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党员情况复杂多样、管理方式笼统单一、作用发挥不明显等困扰基层党组织的现状和难题,包头市东河区根据党员类型特征,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精准管理为重点、作用发挥为目标,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方法,切实把党员管起来、管到位,不断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有效推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大大提升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践诺式”管理在职党员。根据在职党员的岗位职责、任务分工,为在职党员搭建服务平台,结合职业特点、个人特长和服务意向,采取承诺践诺的方式,围绕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创城创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作出履职承诺,组织在职党员签订《履职公开承诺书》6292份,推动在职党员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充分展示在职党员先锋模范形象,并通过“四评”(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和支部书记点评)的方式,全面掌握在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以此作为年度评议党员、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同时全面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制发《东河区直属机关“双服务、双认领”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下沉到社区,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800余次。
“设岗式”管理无职党员。针对农村和社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缺载体、展示形象缺舞台的实际,村、社区党组织结合无职党员基本现状、服务意愿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设置产业发展指导、政策理论宣讲、村规民约监督、环境卫生治理等十余类契合党员实际的岗位,通过支部按需设岗、党员申报选岗的程序,引导无职党员主动认领岗位,并组织签订《认领岗位责任书》,引导其积极“上岗”,推动无职党员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一线强担当、勇作为。同时建立“一账一簿”考核管理机制(即设岗领岗台账、履职记实簿),经常性开展督促检查。截至目前,3410名无职党员主动认领岗位,积极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治理、矛盾化解等服务活动500余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50余个。
“跟踪式”管理流动党员。实施党员分类管理以来,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流动党员排查摸底,对摸排出的1022名流动党员及时建档立册,动态更新,实行“外出必报告、日常必联系、返回必汇报”制度,进一步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通过“三定”模式(定人、定期、定责),指定专人一对一联系流动党员,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近况。同时依托“互联
网+”,组建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及时推送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包头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学习平台信息,建起流动党员日常学习“指尖课堂”,同时线下邮寄“红色包裹”,将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必学书籍邮寄给外出流动党员,确保组织生活不断、教育管理不松。截至目前,共为流动党员推送学习资料1500余条,邮寄“红色包裹”80个,流动党员反馈学习心得1430余条。
“余热式”管理离退休党员。注重对离退休党员的心理关怀、保障落实、典型选树,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增强老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春节、“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对离退休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2023年春节期间,累计走访慰问离退休党员538人,发放慰问金47.94万元。近3年,累计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500余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1512块。组建“银领先锋”“夕阳红”“常青树”等老年志愿服务队,组织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老党员积极参与辖区环境治理、文明新风传播、邻里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0余次,组织开展乐器演奏、书画展览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50余场次。充分发挥老党员见证历史、熟悉党史的优势,组建“五老”宣讲团31支,深入校园、机关、企业等开设“红色课堂”“五老讲堂”,积极开展红色宣讲,激励老党员“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截至目前,开展集中宣讲173场次,覆盖受众6000余人次。
“关怀式”管理特殊党员。通过入户走访,建立年老体弱、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等特殊党员台账,积极落实党内关怀帮扶措施,建立新老党员结对帮扶机制,结合党员“双服务双认领”活动,由在职或无职党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系特殊老党员,积极落实“三上门”举措(即党支部书记上门慰问、党支部上门送学、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帮助特殊党员解难纾困,切实做到教育管理全覆盖、关爱帮扶常态化。区委组织部在党费中列支专门资金为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提供保障。
下一步,东河区将继续深化党员分类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力争在管理服务上“破难题”,在作用发挥上“求突破”,让党员在引领乡村振兴、优化基层治理、助力“双招双引一优化”上汇聚更大力量,彰显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包头市东河区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