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一颗塑料微粒的人体之旅

本刊记者 付冰冰 《 人民周刊 》(

    污染蔓延远超人类预期,人迹罕至的北极下起了“塑料雪”,人类又能躲到哪里去?据8月14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采集的雪样本里发现大量塑料、橡胶和纤维微粒。据统计,每升雪里含有多达14400个塑料微粒。

    弗拉姆海峡位于格陵兰岛和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之间,是一片无人居住的广阔海域。研究者猜测塑料可能通过大气环流或海水环流被带到北极,也有可能来自北极破冰船。人类没有到过的地方,他们生产、使用的塑料垃圾却前到了,包括人类的身体。科学界就塑料微粒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这一观点已达成共识,对于那些被吸入人体的塑料微粒,“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有”目前仍存争议。

    据资料显示,塑料微粒污染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1972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Carpenter等人)首次报道了海水中塑料微粒污染,发现这些塑料微粒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例如多氯联苯)并且颗粒表面附着有微生物,海洋中的鱼类吞食塑料微粒可能会造成肠道损伤或堵塞。

    看不见的“危险”

    塑料微粒不仅存在于北极的雪里、海洋生物的身体里,还存在于人类呼吸的空气及粪便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近日发布报告称,在落基山国家公园采集的90%雨水样本中,均发现各种颜色的塑料纤维,有些通过显微镜还能看到珠子和塑料碎片。研究人员称,超90%的废塑料无法再利用,其中一部分会分解成微颗粒进入大气,再随雨水落下。

    塑料微粒,通常称之为“微塑料”,通常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或碎片,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项主要载体。

    据英国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今年6月公开的一项环境学最新报告,美国科学家团队在加州蒙特雷湾深海区内,发现可能存在一个大型海洋塑料微粒库,这可能是现在最大的塑料微粒库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需求使得塑料产量呈指数级增加,时至今日,人类活动与垃圾排放已经让大量塑料涌入环境中,进入河流的塑料将随着水流汇入海洋,体积大的塑料最终都会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作用分解为微塑料。

    通过取样研究分析,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得出结果:包含在一次性塑料瓶和包装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此次各种深度的水柱样本中最常见的塑料。

    研究结果认为,塑料微粒污染向深海水域、沉积物和动物群落蔓延的深度和广度超过此前预期。团队表示,有必要采取大规模的保护和缓解措施,从空间和生态层面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全球每年79%塑料直接进入环境

    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性能(耐热性、持久性等),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会适当加入塑化剂、填充剂和阻燃剂等。

    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暨南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曾永平教授对本刊记者表示,通常情况下,塑料制品是无害的,塑料制品的使用能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但在高温等条件下,这些添加剂会缓慢释放到环境中(水或空气),达到一定浓度的添加剂会对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严重的甚至可能会有致癌致畸风险。完成生命周期的塑料制品多数都能被回收利用,但污染严重的塑料垃圾无法回收,或回收成本太高不适宜回收。

    焚烧也是一种处理手段,然而焚烧塑料垃圾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致癌化合物,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威胁人类健康。未被回收或焚烧的塑料垃圾如果处置不当可进入自然环境中;大塑料碎片可缠绕生物体,微塑料则可能被生物当成食物误食,含有微塑料的海鲜或食盐被人类食用后将威胁人类健康。

    塑料制品的使用年限从一次性使用到几十年,使用完毕的塑料制品一部分回收利用,一部分焚烧,未被回收或焚烧的塑料垃圾最终进入环境中(包括垃圾填埋)。

    曾永平教授指出,每年全球的塑料制品产量超过3亿吨,约9%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利用(中国2014年的塑料回收率约为25%),12%焚烧(中国2014年的塑料焚烧率约为30%),其余的79%进入环境中,其中包括填埋。

    “这些塑料垃圾进入环境中后存在于环境的各个介质中,通过物理破碎或化学分解作用,大塑料将会变成数量更多的塑料微粒,但产生的塑料微粒数量无法计算。我们通过为期一年的野外采样和模型公式估算出来的每年从珠江三角洲汇入南海的塑料微粒(粒径为0.33mm—5mm)约有390亿颗。全球的塑料垃圾每年产生的塑料微粒不计其数。”

    微塑料可通过食物、饮用水、呼吸等多途径影响人类健康。

    自2014年以来,中国已有多个高校或科研机构着手研究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部分研究成果发表在领域权威期刊上。作为人口大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通过河流运输进入海洋环境。其中经流量较大的长江和珠江的水体微塑料污染已有长期野外监测数据,分别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带研究所的李道季教授团队和暨南大学环境学院的曾永平教授团队。

    数据显示,每年经由长江和珠江进入海洋的微塑料有成百上千亿颗,主要塑料类型为聚乙烯和聚丙烯,这两类塑料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塑料袋、塑料包装纸、一次性餐盒等塑料制品的主要成份。每年约有66吨微塑料(相当于2400—3800吨塑料垃圾)通过珠江进入南海,约有500—900吨微塑料(相当于24400—41000吨塑料垃圾)通过长江进入东海,塑料的数据是根据微塑料在全部塑料垃圾的占比换算而来。曾永平教授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河流的污染最为严重,占全球每年通过河流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的76%,对海洋环境特别是北太平洋海域造成严重污染。

    曾永平教授表示,减轻塑料微粒对环境的影响要从源头抓起。首先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尽可能多次循环使用塑料制品,延长塑料制品的生命周期;其次,研究可降解无污染的替代材料;最后,塑料垃圾集中分类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塑料垃圾进入环境的量。

    让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

    目前人们生产、生活中仍在大量使用短期内无法全部被替代的塑料制品,对于这一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室主任李国庆对本刊记者表示,需要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在行动层次上细化垃圾的科学分类,对塑料制品及时进行处理、回收。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盞范围。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

    据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专业药房是零售药店新方向吗
法定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阿里再造阿里
盒马开启新玩法
古风经济兴起
餐饮市场的“轻食风”
消费信贷,省心还得放心
一颗塑料微粒的人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