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金融工作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落实惠企利民,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如何促进居民资产保值增值、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让居民和企业从金融市场增收获利、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分享红利?对此,经济学博士、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兴业研究公司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鲁政委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发展房地产新模式
优化居民资产配置
记者: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以房产等固定资产为主,金融资产占比不足30%。为了让金融造福于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房构建,发展房地产新模式,金融机构应该怎样配合将这些惠民保障落到实处?
鲁政委:从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构建来看,未来既需要从房地产市场自身入手,根据住房供需关系的变化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服务;也需要从更广的角度入手,因势利导推动居民资产由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
一是加大金融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化个人住房贷款金融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未来,预计高能级城市将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来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由于相关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还需要配套的金融政策加以支持。在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方面,可以推出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并通过保障房开发贷款、政策性金融工具、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等多渠道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提供低成本资金来源。同时,可以利用住房公积金为刚需家庭提供更高比例的保障性住房购房支持。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以来,5年期LPR进一步下调,中国人民银行还推出了降低存量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低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等措施,切实降低了居民的融资成本。建议政策当局考虑目前改善性需求已成购房需求的主力,同时很多城市人口都是第一代进城落户人口,很多家庭具有父母随迁需求,二套房的性质其实已经与首套房的刚需程度没有差异,因此,建议直接将购买第二套房的待遇等同于首套房。
二是助力居民释放金融资产配置和保值增值需求,因势利导推动居民资产由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通过丰富优质金融产品的供给,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家庭资产配置选择。“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开启了净值化转型,但目前理财产品的种类仍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尤其是现金管理类产品较多,权益类产品的占比还较低。此外,还可以加强指数类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的供给,为居民中长期配置提供多元化选择。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优质资管产品的供给,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重点领域构建优质的基础资产,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资产选择。同时,为了满足居民养老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也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养老金资管产品,拓展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范围。例如,增加养老理财产品的创设数量,将柜台国债和地方债、挂钩黄金的金融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标的,提升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吸引力。同时,固收、权益类基金也是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领域。
助推居民资产转为长期资本
不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
记者:金融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建设金融强国,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对于老百姓而言,有哪些“看得见”的直观效益?
鲁政委:从世界银行的定义来看,普惠金融指的是促进个人和企业可以便捷获取和恰当使用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从我国的实践来看,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可以有效贯彻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进而为老百姓带来多种直观收益。
一是金融服务可及性提升。在解决了金融服务“有没有”的问题后,金融服务的质量、便捷性等也将逐步提升。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以金融方式来支持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类生活需求。截至2023年10月,我国银行机构网点已经覆盖了97.9%的乡镇,2022年末全国共有银行账户141.67亿户、人均持有银行卡6.71张,我国大病保险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随着金融服务“有没有”问题的解决,下一步,普惠金融的关注点将逐步转向“好不好”。通过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落实,以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乡镇地区竞争力度的合理提升,经济社会中的各类主体,特别是此前金融供给相对有限的偏远地区经济主体,将有机会享受到更低成本、个性化的优质金融服务。特别是通过数字人民币试点探索的推广、金融科技对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助推,经济社会的各类主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类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是面向普罗大众的财富管理普及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民而言,提升对居民财富管理服务水平是不让老百姓票子“变毛”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财产保值增值,更可以帮助老百姓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红利。截至2022年末,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规模已接近250万亿元。随着共同富裕目标的逐步推进,拥有财富管理需求的居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以银行理财为例,随着理财产品门槛的降低和居民财富的积累,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由2019年末的2200万人左右激增到了2023年6月末的1.03亿人。在资管产品和财富管理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能较好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面向长尾客户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现金管理类理财或货币基金,由于门槛低、风险相对较小,成为不少长尾客群开展投资的“入门”产品。又如,智能投顾服务体系的探索和落地,使此前服务受众相对较少的投资顾问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随着普惠金融服务的推进,各类经济主体的融资可得性有效提升,融资成本也在逐步降低。一方面,居民更容易获得贷款或授信支持,截至2022年末,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为2.78万元。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截至2021年末,我国借贷参与率为56%,较2017年增加11个百分点,超过中高收入经济体55%的均值。另一方面,居民融资成本显著下降。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一直强调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叠加LPR下行,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同期下降了34个基点。此外,2023年8月,监管部门明确,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借款人可与借款银行协商降低利率,也为居民提供了“看得见”的直观效益。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多做功课才能避免入坑
记者:普通老百姓想从金融市场赚到钱,学习投资理财,需要从哪些方面多做功课?如何防范风险、避免入坑?
