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生儿体重莫“超标”

文/本刊记者 王倩倩 《 新安全 》(

    2014年3月18日,吉林省长春市36岁产妇经历长达2个小时的艰难分娩,终于顺利产下一重达12.5斤的巨型男婴;2014年3月13日,青岛市即墨当代妇产医院一名200多斤的母亲,产下10.8斤重巨大婴儿;2014年2月11日,江苏省扬州市一产妇在友好医院剖宫,产下一名重达11.76斤的男婴;2014年2月7日,广东省汕尾居民黎女士通过剖腹产生下一14.24斤男婴,婴儿头发浓密,脸蛋圆润,体型如数月大的婴儿。

    悉数近日以来,见诸报端的“巨大儿”降生新闻,巨型宝宝“扎堆儿”降生现象变得似乎稀松平常起来。然而,家有“胖宝”真的是乐事一桩吗?宝宝惊人的体重数字背后,真正值得公众关注的是准妈妈们孕期体重的科学管控之道。

    家有“胖宝”危害多

    “一方面,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都会为孕妇提供充足的食物和营养。另一方面,随着高领孕妇数量的增加,为了能够让‘来之不易’的宝宝健康成长,也会导致过度进补。如果孕妇摄入的营养被胎儿全部或大部分吸收,生出的宝宝就比较大。”对于新生儿超重问题集中多发的原因,北京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助产士改天姿提出以上看法。由此不难看出,充足的营养、高热量的饮食,是保证胎儿营养供给的必要条件。而孕妇一旦被查出腹中胎儿超重,将不可避免地与胎儿一起承受高负荷的健康压力,从而导致多种危险情况的发生。

    出生困难易致难产

    按照医学相关界定,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而一旦体重超过4000克即为超重婴儿。由于超重儿在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都远高于正常数值,在此状况下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易使婴儿无法顺利经过产道,导致难产、产伤、新生儿窒息、死产等问题。

    改天姿认为,孕检时一旦确诊为超重儿孕妇后,产妇的剖腹产指征就非常明显,因此将被直接列入剖腹产行列。然而,分娩时采取剖腹产的方式将对婴儿发育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北京妇产医院曾专门针对出生7-14天的新生儿做出一项精神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剖腹产婴儿的情商得分明显低于顺产儿。原因在于自然分娩状态下,新生儿头部会受到产道的摩擦,能够充分挤压大脑两侧发动情商的颞叶,有利于新生儿情商的培养。而在剖腹产条件下,婴儿大脑两侧颞叶因缺乏积压而未得到充分发育。此外,剖腹产对婴儿自身的糖代谢、神经发育等方面均造成不良影响,感觉统和失调的比率将大大增加。

    目前,中国剖腹产率高达50%,在广州、上海等大城市,该数字甚至达到70%-80%。均已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15%以内的限定值。由于婴儿体重是导致剖腹产的重要原因,因此,专家呼吁应加强对母亲孕期的体重检测,防止婴儿体重“超标”。

    产前易成高危产妇

    一般而言,高龄或未成年孕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亢进等疾病的孕妇、胎位不正孕妇等被称为高危产妇。然而,由于很多人在怀孕时受“一人吃,两人补”观念的影响,过度摄入食物和营养补充同样会让准妈妈们濒临高危产妇的边缘。

    一方面,怀孕期间,由于过多进补猪肉、牛肉、羊肉等高蛋白食物,会造成脂肪、蛋白质摄入量超标。除了加重孕妇自身胃肠、肝脏、肾等脏器的负担外,孕期也会出现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病症。同时,胎儿体内这些成分也会随之超标。另一方面,过补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胎儿过重,分娩期难产及引发并发症的几率则大大增加。此外,孕妇生产过程中,子宫收缩较差,导致产后出血等危险情况多发。

    婴儿超重致并发症

    孕妇营养过剩,是导致新生儿超重的重要原因。“现在家长普遍认为,吃水果利于胎儿生长发育。而孕期一旦过量摄入糖份过高的水果,大量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被严格的检测标准筛查而出。胎儿受此影响会出现体重过大,但也只是‘虚胖’。真正说胎儿的内脏发育,例如肺部的成熟度未必就能完全达标。”改天姿对《新安全》记者表示。

    新生儿超重并非证明胎儿发育良好,相反会被认为是一种体弱的征兆。由于超重婴儿降生后将会离开母体的营养供给,多种并发症也就随之出现。如低血糖、低血镁、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等。据调查显示,巨大儿中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等畸形的比例高于一般正常体重儿,并且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也较大,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易患人群,对于婴儿脑部细胞的成长发育极为不利。此外,医学研究证明,由于剖腹产降生的超重儿未经产道挤压,不易适应外界环境的骤变,不能及时排出呼吸道液体,由宫内窘迫导致的吸入式肺部感染发病率就明显高于顺产分娩者。

    “胖宝”减重源于妈妈

    2014年3月10日,伴随着南京市又一重达11.2斤宝宝的诞生,南京1-3月份降生的8斤以上的“巨大儿”已新增至76名。在“多吃点,把身体养好了,孩子也健康”的传统孕育观念持续影响下,未来“胖宝”降生比例仍然会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控制超重儿降生比例究竟该从何处着手,合理控制孕妇体重则被看作是重中之重。根据北京市妇产医院对本市无孕期合并症的4500位孕产妇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孕产妇孕期平均增重超过17公斤,已远远超出了对身体比重有益的生长值12.5公斤。因此,孕妇体重的健康管控直接决定婴儿体重的标准与否。从准妈妈着手控制体重,饮食、运动、孕检可是“一个都不能少”。

