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曾碧波:打造一个“买全球”的码头

本刊记者 张配豪 《 人民周刊 》(

    今年37岁的曾碧波早在2003年就以部门要职的身份亲历了淘宝与eBay的那场旷世大战。负气出走美国留学后,2009年他同一起从eBay离职的同事创办了洋码头。是国内首家引进海外零售商的海外购物网站,俗称“海淘平台”。之后尽管有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唯品国际等巨头纷纷涉足跨境电商,但洋码头作为独立平台依然优势不减。曾碧波始终认为无论行业再怎么竞争激烈,都有巨头覆盖不到的地方,都有创业者的生存空间。

    全民海淘时代到来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内消费者对海外商品有强烈的需求,小到牙刷、牙膏、洗发水,大到床垫、衣服、包包都成为海淘热品。同时,二三线城市对海淘的需求激增。艾媒数据显示,中国海淘用户数量在2016年达到0.41亿,年增速达到78.3%,预计仍能维持高速增长。

    洋码头在业内首创买手商家海外卖场扫货场景式购物模式。洋码头平台上,汇聚了全球各地的买手商家,将世界各地最优质的商品、最潮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同步给中国消费者。目前,6万买手在海外帮国内消费者“买买买”,不少还成了网红型买手专业级买手,给粉丝们直播海外购买全程。

    据曾碧波回忆,创业之初,洋码头进入了上海浦东软件园的孵化器,浦东提供三年免租金的创业优待,给初创的洋码头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顺利从浦东软件园“毕业”后,洋码头搬到上海静安区的办公场地,静安区政府和市北高新园区又给了不少帮助。

    曾碧波说,上海海关和上海商委在推动一些政策落地、试点都做得很好,比如在四八税改后改革最快,以及政府公共服务平台通关等。“上海海关监管体系是比较稳定的,相比其他口岸。”据报道,2015年,上海市跨境电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不久前,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向洋码头颁发了“贸易型总部企业”称号,标志着洋码头作为上海杰出电商企业的代表,成功跻身上海市为打造总部经济,打响购物品牌,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重点扶持的主力军贸易企业行列。获颁贸易型总部企业共有28家,红星美凯龙、苏宁云商、德邦物流、顺丰速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一同上榜。

    商业模式得到验证

    “大浪退去,能看到谁在裸泳,”曾碧波说,跨境电商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得到验证。

    在2016年“4·8新政”落地,跨境电商不再按行邮税计税,取消税额50元以内免征的优惠。个人单笔交易限额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额2万元等新政实施后,部分靠低价、刷单等不正规方式运作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境电商回归到电商竞争本身,对供应链的把控和灵活调整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成了跨境电商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洋码头的盈利对于跨境电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在一些人看来,曾碧波为冲盈利走出了一步“险棋”。2016年9月,他结束了洋码头的免费时代,对平台上的买手商家全面实施收费策略,商家每卖出一件商品,就要按照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向平台付费。

    实际上,洋码头创建早期一直到2014年9月一直实行收费策略,抽成比例统一定在10%左右,属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平台上的卖家数量增长相对缓慢,曾碧波为扩张规模而焦虑过。在2014年的那个时间节点上,他又“任性”了一把,宣布平台免费,这对随后的卖家数量增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重新收费后,曾碧波设计了一套更复杂的计算机制:差别定价。即针对不同类目、不同商品单价的卖家实行差异化的抽成比例和准入保证金,商品毛利率高的通常会多交一点,但整体抽佣比例仍围绕行业平均值。

    收费的背后实际上是想对商家进行分层,这也是电商向成熟期迈进的一个标志,当年从淘宝分化出天猫,后来天猫内商家也出现分层,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不同于天猫国际的品牌商开店模式和网易考拉的自营直采模式,洋码头主要靠活跃在海外的买手供货。这几年,这些买手也经历了分流与淘汰,早期纯个人代购性质的买手已被挤出平台,现在平台总交易额的九成以上是靠团队作战、甚至公司化运营的买手所贡献。

    对商家分层的目的之一就是平台流量的重新分配,根据后台数据识别优质商家,给予流量扶持,打上一个“码头优选”的标,形成马太效应。这是曾碧波2017年的一项主要工作。

    已经实现全面盈利

    独角兽名单出来之后,不少原先低调踏实做事情的公司,瞬间被镁光灯所包围,而洋码头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这样的估值,也给洋码头带来了更多的投资人,“以前也一直有投资人,不可否认,独角兽名单之后,投资人更多了”。从股权结构来看,经过前面几轮融资,曾碧波及其团队仍掌控着公司50%以上的股权。

    对于上独角兽名单一事,曾碧波笑称,这还是朋友告知的,之前洋码头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个估值,事实上,按照他的观点,证监会对大型的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海外企业回归A股名单是很确定的,而第二批估值较大的如滴滴、美团等也是非常明确,类似洋码头企业,是属于第三类的范围,也即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有地方政府扶持。

    “现在说公司估值有多大,实际上没有实际用处,打个比方,现在估值30亿美元,上市之后肯定要到100亿美元,但这需要公司的业务和战略来支撑,所以说,公司现在不太看估值,看业务多一些。”曾碧波说。

    事实上,现在投资人都非常冷静了,从跨境电商行业来看,是处于中场阶段,但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到下半场。“现在投资人比较重视企业是否能盈利,商业变现通道如何,”曾碧波表示,而洋码头今年的目标则是实现盈利,从现在交出的数据来看,要达成这个目标没多大问题。

    在曾碧波看来,目前类似天猫国际这种巨头依靠平台流量优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基于社交场景的扩张模式,这是他们所缺乏的。

    在垂直型的跨境电商中,社交场景不是基于内容,而是基于买卖的社交,这属于弱关系,换句话说,微信社交基于人和内容,而电商社交前提是以货物为主,能否建立信任感最终看货品本身。

    接下来的两、三年社交场景发生变化,洋码头的策略就是:跟着微信生态圈跑。例如,公司团队已经在做砍价、拼团等业务,并在?3月份上线,之所以保持低调,是想看推广结果如何。

    “未来,随着消费驱动和跨境电商的发展,世界的中心将向中国转移,中国消费者在享受全球化优质资源的过程中,不再会有障碍,而我们希望这样一个时代的兴起是从洋码头开始的。”曾碧波说。

跨境电商“危中寻机”
5G如何颠覆生活
书写农垦新华章
平泉有个“蘑菇头儿”
曾碧波:打造一个“买全球”的码头
创业者卖了公司就财务自由?
新消费品牌地图
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