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桂花陶香400年

余茂智 《 人民周刊 》(

    2000多年前,桂花镇因桂花树高大、茂密、花香四溢而得名;2000多年后,桂花镇因其独有的桂陶而广为人知。如今,桂花镇大大小小的制陶厂近百家,制陶业成了桂花镇的经济支柱;而制陶,也成了这里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陶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事实上,“泥与火”结晶的陶,不仅是人类用火艺术的第一次升华,也是人类智慧对矿物的首次利用。在过去遥远的年代,一个盛水的瓦罐就是远古人类的生命之源;而千百年来,即便是那些普通的瓦、酒坛等,也一直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然而,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改变,古老的制陶技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有着“西蜀陶艺之乡”美誉的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秉承传统的制陶技艺可以让人领略到这硕果仅存的土陶文化神韵。

    老兰家的龙窑

    在一个秋天飘零着细雨的清晨,桂花镇龙窑陶瓷厂里,那座气势非凡的龙窑窑洞前忙碌如往日:在温暖而明亮的灯光照射下,那些散发着窑火余温的土陶制品正被窑工一件件小心地搬移出窑,小件的罐、盆用手提或用背篼背,而大件的缸、坛则是几人合抬。44岁的老板兰章树站在一旁,满意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当窑工抬着一件比人高的大瓦坛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他轻轻用手拍了一下,瓦坛发出一阵类似金属感觉的“嗡嗡”声:“还是龙窑好啊,小东西能烧,大东西也能烧。”

    老兰家有两座龙窑,沿着一座小山坡并肩而建,龙窑之间屋顶相接,仅以中间的一条坡道划分左右。每座窑均长20余米,宽10余米,沿坡道拾级而上,18孔仓洞分立左右,陡然一见,实在是气势恢宏。

    随意走进一孔正在出窑的仓道,一股热浪迎面扑来。在堆满刚烧制好的陶器的仓道中,两三个大汉正挥汗如雨地将那些层叠摆放、十分沉重的瓦坛小心地传递出窑。老兰说,搬运缸坛也算是龙窑制陶的一门绝活,没有一身过硬的气力、敏捷的身手和老到的经验是不行的:“首先是装窑,大件的放哪里,小件的放哪里,如何重叠,全凭出窑师傅的经验,否则窑是烧不好的;还有出窑也很关键,弄得不好,不仅伤及身体,也会损坏陶器。”

    其实,看似质朴凝重、古风古韵的兰家龙窑,距今也不过20多年历史。1987年,10多岁就开始学习土陶制作技艺的兰章树在改革浪潮的引领下,萌生了办厂的念头。“那时桂花镇没有一家是开龙窑的。而龙窑采取的是土法的泥釉,与当地平窑使用铅釉不同。为不与同行竞争,一开始我就想办个龙窑厂。”几经选址,兰章树看中了这片被砖厂废弃、遍布瓦砾的小山坡。而就在顺着山坡修筑龙窑时,兰章树不仅发现了一条被火灼烧过的黏土地带,还挖出了一些陶罐,“经专家鉴定,这些都是400年前的古土陶罐,可见,古人也曾在此建过龙窑”。这让兰章树颇受鼓舞:“或许是先人的神灵指示我重建这座龙窑吧!”为此,即便在20年后的今天,兰章树仍然延续着这种古老的龙窑烧制方式。

    土里生长出来的手艺

    深秋的细雨飘在那些刚出窑的土陶制品上,红润细腻的土陶显得愈加光亮。它们从泥土变成眼前的模样究竟要通过怎样的手艺创造,又要经历哪些繁复的工序过程呢?强烈的探究欲让我几天来一直在这座占地10亩的陶瓷厂里往返寻觅,访古问今。

    宛如庞然大物的龙窑前是几间高而阔的工棚,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或缸或坛、或盆或罐的泥坯制品,高的比人高,小的则可赏玩于指间。每个工棚一隅,都有一两位师傅正全神贯注地在制作泥坯。现年71岁的毛大才大爷干制陶这行已近60年了,当镜头对准他时,他正在木板上反复地揉捏着一团黄泥,之后,他取出其中一小团放在快速转动的圆盘机器上,将大拇指插进泥团中,通过手指间的灵巧变换,不到一分钟,一个泥碗就这样神奇地成形了。毛大爷说这是制陶工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叫“做坯”。不料就在我啧啧称赞毛大爷“好手艺”时,他说,他年轻时做的大缸高2米,直径1.5米:“那才考手艺,一个缸子需要分成几个泥坯接成,没有三四天工夫是做不出来的。光做好的泥坯子就有400来斤重,要4个人抬着装窑。”

