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人民周刊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失踪”17年的王淦昌

《 人民周刊 》( 2024年08月14日   第 07 版)

    王淦昌(1907年5月28日—1998年12月10日),江苏常熟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他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他积极促成建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并一直指导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存放着一个看似普通的木箱,上面写着“北京王京〈10〉”等字样。我们不禁要问,王京是谁?这个木箱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60年的冬天,远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联合所)的王淦昌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绝密电报,要他马上回国领受新任务。这年是王淦昌在苏联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在此期间,他在基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特别是他带领研究小组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使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受到了世界物理学界的高度关注。

    对于科学家来说,联合所是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这里学术氛围浓厚,没有与科研无关的会议和行政工作。王淦昌几乎把他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科研工作上。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派往联合所的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定时间期限的,但王淦昌与众不同。当时,王淦昌的妻子吴月琴也来到杜布纳,照顾他的起居生活。为了能让王淦昌在此安心舒心地工作生活,联合所专门选派了画家为王淦昌画像,安排了家庭教师帮助王淦昌提高俄语水平,颇有长期留王淦昌于联合所之意。

    但是,事情并没有朝着美好的愿景发展。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各项协议,又撤回了在我国各领域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我国刚刚起步的核工业遇到了极大困难。苏联人放言,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人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来。当然,也有人不这样认为,有一位苏联专家在临走前对二机部部长刘杰说:“没关系。我们走了,你们有王淦昌。”显然,此时的王淦昌已经是被世界科学界认可的著名物理学家了。

    王淦昌心里十分清楚,是时候回国了。他二话没说,于1960年12月24日悄然回国。

    1961年4月的一天,二机部刘杰部长请王淦昌到办公室谈一谈。

    “刘部长是很忙的。他这么急于见我,会有什么事呢?”王淦昌预感到一定是重要事情。

    王淦昌快步登上二机部大楼。一走进二楼部长办公室,他就看到刘杰和副部长钱三强正在等他。

    “王先生,今天请您来,想让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请您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刘杰坦率地开门见山,党中央决定研制核武器,但“有人要卡我们,中国人要争这口气”。

    刘杰部长坚定的语气、诚挚的目光,使王淦昌心中一颤。

    王淦昌深知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出生于旧中国的王淦昌,对于国家贫弱时遭受的屈辱有着切身体会,他曾暗暗立下“科学救国”的志愿。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不断向我国挥舞核大棒,王淦昌曾临危跨过鸭绿江,探测美国人是否在朝鲜投放了放射性物质。他深切感受到,新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必须拥有自己的原子弹。

    在苏联的5年,王淦昌始终没有忘记为祖国服务。今天国家需要他改变熟悉的研究方向,投身原子弹研究。有人曾为之遗憾,认为王淦昌如果继续在原来的科研领域工作,极有可能叩开诺贝尔奖的大门。

    然而,在王淦昌自己看来,与诺贝尔奖相比,祖国更为重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说:“能为国家兴旺出点力是光荣的,大家会欢迎,否则就受人唾弃。岳飞和秦桧就是例证,我从小就想做岳飞那样的人。”

    “我愿以身许国。”王淦昌毫不犹豫。

    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最高机密工作之一,全体工作人员要长期隐姓埋名,上不能告诉父母,下不能告诉妻儿,需要断绝一切海外关系。王淦昌的儿子曾说,如果有人问他:“你的爸爸在哪里?”他就像母亲教的那样回答:“我的爸爸在一个信箱里。”

    没有犹豫,王淦昌清楚研制原子弹需要高度保密,他脱口而出就叫“王京”,“王”是祖宗给的姓,“京”是北京的京,代表祖国。从此,王淦昌的名字在国际物理学界悄然消失,在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中有了一位叫王京的领导者和学术带头人。

    有意思的是,据曾与王淦昌共事多年的贺贤土院士回忆,当年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中对外使用化名的,似乎只有王淦昌一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王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较高”。

    从1961年至1978年,王淦昌隐姓埋名长达17年。

    这17年,他的足迹从燕山山脉到青海高原,从大漠戈壁到深山峡谷。在燕山脚下,他领导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奏响了中国核武器事业爆轰实验的第一乐章;在青海高原,他和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完成了中国原子弹“从0到1”的突破;在大漠戈壁,他见证了中华民族挺直腰杆的惊天一响;在深山峡谷,他念念不忘“闪光一号”。

    1978年6月,王淦昌从位于四川绵阳的二机部九院调回北京,担任二机部副部长,然后又兼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这一年,王淦昌已经71岁高龄了,在西部偏远地区隐姓埋名工作17年后,他的名字终于解密,可以不用再叫“王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