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跨境电商“危中寻机”

本刊记者 张配豪 《 人民周刊 》(

    传统外贸转型已成必然,尤其在当前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电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跨境电商是当今互联网时代发展最为迅速的贸易方式。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持续推进对外开放、促进外贸转型升级。会议决定,推动跨境电商在更大范围发展,择优选择电商基础条件好、进出口发展潜力大的地方,并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阳等2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国跨境电商增量空间大,持续增长性确定。那么,此次跨境电商此次“扩容”究竟意欲何为?在当前巨头当道,寡头效应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如何危中寻机,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又如何防止电商假货隐患?

    稳定外贸进出口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后,2014年被普遍认为是“跨境电商元年”。这一年,巨头天猫国际和亚马逊海外购高调入场,一批跨境电商企业获得巨额融资。跨境电商从小众逐渐升级为主流。

    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码。2015年3月,杭州建立全国第一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16年1月,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等12个城市也被纳入。

    从2014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跨境电商”。李克强多次强调:“千万不能小看跨境电商等新动能、新业态。它们虽然在初创阶段占比不大,但发展势头迅猛,不仅能够方便群众生活,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带动物流、支付、快递等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推动外贸进出口发展。”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终于扭转此前连续两年下降局面。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三年来,我国海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均达50%以上。艾媒咨询今年2月发布的《2017—2018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含零售及B2B)达7.6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更有望增至9.0万亿元,拉动外贸功不可没。

    商务部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已超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外贸企业超20万家。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明显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新一轮布局,或也有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考量。

    传统外贸转型已成必然,尤其在当前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电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阿里研究院测算,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约37.6%。随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扩容”,行业有望迎来“第二春”。

    深耕垂直型平台是方向

    事实上,跨境电商税收新政的出台加速了行业内的“马太效应”。2016年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意味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行邮税税率也同步调整。新政后,包括洋码头、网易考拉等一批新型跨境电商品牌迅速崛起,而一些互联网巨头如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唯品会等则凭借自身优势,也成为了市场赢家,共同瓜分市场蛋糕。

    对于有着强大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实力雄厚的电商巨头来说,新政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反而成为其在洗牌期间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机遇。网易考拉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去年一年,尽管行业遭遇了成本提升、风险增大业务量缩减等影响,但网易考拉仍然实现了行业排名上的逆势提升。”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一大批中小型跨境企业纷纷倒闭,剩下部分的小型跨境电商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为应对新政带来的影响,贝贝网等电商企业开始大幅度缩减其在海外的跨境电商业务。

    与此同时,今年我国消费者的网购需求进入升级转型阶段,国内跨境进口市场出现自信、个性、专业的消费新趋势, 这对跨境电商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品质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购物时的侧重点,未来供应链成为跨境进口电商争夺的关键。换言之,谁能够吸引优质供应链资源谁就获得未来战争的先发优势。

    相对于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等综合型平台,洋码头等拥有一定特色的深耕垂直型平台,对用户的黏性更高,成为了其能在电商巨头纷纷蚕食市场份额的同时,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小红书和洋码头分别占据2016—2017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市场份额的6.4%以及5.3%。其中,洋码头就是最好的代表。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独立型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通过上游对接全球各地的4万名买手商家,满足下游消费者多元、个性的需求。

    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商品质量、真伪问题也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仅凭个人直觉难以判断真伪。与此同时,海淘、跨境商品的运输路途较远,退换货成本高、周期长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今年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7年“双11”网络购物价格、质量、售后服务调查体验报告》显示,聚美优品、网易考拉海购等多家电商平台存在涉嫌销售跨境仿冒品问题。由于仿冒成本低,美妆产品是跨境交易中假货泛滥最严重的一类。

    保证质量需要从源头抓起,而跨境电商在入境源头上这一“跨”给监管增添了更多的障碍。线下的商品实实在在,看得到摸得着,还有食药监、工商局等部门的不定期抽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而电商办公地点隐蔽,同时还缺少相关资质的认定,除过入境海关并没有管理部门的后续检查,密密麻麻的外国文字更是让人真假难辨。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应将法律与技术多层面结合。“国家可出台政策法规,严惩跨境电商中弄虚作假行为,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在订单、物流环节分析、发现假货,清退不法商家。跨境电商平台自身需建立妥善的物流品控机制,尽可能杜绝物流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假货、劣货,包裹破损等问题,同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建设自身平台信息管理系统,避免用户个人信息隐私泄露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在杭州举行的第三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各成员就《WCO跨境电商标准框架》的主体内容已达成一致,该框架将用于指导各成员在跨境电商监管中管控风险,或于明年中旬正式通过。

    世界海关组织电商工作组主席孙向阳介绍说,该框架中明确提出,要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和能力建设,政府有责任在消费者购买前清楚地告知其须承担的责任和享受的权利;完善国际国内立法,特别是规定数据交换的内容和方式。同时,目前对于跨境电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亟须进一步完善定义。孙向阳特别提及,要包容跨境电商这个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新监管方式,需要政府、企业等各相关方一道推动其健康发展。

跨境电商“危中寻机”
5G如何颠覆生活
书写农垦新华章
平泉有个“蘑菇头儿”
曾碧波:打造一个“买全球”的码头
创业者卖了公司就财务自由?
新消费品牌地图
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