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科技盛宴引领创新风潮

本刊记者 张若涵 赵丽岳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9 版)

    4月25日,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开幕。本届论坛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突出前沿探索、成果共享、开放合作,聚焦科技前沿领域,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注入全球科技新活力。

    坚持科技办会

    让参会者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科技办会是中关村论坛坚持的特色理念,也是论坛的亮点之一。在这里,各种创新技术随处可见。

    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咨询台,一个仿生人形机器人“小柒”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你好小柒,你知道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什么时候举办吗?”“4月25日至29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参会者纷纷好奇地向“小柒”提问,她迅速给出回答,一来一回,与两位正常人之间的对话几乎没有差异。有人把她叫成“小青”,她则会纠正:“我叫小柒,不叫小青哦。”引得现场一阵惊呼。这台仿生人形机器人搭载了AIGC语义大模型,可实现智能语音问答,参会者可询问场馆信息,了解中关村论坛各大板块及特色介绍,带来全新的交流体验和超现实感受。

    咨询台旁,裸眼3D空中成像技术机器人“小关”正忙着引导工作。“小关”能够将屏幕中的内容投射到与人视线齐高的空气中,无介质、可互动,体验者无需低头看屏幕,直接轻触空气中的“按钮”即可选择所需要的服务。记者体验让小关引导自己前往场馆内设置的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其间,“小关”实现自主移动、自主避障的精准引领,提供3D实时互动和讲解,最终准确到达指定位置。

    场馆一侧弥漫着浓浓的咖啡香气,把人群吸引到智能咖啡机器人旁。“这个天鹅拉花比我做得好多了!”旁边的咖啡爱好者发出赞叹。这台咖啡机器人有双机械臂设计,能精确复制咖啡师的拉花技艺,展现出媲美手工制作的拉花咖啡,还能通过11组摄像动态捕捉咖啡拉花冠军导师的细微动作,结合AI技术,通过六轴机械臂的灵活转动,精准呈现咖啡拉花的层次美感,实现全方位“智慧服务”。

    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裘里晶介绍,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拥有大量AIGC模型接入的应用场景和设备,包括智慧“大脑”的仿生人形机器人、裸眼3D空中成像技术机器人、超写实数字人、智能咖啡机器人、智能刺绣机器人等。

    “本届论坛年会进一步强化数字科技多元体验,通过大量AIGC模型接入的应用场景和设备,让大家对科技创新成果可感可知。此外,本届论坛年会通过扩大绿色物料使用范围,让参会者能够亲身感受到科技为生活带来的切实便利。”裘里晶说。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进一步强化绿色办会理念,扩大绿色物料的应用范围,在各环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论坛采用低碳环保材质制作的纪念品及文创周边产品,还给参会证件、论坛会刊、水瓶等物料贴上碳标识,直观展示了各类物料在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引导参会者选择更低碳的生活方式。

    共话科技创新

    与参会者一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及全体会议环节邀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尔科·阿莱曼,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穆斯塔法·申胡,世界科学院院长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主席托马斯·考夫林和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等嘉宾,就各自领域的发展情况展望科技创新方向。

    “在促进全球交流发展方面、技术创新方面,中关村论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马尔科·阿莱曼从中国政府创新举措和知识产权创造方面进行分析。

    他展望:“中国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促进知识产权的相关发展。涉及技术转让、创新和企业增长的项目由我主管的知识产权和创新生态系统部门负责。我们的数据经济研究和知识产权分析团队愿与中国有关部门在中国关注的重点领域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实现更加有效的政策决策。”

    穆斯塔法·申胡在致辞中介绍,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致力于用工程学解决世界上最紧迫的挑战,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且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全力应对这些演变和挑战的同时,国际合作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穆斯塔法·申胡说,针对大力支持开放、信任、合作的倡议,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愿和与会嘉宾以及世界工程师群体,通过本届论坛以及类似的机制实现。

    “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的努力之下,中国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包括继续担任世界科学院东亚、东南亚及太平洋区域合作伙伴,并且支持了来自各个研究领域1500多名研究生和150多名访问学者,其中包括500多名博士毕业生。依靠这些方面的努力,中低收入国家和科技落后的国家得以培养一批杰出科学家,建设科学基础设施,也有助于各国改善人民生活,让人们对未来心怀梦想、充满希望。”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说。她在致辞中对世界科学院与中国之间的长期合作表示肯定和赞赏,并表示,世界科学院希望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托马斯·考夫林对中关村论坛年会主办方在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合作平台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赞赏。他表示:“全球性领先技术和创新观点的蓬勃交流至关重要,有助于我们坚持推动技术进步、造福人类的使命。我们很荣幸能够参与学会全球技术事业,致力于科学技术发现和创新,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标准,帮助我们彼此关爱,也关爱我们的地球。”

    颜宁在演讲中分享了作为科技工作者如何理解通过创新建设更美好的世界。“在科学研究中,难题才是真正令人激动的。”她介绍,“当我们结构生物学家们解析了二十几万个蛋白质的结构,当AI可以层出不穷地预测结构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其实在生命世界里面还有大量的分子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事实上我们也不清楚还有多少物质不知道,或者已知的物质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在谈到“暗物质”时,颜宁表示,“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密切地监测这些‘暗物质’世界,也许就能找到新的生理与病理分子标记物,从而助力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