉卡、发票等购物证明,并确保购物证明上的相关商家承诺、明示担保等内容(如产品名称、商品等级、价格,售后保修等),字迹清晰,内容完整,以便后期维权。
仿真饰品理性辨识
相对于贵金属饰品的雍容富贵,仿真饰品更能以璀璨的光泽和时尚的样式迅速走入“百姓人家”。由于仿真饰品产量和销量最为庞大,更是需要消费者购买过程中仔细辨别、理性佩戴。早在2010年1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关于禁止使用镉及镉合金材料生产饰品的紧急通知》,要求从通知发布日起,禁止生产企业使用镉或镉合金材料生产饰品。同时,仿真饰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原材料的成分信息档案,以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2012年6月,我国首个环保型饰品标准——《环保型金属饰品锌合金材料》在浙江义乌审定通过。针对仿真饰品行业普遍存在的铅、镉、镍等有毒有害元素超标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然而,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仿真饰品,“三无”类仿真饰品依然活跃在批发商场、流动摊贩等场所。因此,专业人员表示,消费者选购时应谨慎为之,尽量选择附有产品合格证、材料名称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的合格产品。此外,不要购买重量过高的仿真首饰,以降低铅、镍等有害重金属对身体的伤害。选购项链、手链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配饰,应尽量少选择颜色过于艳丽,外表过于光亮的饰品。
佩戴仿真首饰之前,可事先在表面涂抹一层指甲油,与皮肤之间形成隔离。洗澡、运动等情况下,尽量不佩戴。避免长时间佩戴同一件饰品,并定期清洗和擦拭饰品。对于皮肤敏感的易感人群,尽量选择纯金、纯银首饰,防治皮肤过敏。
翡翠玉石巧鉴别
以1200元的价格买下一款标价46000元的翡翠手镯,而经专家鉴定发现仅值五六百元。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对于翡翠玉器的鉴别常识,走入陷阱的消费者比比皆是。外出旅游或商场购物时,如何从鱼龙混杂的翡翠玉石中挑选鉴别出“货真价实”的心怡饰品,称得上一门不小的学问。
看。消费者挑选翡翠玉石时,可通过颜色的纯正与否判断其品质优劣。在翡翠行业资深人士徐慰慈看来,高档翡翠应具有纯真绿色,并且不含有黄、灰、褐色调杂质。其次,仔细观察翡翠是否有色根(顾名思义,即颜色要有根,翡翠的颜色从一个点或一条线逐渐向外扩散而开,越靠近这个中心的颜色越深,反之越淡。)可以使用手电筒照射的方法加以判断,如果玉石首饰色根较浮,则很有可能是C货。
听。通过敲击翡翠玉石,可以根据声音的悦耳度加以判别。天然A货翡翠玉石,轻轻敲打会发出的声音清脆悠扬;而敲击B货、C货翡翠时,其发出的声音较为暗哑沉闷,无回响。
摸。一般的玻璃类的假冒翡翠饰品,放在手中会有明显的温涩感;而真正的翡翠玉石,由于其自身温度较低,接触人体时会有明显的冰凉感。购买时,用手去感受其温度的不同,同样可以加以鉴定。
综合以上三种鉴别翡翠玉石的窍门,只是针对一般消费者较为适用的简易方法。中国珠宝玉石质量注册检验师谢平辉介绍,外行人单从外表来看,是很难辨别翡翠真假的,所以最好找内行珠宝玉石质量注册检验师给把关。消费者应选择具有CMA(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标志),CAL(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标志),CNAL(国家级实验室的标志)标志的正规机构。
特殊人群不宜佩戴
首饰的佩戴,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来说,有着特殊的要求。日常生活中,如果加以忽略,同样会让小小首饰制造出意料之外的“麻烦”。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皮肤较为柔嫩,对于质地不纯或掺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首饰,一旦与皮肤接触,会出现发炎、过敏等现象。此外,低档首饰在造型上有尖、爪等,有做工粗糙、接口不对、毛坯打磨不光滑等问题存在,容易刺激或刮伤皮肤。如果病菌侵入繁殖,还可能造成继发感染,引起全身性疾病。因此,专家提示,儿童不宜佩戴首饰,以防意外发生。
孕妇。一直以来,关于孕妇因手指浮肿而被戒指夹手的新闻屡见报端。怀孕过程中,孕妇体内环境会发生变化,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的相应增高,以及新陈代谢的改变,造成体内易形成组织肿胀。孕妇的手指、胳膊、下肢等都会相应变粗,佩戴首饰难以摘下,极易阻碍血液畅通。此外,随着天气慢慢变热,汗液会增多,金属首饰如耳环、配件、手镯中所含的镍、铬会溶于汗水,也易引发接触性皮炎,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因此,对于处在怀孕分娩阶段的准妈妈们而言,如果仍然坚持佩戴耳环、戒指、项链的首饰,为了自身以及胎儿安全考虑,还应将这些潜在的危险一一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