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城城携手 生活更好

于海军 《 人民周刊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好重点工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都市圈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格局,又有利于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步入快轨,环京城市群迎来新一轮发展期,各城市在教育、交通、产业等多方面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价值潜力不断释放,百姓获得感倍增。

    企业得实惠

    为了响应政府关于企业外迁的号召,北京华信源木业(巨鹿)有限公司于2017年底由北京通州搬迁到河北巨鹿。企业负责人王旭告诉记者,因为是做全国市场,搬迁不仅不会对企业产生影响,随着交通物流越来越方便,用工成本和厂房租金都低于北京,对企业来说,最终还是得了实惠。

    王旭坦言,随着京津冀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企业也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搬迁时,北京市政府给了一部分搬迁费,巨鹿县政府也提供了很多好的政策,比如在税收方面,比如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比如为企业提供临时的过渡厂房,比如我在巨鹿县落地的相关手续办理也提供了便利;等等。房租不仅低于市场价,还有一部分房租补贴。”王旭说,企业落地后还给当地解决了近500人的就业问题。

    不仅如此,在环保层面上,巨鹿县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很大,“为了让企业能用上最先进的环保设备。我们企业采购设备政府会给15%的补贴,也就是技术改进的资金补贴。这就减少了我们不小的负担。”王旭说,下一步还要建一个新的生产基地,在智能制造方面还将不断拓展,目前在做土地和厂房的规划。王旭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事实上,京津冀多地都对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优惠政策。以临近北京的廊坊为例,近年来,廊坊市最大限度发挥区位优势,牢牢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力促重大科技成果在廊坊市落地转化,持续增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功能。

    据了解,廊坊市集中打造和精心培育了一批规范高效、富有特色的重点承接平台。大厂影视小镇内,聚集了肖进特效、金海岸影业等近百家影视文创企业,其中京籍企业超过一半;在香河开发区,北京汇天威、安川都林等140多家机器人企业毗邻而居,其中93家来自北京。下一步,廊坊将着力提升燕郊高新区、三河经开区、大厂高新区、香河经开区等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的承载能力。

    为了让京津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政策引领和财政支持是关键。廊坊市先后出台30多项涉及20个方面的200余条政策,支持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尤其是2015年以来,廊坊市财政安排资金6.1亿元,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平台、协同创新基地等200多家。同时,今年安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共计1140万元,优先支持京津科技成果在廊坊落地达产。

    交通更便捷

    近些年,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环京各城市在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公路路网等方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与京津的交通对接呈现出全方位、高层次、立体化趋势。老百姓越来越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协同发展带来的切切实实的便捷。

    “现在的高铁太快了,下了高铁就能换乘地铁,而且三地地铁卡、公交卡互认,感觉不出来这是出差,就像生活在一个城市。以前那种跨省市出行的距离感越来越模糊了,京津冀城市群或者说都市圈的协同作用,最先体会到的就是交通的便捷,我们每个人都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因为公司业务需要,上班族许卓洋经常往来于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三地,如今随着交通一体化,出行越来越便捷。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百姓的出行愈加便捷,时间成本在不断压缩。作为环京的重要枢纽,霸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省道干线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大广高速、京台高速、京沪高速、京九线直通北京,并与廊涿高速、荣乌高速形成以霸州为主的发展区域。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后,北上直达北京新机场,南下贯通雄安新区,将形成半小时城市通勤圈。

    近日,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是京津冀城市群“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西起石家庄,东至渤海新区,项目建成后,沧州至石家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4小时缩短为1.5小时。该项目的建设将形成沿线地区至石家庄、天津、保定等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大容量快速客运通道,对促进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交通的发展不仅给京津冀地区的百姓带来便利,还直接拉动区域内包括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商务商贸业、房地产业等多个行业的经济增长,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也催生出包括住房在内的更多消费需求。许卓洋坦言,随着环京各城市的交通等公共配套不断优化,各城市在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会愈加凸显,百姓获得感也会增强。

    城市有品质

    城市发展提速,不能忽视生态保护。近年来,廊坊大力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与雄安新区共同打造水脉相连、河清水碧、良性循环的生态水网。廊坊依托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示范工程,摸索出一套治水提质,同时结合水系连通、水资源调度与配置,并进行生态补水的“污染减排”“资源回用”“自然补给”湿地治理模式。

    在生态环保方面,石家庄也与京津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区域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环境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监管,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好转。“这几年变化很大,环境的改善,我们老百姓能最直观地感受到。”石家庄退休教师刘文宇说。

    不仅如此,为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致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石家庄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这也推动了全方位创新创业,截止到2018年底,市场主体总量超过93万户。新增挂牌上市企业总量达226家,居河北省首位。随着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创业者纷纷来到这里投资兴业。

    近些年,京津冀各城市在提升城市品质上下绣花功夫。以保定为例,在做好“城市双修”,对基础设施、城市立面、城市色彩等统一规划设计的同时,重点打造“城市客厅”、城市森林以及地标性建筑,彰显城市魅力。做好古城文章,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工作,改造提升老城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承历史记忆,打好文化这张牌,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不仅如此,都市圈的发展对新型城镇也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生活要讲究品质,老百姓还有更高的追求。”保定市民翟建祥说。紧邻北京的保定持续构建城镇体系,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完成县城建设27项指标任务,统筹抓好学校、医院、城市综合体“新三个一”建设,打造一批亮点工程,提高城乡垃圾一体化治理水平,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城市、森林城市,打造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微中心”和特色城镇。

    在各项利好政策之下,处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各城市将吸引更多人口及产业,随着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京津冀都市圈不断成熟发展,京津冀各城市还将迎来巨大的成长空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将逐一实现。

    (《民生周刊》2020年第18期)

75岁的联合国在挑战中前行
迎接冰雪之约 共创美好未来
一个展看遍紫禁城六百年
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数字互联新格局
城城携手 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