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让青少年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明确体育在教育实践中应该以乐趣引导入手,进而实现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意志坚定的身、心、灵共育目标,成为推进教育改革、探索体教融合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背景
当前,我国教育工作面临两大困境:一是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堪忧。2020年11月,央视财经报道“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3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6到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高达19%。二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15—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率约为3.53人/10万人。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心理问题,加上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存在的诸如不良生活方式、校园暴力、网络成瘾等问题,成为制约新时代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系统性问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和形成的关键节点就在中小学阶段,这一阶段培养出的体育技能可以成为一辈子的生活方式,经常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对个体不良情绪会起到化解作用,可以很好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同时,像游泳之类的体育技能的形成,关键时刻也可以挽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当前的体教融合工作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上均存在分离。从理论逻辑看,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紧密关联的,但教育中重智轻体的倾向割裂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理论逻辑。如何充分发挥体育职能,推动体教融合,促进教育全面发展,实现青少年全面成长的目标,以解决当前教育难题,已迫在眉睫。从历史逻辑看,长期以来,以结果为导向、以分数为准绳的“达标体育”观念始终根植于体育教育系统。体育课程创新不够,失去应有的乐趣,在帮助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实现健康成长方面并未取得应有效果。从实践逻辑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体教融合也面临部门协同困难、观念转变困难、体育资源不均三大掣肘,严重制约体教融合效果和进程。
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体育与教育事业融合发展。2020年以来,青少年体育工作、体教融合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央编办、人社部等各部委的重视,出台了系列文件,将推进体教融合作为新时代改革教育体系、建设体育强国、助力健康中国的重点工作之一。2022年10月18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对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报告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综上所述,体教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要想充分发挥体教融合作用,需要我们站位新时代,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探寻体教融合的意义,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提出高质量深化体教融合的可行路径。
体教融合的意义及各地实践
体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王朝时期。据《周礼·地官司徒·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的继承者、中国教育的鼻祖孔子也将“六艺”作为君子的“必修课”,其中,“乐”包括音乐和舞蹈,“射”为射箭,“御”为驾驭马车,可见中国古代培养人才的内容和手段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属于今天的体育范畴,孔子的弟子中大多也是文武双全之才。
近代,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忠孝,人伦之大道也,非健康之本,无以行之”,并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育人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子。1917年,青年毛泽东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认为体育之价值是“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在强身健体之外,还是塑造文明精神的工具。体育所蕴含的公平公正、遵守规则(法治)、团结合作、自律自信、敬业、爱国、诚信、文明友善、磨炼意志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通过体育来践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科学且高效的方式。
体教融合既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基石。一方面,教育系统可以通过体教融合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另一方面,体育系统也需要体教融合培养扩大体育人口,实现竞技体育选材模式多元化,拓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通道,保障人才的输入输出机制,进而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体教融合政策下发以来,各地就融合方式进行了诸多探索。据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统计,北京市对标冬奥任务,建立区级青少年冬季项目运动队125支,实现各区冬季项目全覆盖;山东省、四川省率先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推动退役运动员进校任教;江苏省推动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体育俱乐部,发放1800万元青少年体育消费券,支持青少年参与体育培训;云南省颁布中考改革政策,首次将体育分值从50分提升到100分,与语、数、英等同;等等。这一系列政策响应措施对于探索契合我国实际的体教融合路径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上述成就只是体教融合大工程的开端,体教融合作为我国育人工程的组成部分,还需要在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大量探索,推进体教融合工作的深度发展以及实践落地。
高质量深化体教融合的路径建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体教融合相关政策,助力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做好“六大融合”工作。
一是理念融合。必须明确教育目标,才能协同相关力量共同实现这一目标。受“唯分数论”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受到重视,体育课程边缘化、体育教师污名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破除传统“体教分离”或重教育、轻体育的“体教结合”观念,打破现有体教融合领域存在的认知障碍是切实做好体教融合工作、健全体教融合制度的前提。
二是政策融合。随着体教融合实践的不断深入,该领域尚未形成完善合理的政策体系这一问题也逐渐凸显。各地政府应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各地体教融合具体实践,找出政策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与原因,以问题为导向、以试点为抓手,协调各主管部门联合印发政策,优化体教融合政策环境,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同时修订相关法律条例,强化立法保障,建设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三是功能融合。体育具有教育、娱乐、健康三大功能,是对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的有力补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教融合理念与顶层设计导入实践、实现功能融合的第一步必须是让体育更有乐趣,从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技能,进而完善体育运动对于网络游戏的代偿机制;其次是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让体育成为其终身的生活方式。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懂得体育发展规律,落实体育技能培养措施,久久为功。体育教育的成功,势必会降低学生体育不达标率,减少学生的心理疾病和自杀风险。探索体育教育的功能融合,将学校心理咨询室功能和体育运动功能融合,研究青少年预防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降低和减少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生率和自杀事件。
四是资源融合。当前,中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旧突出,具体表现为城市地区、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体育资源丰厚、基础设施完善,而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体育基础则相对薄弱,人才流失严重,严重阻滞体教融合进程。因此,各主管部门需要综合研判各地发展形势,利用政策推动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以强补弱,帮助找出契合各地实际的特色体教融合之路。
五是人才融合。“双减”背景下体育师资不足、能力有限的问题愈发凸显,这也体现了体教融合政策发布以来,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解决人才问题需要“只争朝夕”,目前可依托高校、协会、俱乐部等主体打造复合型体育教师、教练员培养体系,培养兼具体育运动技能以及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知识的体育教师,同时鼓励退役运动员、有一定资质的教练员在经过学习考核后进入校园,并对现有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进行定期培训、考核,优化晋升渠道。
六是产业融合。在我国现有体制机制下,体育天然具有事业和产业两种属性,其中事业属性以政府为主导,产业属性则以企业、社会为主体。对于体教融合而言,产业领域的融合相比事业领域的融合更具自发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工作,通过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赛事和培训工作,完善课外体育培训治理,促进体育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以赛代练”的同时,培养体育人口,激发市场活力,畅通内循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健康则国健康。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质量深化体教融合对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解决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系统性问题,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质量深化体教融合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研究员、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