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窑洞里的红色最高学府

白孟宸 《 人民周刊 》(

    1938年8月,在延安旧政府衙门的广场上,几百名青年学生整整齐齐席地而坐,安静地听着毛泽东亲自讲授《战略学》和《论持久战》。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腔驳斥着当时国统区和沦陷区泛滥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从1936年到1945年的九年中,前后有数万学生通过一所在窑洞里开办的大学,聆听了包括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等党中央领导同志亲自讲授的课程。这所条件简陋,师资队伍却异常强大的大学,就是著名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人们常常将其简称为“抗大”。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开学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之后,立刻着手恢复红军大学。新的红军大学,一部分人员来自长征之初以红军大学为主体,结合其他专业军事院校组成的长征“干部团”;另一部分则来自陕北红军在恶劣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红军干部学校。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米粮山关帝庙前举办了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均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红大第一期共招收了1063名学员,其中第一科38人全部是师团级以上的高级干部,第二科225人是连营级干部,第三科800人则是当时红军各部队班排战斗骨干。而红大教员则由包括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在内的中央负责同志兼任。红大在瓦窑堡的办学条件极为恶劣,教室和宿舍都是石洞,使用的桌椅也大部分是石制。为了给师生打气,毛泽东将红大学员称为“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今最先进科学”的人。

    1937年1月,随着东北军主动撤出,红大跟随党中央一起进驻延安。1月19日,红大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一方面继续培训红军干部,另一方面也要招收各地赴延安的知识青年。第二期学员达到1362人,还首次开设了女生区队。

    “对革命青年来者不拒”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要“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抗大第二期学员响应党中央号召,于8月前全部提前毕业离校,带领部队开赴抗战最前线。

    为了能更好地培养敌后抗战所需的干部,抗大从1937年8月招收的第三期开始大量培养各类军政干部。在第一军事大队和第二政治大队中,包括王树声、许世友、洪学智等人。1938年3月,第三期1272名学员陆续毕业,其中近一半留校工作,抗大教职员工达到300多人,奠定了日后建立敌后根据地分校的师资基础。

    1938年4月入学的抗大第四期针对当时全国知识青年大量涌向延安和各根据地的新形势,制定了“对革命青年来者不拒”的方针,这一期抗大学员达到5562人。

    深入敌后办抗大

    抗大第五期是抗大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期,同时也是深入敌后办学的第一期。1938年12月底,抗大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建立。1939年1月,抗大延安总校和两所分校同期开学,共招收13390名学员。据统计,其中有超过1万名前来投军的知识青年。

    1940年2月,抗大总校从晋察冀边区灵寿县转移至晋东南的武乡蟠龙镇。总校在4月15日举办了第六期开学典礼。第六期的学员几乎全都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基层干部,这些学员具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但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1941年1月28日,抗大总校在河北邢台浆水镇举办第七期开学典礼。在安排第七期学员教学计划的同时,抗大根据包括百团大战在内的各种战例进行分析,编制印刷了新版教材,并有意识地培养了一大批教员和专业干部。此时抗大的各项规章制度已趋于成熟,全校的正规化建设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开始着手建立陆军中学,为部队准备青年骨干。

    成为大生产的骨干力量

    1942年2月,抗大开始招收第八期学员,采取随到随学的方式进行授课。5月1日开学典礼及陆军中学成立典礼在浆水镇举办时,第八期共有459名上干科学员、1067名基本科学员和630名陆军中学学员,这批学员主要来自129师和八路军总部,也有少部分根据地的知识青年。第八期是抗大招收的最后一期,至1945年8月全员毕业。在此期间,抗大于1943年3月从华北返回陕北绥德。

    在经过三年的学习之后,八期学员全面掌握了敌后游击战所需的军政素养,至1945年8月我军发起对日寇最后一战时,八期学员全部毕业,其中绝大部分回到第一线参战。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抗大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又承担起为解放战争培养军政干部的任务。1945年10月,抗大总校部分人员挺进东北。1946年他们在东北通化建立东北军政大学。而抗大在华北、华东等地的分校也很快改编为军政大学,继续为中国革命输送优秀的干部。

    据统计,从1936年到1945年的9年中,抗大共建立了14所分校,有超过10万名我党领导的抗日军政干部进入抗大学习。这些干部经过抗大的培养,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骨干力量。据1955年授衔时统计,共有7名元帅、8名大将、26名上将、47名中将和129名少将曾在抗大工作学习过。

    抗大为其后我党我军的干部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1938年3月5日毛泽东在给抗大同学会的题词中提出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抗战期间华北著名的百团大战、129师发动的邢(台)沙(河)永(年)战役、1941年晋西北破袭战等战役中都不乏抗大师生的身影。由于整个教学贴近实战,抗大各时期通过总结战争经验教训编写的教材,对指导敌后抗战起到了巨大作用,到1941年为止,抗大编制了超过40种教材,发行量约20000册。据当时学员回忆,《游击战术》《步兵战术问答》等教材的质量很高,部队反响十分热烈。

    在实践中,大批抗大学员成长为优秀的教员。建校之初,抗大专职教员仅有3人,至第四期教职员工从300多人增至1386人。为了培养抗大教员,从第三期开始,抗大在学员中建立为期六个月的“教员训练班”,边培训边备课,同时还设立“课代表”,当时称为“教育干事”。据统计,绝大多数“教育干事”都很快成长为受学员欢迎的军事政治教员。

    在抗大办学之初,不但教职员工和学员的给养都面临极大困难,甚至连教学和住宿条件都无法保证。为此抗大组织师生大挖窑洞,解决场地问题;开荒种地、纺线织布,解决日用给养问题。据统计,仅1939年抗大师生就开垦荒地超过2万亩,收获粮食近7000担,生产各类被服5000套以上,全员配齐了鞋袜绑腿,日常生活所需的肉菜也有了比较稳定的供应。由于抗大师生的教学和生活主要在窑洞里,当时国内都流传着延安有一座“窑洞大学”的消息。毛泽东对此评价很高:“你们在延安一面学习革命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一面又搞体力劳动——打窑洞自己住,背柴背炭自己烧。我们这个土地方、土窑洞、土包子是最革命的!”

    抗战胜利之后,以抗大为基础,我军迅速在东北、华东、西北等地建立起军政大学和分校,将抗大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军政大学基础上建立起军事院校体系,时任军委副主席、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明确指出“军事学院办学方针仍然是抗大的方针”。

内地与香港合拍片:中国文化新生态
独立音乐人的春天到了吗
“八一”军旗诞生记
窑洞里的红色最高学府
女性婚服演变简史
北京文物中的“一带一路”
老舍先生
千年徽墨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