鲁政委:如何让普通老百姓从金融市场中获取盈利,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普通居民的角度来看,未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第一,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老百姓在投资前,应该对所投资产有正确合理的风险收益预期,这需要金融机构提前做好投资者教育。同时,在投资股票等波动稍大的金融资产时,需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数据显示,任意时间点买入沪深300指数,持有五年盈利的概率为91%,而持有三个月盈利的概率仅有56%。长期持有能避免许多追涨杀跌的错误操作,缓冲股票资产的大幅度波动。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整体的稳中向好态势,我国的优质金融资产无疑具有良好的投资配置价值。
第二,选择和委托专业投资机构开展投资。金融市场中的可投资资产种类繁多,每类资产的波动幅度和涨跌周期各有差异。做好资产配置及投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长期专业的研究,普通老百姓缺少足够的信息渠道和专业支撑,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所能承受的波动幅度,选择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委托进行投资。以美国的股票市场为例,2009年至今,美股三大交易所共IPO上市约5800家公司,在此期间,退市公司也超过4300家。完善的注册制和退市制度,保证了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质量,但也降低了普通投资者赚钱的概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老百姓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或将成为一大趋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资本市场波动大,历史数据计算出的概率显示,通常需要不短于10年的时间才能保证取得正收益。基于我国权益市场的这种特性,尤其需要在事前给客户做好心理建设,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在事中做好陪伴,纾解客户的困惑和焦虑。这样才能最终引导储蓄有效转化为长期资本。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性机构,目前,包括基金在内的大量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都是商业银行,为了能够保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商业银行客观上需要加强对各类产品的研究分析、贴标展示和面向客户的解释说明。虽然目前商业银行有代销证券类产品的资质,但没有研究分析、评价、对客户解释宣传的资质。建议未来监管政策能够优化调整。
第三,选择正规机构的渠道和产品开展投资。刚刚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实践中,在近几年强监管的背景下,非法金融活动数量已显著下降。居民一旦遭遇不合规乃至非法金融行为的侵害,将可能导致较大额度的资金损失。因此,普通老百姓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咨询相关金融服务或产品,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网站、线下网点、监管机构备案信息等多种渠道验证。
助力小微企业掘金
积极提升融资可得性
记者:建设金融强国,促使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获得提升。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小微企业,如何才能提高资本市场获得高效融资可得性,怎样才能获取更多的掘金机会?
鲁政委:从境内外经验来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提高融资可得性,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经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内部治理能力、财务透明度,并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
一是提高财务工作的规范性。近年来,境内银行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运用公用事业、税务等多样化替代数据进行授信和贷款发放,不过,仍有部分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实践中,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导致财务规范性差、信息透明度低,使得金融机构难以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因此,企业应当从日常做起,提高财务报表等财务工作的规范性,以便在需要获取融资支持时,向外界准确、透明反映自身经营信息。
二是提高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在过往的历史中,企业由于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认识不足,通过过分举债加大杠杆扩张,进而导致破产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对于企业而言,若要确保自身基业长青,一方面需要稳定长期的规划,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自身的财务杠杆水平健康、可持续,从而避免由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差、财务杠杆率过高而造成的融资困难。
打造稳健金融
做好一流服务
记者: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一系列部署,对金融机构提出更高要求。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与活跃,普通老百姓和中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多,金融业需要更多的人才和科技助力。打造一流的金融机构,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需要从哪些方面展开工作?
鲁政委:一是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重点是要满足老百姓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期限结构的投资需求。2023年10月1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构建类别齐全、策略丰富、层次清晰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体系。以资管产品为例,可以结合客户的多元投资需求,不断拓展底层资产范围,适时推出如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科创金融等不同主题的资管产品,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在满足各类主体融资需求方面,重点是要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发展痛点,创新更契合企业融资需求、面向企业痛点的金融产品。例如,为了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未来不仅可以探索推广选择权贷款等融资工具,还可以尝试“远期共赢”的前低后高利率定价贷款产品,从而能在更好契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实际的同时,实现银行贷款业务的商业可持续。
二是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紧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更好满足新时期老百姓的金融需求。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转变,提升流程线上化、自动化水平,帮助老百姓更便捷地获取各类基本金融服务。同时,也要提高自身与外部的交互能力,提升线上渠道获客和服务客户的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数据、算法、模型的迭代更新,不断优化内部流程和风控水平,在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的同时,也能提高融资效率和风险识别的精准性。
三是进一步做好金融风险防范。防范金融风险,既是为了保持金融机构自身能够行稳致远,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健,才能够使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