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掘金“机器人教育”

本刊记者 张配豪 《 人民周刊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人工智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机器人教育”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在全球机器人教育领域,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中,欧美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申光星的“百星机器人”独家引进韩国清州教育大学机器人课程体系,将教材翻译、梳理后,改良成适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培训课程。

    机器人教育现状

    在一间教室里,孩子们拿着机器人零部件,正在组装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教室里出奇的安静,没有一个孩子吵闹。三两个人一组,大家都忙于手里的活计,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一行人的到来。这就是申光星的创业项目“百星机器人”直营校区的课堂现场。

    机器人教育是指通过组装、搭建、运行机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搭建过程,还可以通过控制机器人,了解到了编程的乐趣,因此机器人教育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历经20多年的发展,机器人教育已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模式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然而,机器人教育在我国总体上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是个方兴未艾的新热词,目前尚未得到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学基础教育课业过重,过多的基础知识学习让很多孩子死记硬背,这样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计算机的硬盘,使得很多孩子的大脑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让孩子养成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节奏日益加快,素质教育纵深推进,而机器人教育恰恰是通过创意无限、启迪智慧的学习“做机器人”的课程,恢复孩子充满灵感、想象丰富、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天性。机器人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开发想象力、提升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教育方式重在培养个体的能力和素质,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积累才能见效。因此,机器人教育是需要教育部门、家长和学生共同付出时间和耐心的长期工程。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教育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创新实践性、前瞻性的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未来的社会是属于有科技热人类,机器人教育或是一片蓝海。

    多学科综合教育载体

    2013年10月,申光星作为国际学校的校长去韩国一所学校进行考察。孩子们的专注和学习热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其后来创业埋下了伏笔。

    这是申光星第一次接触机器人教育,他对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感兴趣。孩子通过合作要完成一个机器人,不仅要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还要向同学介绍用了什么结构零部件、电机、哪种传感器等,可以锻炼孩子综合能力以及科学审美。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学习的综合教育载体。于是,2014年5月,申光星创办了“百星机器人”。

    他认为,无论是机器人教育,还是其他学科,其本质都在于教育。结合“STEAM教育理念”,再加上他有10年教育工作经验,从学校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以及常规教学管理,到家长委员会的运营管理,每个环节他都轻车熟路,这也是申光星创办教育培训品牌的信心所在。

    百星机器人教育的核心技术和课程体系来自韩国。代表韩国最高科技水平的韩国科学技术院,其地位相当于中国科学院和韩国清州教育大学联合打造出了这一科技成果。由KAIST金钟焕博士(1995年提出FIRA全球机器人足球?比赛)牵头的两家高水平权威机构的科学家、教授和其他专业人士基于STEAM课题型教育模式,研发出了本项目的软硬件设备和课程体系。STEAM教育主要?由五大要素构成: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学(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

    通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在韩国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教育领域占有最高的普及率和认知度,并在2013年由北京星世达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引进中国。整合在韩国十多年发展过程中总结的最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星世达在国内教育行业发展中所积累的最优良的教育团队以及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形成百星机器人教育的核心价值。?

    申光星介绍,该课程体系由“百星机器人”独家代理。其中文版教材已经在工商进行登记备案,获得知识产权备案。在课程设计上,分为九级,连贯性比较强。随着学习的深入,每学习一级,其课时量和内容也会逐渐增加,整体学习周期在4年半—5年时间。

    在教学内容上,每节课程90分钟,分为四个模块:思考、探究、实践、总结。老师们提出“有效问题”,引发孩子们思考。然后,学生们一起来探究,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和成果展示。

    推广,责无旁贷

    完成课程内容研发后,申光星在北京、河北开了6家直营校区。然而,申光星一直在学校就职,当时并不懂得市场上培训机构的玩法,以至于只专注于教学质量,没有注重销售,市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随后,申光星对学校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在每个校区,设置1名校长,3—4名销售人员,4—5名专职老师,采用4—6人小班教学,以便老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保证机构的专业运营和回报率。

    市场招生确实是教育培训的一大难题。申光星复盘手中的资源,决定从自己的强项学校教学切入,将进校合作模式作为主业务,以B端反推校外培训,同时也可以提升“百星”的品牌价值。根据学校不同要求,为不同年级、社团提供老师和教具,为其输出课程。现在,“百星机器人”已进入北京、河北、山东等省市100所学校,包括北京四中、北京实验学校附中、北京朝阳外国语小学、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小学等学校都在使用其课程体系。

    围绕机器人培训,“百星机器人”还定期举办相关机器人赛事。此前,申光星团队已经成功协办、承办过第18、19、20届I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此外,根据工信部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百星机器人”还提供考级培训。目前,课程续报率在90%以上。

    今年8月,申光星面向全国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将“百星机器人”的培训模式进行大范围推广,同时为已有的教育培训机构提供机器人教育课程植入。下一步,申光星计划融资1000万,主要用于师资储备、课程软硬件优化。

    “?释放孩子的自由心灵,解放孩子的想象力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愿景。在机器人教育方面,尽早让孩子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接触机会,才能孩子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不落于人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相对来说还尚处于初试阶段,作为一直接同国际机器人教育密切接触的百星,在推广普及机器人教育上,自然责无旁贷。”申光星说。

冷链物流的机会与软肋
电视商业本质回归路
资生堂的品牌之路
“人人车”谋变
打造“双创”升级版
掘金“机器人教育”
零食的发展
人类命运的“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