    平衡营养  合理膳食

    正常情况下,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能量消耗的速度会不断加快,食量发生明显变化,会时常受到“饥饿感”的猛烈攻袭。此时,由于孕妇饮食不当、过度进补导致的营养过度是产下超重儿的一大因素。因此,孕妇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体重的合理增加,同时也能够确保母婴营养的供给与平衡。

    改天姿认为,孕妇餐饮要合理搭配,严格管控高糖、高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遵循“少量多餐”的进食原则。同时,由于妊娠期间,孕妇普遍存在肠胃蠕动缓慢等问题,因此应多摄入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以及铁、钙等微量元素的食品。此外,应选择含糖量低的蔬菜水果,如番茄、黄瓜等来代替西瓜、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00克。

    熟悉规律  科学增重

    孕妇体重的科学管控,是判断母婴是否营养过剩的简单方法。在怀孕的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不同,孕妇体重的管控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言,由于孕早期(0-3个月)胎儿还没有完全成型,仍处于胚胎发育阶段,此时孕妇体型并没有太大转变,大部分体重增长保持在1kg-1.5kg。由于受激素水平的影响,一些孕妇体重会激增10斤,还有一些孕妇由于孕吐或其他原因,产生体重“不增反降”的现象。因此,改天姿认为,孕妇应从孕中期开始,注意自身体重的增加速度。即使由于呕吐出现体重下降,希望将之前流失的营养重新补回来的想法也不可取。

    孕中期(4-6个月)属于体重稳步上升期,胎儿无论是身长或是体重都会进入一个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在这一控制体重的关键期应确保孕妇体重每两周增加1kg左右。孕晚期(7-9个月)又称为胎儿迅速增长期,孕妇体重也会随之急剧攀升。这一阶段,称体重就应该成为准妈妈们每天的必修课。因此,应注意将体重增长有效地控制在每周500g左右。

    总体而言,孕前比较消瘦者以每周增重0.5公斤为宜。而孕前超重或肥胖者,则以每周增重0.3公斤为宜。整个怀孕期的体重总增长量控制在12.5公斤左右,最多不要超过16公斤。

    定期产检  排除隐患

    相信对于有宝宝的家庭来说,对于怀孕期间的定期产检并不陌生。对于一些怀孕前血糖正常的准妈妈来说,由于孕后体内胰腺功能不正常易导致血糖偏高,这些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正常胰腺组织分泌的胰岛素将这些糖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导致胎儿体重增长比正常孕妇所生的胎儿快,到足月分娩时就长成了超重儿。因此,应在妊娠24-28周时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做到及时发现、积极治疗,避免早产、低体重儿、难产、超重儿、先天畸形等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此外,通过全面系统的产前检查,孕妇能够了解到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姿势和发育情况。一旦发现有胎儿过大的迹象,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饮食和孕期活动,合理管控体重增长。到分娩时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保证安全、顺利的分娩。

    科学避免过期妊娠

    过期妊娠是指平时月经规律的妇女,怀孕时间超过42周而未分娩者。科学研究表明,过期妊娠的围生儿(围生期指出生前后的一个阶段)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并随妊娠期延长而增加。首先,过期妊娠会导致孕妇胎盘羊水减少,造成脐带受压加强,胎便在羊水中的浓度一旦增加,将导致新生儿发生“吸入性肺炎”。其次,过期妊娠的胎儿将持续生长,20%的胎儿体重将超过4000克,造成胎儿出生时超重。再次,过期妊娠将引发“胎儿过熟综合症”,症状主要包括:皮肤干燥多皱纹、皮下脂肪消失、表皮脱落、指甲长、毛发多、胎脂消失,以及羊膜及脐带上染有绿色或黄色胎便,大大增加胎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准妈妈们应坚持进行产检,防止过期妊娠状况的发生。即使有检测结果表明预产期已过,此时也无需过分紧张。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胡小平表示,预产期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科学统计数据表明,大约只有50%的准妈妈在预产期当天分娩。如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征兆出现,则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专家提示,孕妇应坚持早、中、晚测三次胎动数,如发现胎动频繁或减弱,可将每次测胎动的时间向后延长一个小时,如果仍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就诊,提前预防过期妊娠。

    适度锻炼  增强产力

    “现在很多孕妇会长期坐办公室,劳动强度较小。久坐再加上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热量等不到完全消耗,就势必导致胎儿巨大。”面对孕妇体重超标的现状,改天姿建议应充分重视到运动的必要性。合理膳食搭配适当的体育锻炼,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母婴的健康。

    通过适当有度的运动,能够有效地提高骨盆韧带的伸展性,同时释放体内兴奋激素,缓解怀孕期间的诸多不适症状,从而大大提高分娩时的顺产率。散步、游泳、低强度的有氧操、瑜伽以及适当的伸展运动,能够帮助孕妇轻松地将活动力度和活动量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但是,孕妇由于身体状况的特殊性,在运动方式选择以及运动时长等方面需要格外注意。通常情况下,孕妇运动时的心跳速率需在每分钟140下以内,每次运动15~20分钟要停下稍作休息。此外,运动时应穿着宽松的服装,如果下水游泳,应穿专门为孕妇设计的游泳衣。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必不可少,尤其注意活动韧带部位,防止韧带拉伤。运动时,应始终保持可以正常说话的状态;防止孕妇呼吸困难,造成的胎儿缺氧情况的发生。

锻炼悠着点,“腱”康多一点
你为什么睡不好?
人工喂养不必太纠结
新生儿体重莫“超标”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养生热里的“心”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