    之后,毛大爷又谦虚地补充道:“这叫什么手艺,最多算个手熟。主要是因为桂花镇的土好、颜色黄得纯正、黏性大、没有沙砾,所以这一方的不少人家自古都以制陶养家。大家都会这个,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手艺了。”据《彭县志》记载,早在明嘉靖二年(1523年),桂花镇就建立了第一座地方官窑,土陶生产在那时已具有一定规模;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此地制陶规模发展到3座大窑、50余座小窑、窑户40余家;后来继续发展,至民国37年(1948年),这里有7座大窑、50余座小窑、窑户100余家;直到今天,这里还有大小制陶厂96家,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桂花镇也因此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西蜀陶艺之乡”,土陶传统制作工艺亦于2008年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良好的土质条件、悠久的制陶历史、传统的手工技艺,使桂花土陶自古以来声名远播。据老兰讲,这里烧制的泡菜坛子可保持水质经年不坏,时间越长泡菜越香浓,堪称泡菜坛中一绝。至今,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不少于5000个。其实,除生活、陈列装饰用土陶产品外,桂花陶器还多次被举荐参加全国工艺美展,甚至远赴德国和美国展出。而最让桂花镇制陶人引以为豪的是,几年前,在北京的一次旅游产品展览会上,桂花镇参展的镂空龙瓶被外国友人赞誉为“中国活龙,东方艺术”。

    如今,桂花镇的土陶产品也从单一的陶器发展为灰陶、彩陶、日用陶、琉璃陶瓷、园林陶等7大系列。只要来到桂花镇,随意走进一家土陶厂,总会给人带来惊喜。在天兴陶艺园土陶传习所,为了桂陶的保护与研发,建立了集土陶研发、土陶陈列、陶艺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园区;在毛超群研究室,常年有一批中青年致力于土陶的研发,至今已培养出周乐建、夏晓娟等年轻一代陶艺师;而在土陶厂,总会看到巧手的雕花师傅正在土陶上雕龙刻凤。42岁的吝大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雕花、贴花能手,一团白泥在她灵巧的双手上,几经搓揉、捏拿、粘贴,或用指甲划、竹签刻、刷子刷,仅仅十几分钟,一条栩栩如生的祥龙就塑在了陶罐上。吝大姐的丈夫和儿子都是龙窑陶瓷厂的制陶师傅,她说,按照过去的传统,师傅制陶,师娘雕花,所以,“嫁鸡随鸡”,她也就学了这门手艺。

    神秘的祭窑仪式

    闲时,老兰习惯围着他的龙窑逛逛,哪道窑仓该修补了,哪片瓦该换换了,他都及时安排人去做,因为这窑维系着他一家人的生活,实在是耽误不起的大事,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二传说中“窑神”生日这天,老兰和窑工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窑仪式,除了向龙窑烧香祭拜之外,还要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围窑滴血祭祀,以祈求“窑神”保佑“炉炉火候到,窑窑出精品”。而这样的祭祀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窑工放年假回来龙窑重新生火时,还要举行一次。但在老兰出生的那个年代,他并未亲身经历过传统的祭窑仪式,这些规矩还是全从老窑工的只言片语中琢磨出来的:“为的是表明心诚,落得一份心安。”

    但这次重新装窑的龙窑点火仪式,老兰决定完全依循过去的传统来做。因为作为年末即将举行的彭州首届陶艺节的一项内容,老兰家的龙窑在那天将举行一个传统而完整的祭窑仪式。为此,老兰还特地向镇文化站的尹彦嵩老师请教。年逾五旬的尹彦嵩对民俗文化颇有研究,在他的精心准备下,在我到达桂花镇的第二天上午,有幸一睹了失传半个多世纪的古老祭窑仪式。

去爱一个积极的人
京腔京韵的河北梆子
欧洲历史上的“中国热”
宋代的饮茶风尚
桂花陶香400年
北大校庆与心灵自由
故乡观云
父亲
亲情是最难舍的告别
建美好家园,当美丽心灵摆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