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丢书大作战”遭遇水土不服

本刊综合 《 人民周刊 》(

    在上下班通勤的路上,拿一本心爱的图书,安安静静的阅读应该是每个爱书之人的梦想。自今年11月15日,由微信公众号发起的一场名为“丢书大作战”的活动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轰轰烈烈的开展。1万余本图书被“丢”在地铁的座椅、角落等地点,等待经过的人们捡起、阅读。不少明星也参与其中,纷纷在各自的公众账号上晒出“丢书”的过程,一时间引起人们热议。此后,各种以公司、个人名义发起的地铁“丢书”活动不断,不少乘客更是在社交媒体上频频晒出与图书的“亲密邂逅”。

    捡起被“丢弃”的阅读习惯    

    地铁“丢书”活动起源于英国的一个公益组织,该组织于2012年发起一项活动名为“地铁上的图书”。该组织鼓励人们在地铁内留下自己喜爱的书籍,供地铁内的乘客阅读分享,看完之后再藏回地铁。如此循环往复,让书在地铁内流通起来。英国的很多出版社、影视明星、作家都乐于参与进来,每周会在伦敦地铁内留下大概100多本书。这项活动在艾玛·沃森(《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女主)最近加入后,才真正火遍全球。作为一名酷爱读书的人,艾玛精心挑选了倍受尊敬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的自传小说《妈妈和我和妈妈》(《Mom&Me&Mom》),并将这本倡导女权主义的经典小说100本,偷偷的藏到了伦敦的地铁中,然后通过社交网络广而告之。无论是书本身的内容,还是艾玛小姐精心策划的藏书行动,毫无疑问都是一场诚意满满的公益活动。 

    这项活动在我国的复制版“丢书大作战”是由微信公众号“新世相”发起的。在微信公众号运营方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汪再兴看来,“丢书”契合了大城市年轻人的阅读需求。“这次‘丢书大作战’活动选择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正是面向日常渴望和喜爱读书但又没有时间去选书的年轻人,并通过不断的线上线下优化,希望在不消耗公共资源的前提下,帮助用户自发完成图书的共享和传递。

    “丢书大作战”活动在短时间内便获得了超过10万次的阅读量,并不断有网友表示愿意参与其中,认为这是一次推广阅读,重拾现代人丢失阅读习惯的有益尝试。平时坐地铁习惯低头看手机,内容多以碎片化的轻阅读为主,而如果换成一本优质的图书相伴,会让拥挤和乏味的城市变得不一样。

    北京世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杨远骋表示,“我们‘丢’出的每本书都贴有独立的二维码,每个二维码对应一个独立的网页。我们请所有捡到书的人都扫码留言,希望同一本书的丢书人、捡书人能在同一个页面互动起来。”杨远骋介绍,漂流轨迹上的每一站、每个人也可以收藏这个网页,关注这本书未来的漂流轨迹。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人们以分享书籍的方式分享知识与美,鼓励陌生人之间传递善意。

    起源于国外,国内遭遇水土不服

    地铁“丢书”活动初衷在于鼓励人们发现阅读分享之美,而通过记者调查发现,流向地铁的图书大多未被有效的阅读和参与流动,更有部分图书被当作垃圾而被保洁直接收走,原本在国外早已风靡一时的活动,为何到中国却遭遇尴尬而显得“水土不服”呢?

    正如观察者们早已经指出的,“地铁丢书”行为要制造出最大的涟漪效应,丢下的书,要能被拾到的乘客自觉来寻找、安静来阅读,必然要建立在几个基本的前提之上。譬如,阅读是整个社会的自觉行为;譬如,读书会被认定是有品味者的作为,而不是其他;再譬如,人们更乐于从书籍中获得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安静。而在中国,很难说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前提与阅读的氛围。

    再者,国外的地铁“丢书”更像是一场爱书者发起的行动。艾玛·沃森,不仅本身就是一名“学霸”,更是一位超级热爱读书之人。她不仅平常习惯在社交网络之上分享自己所读的书,而且就在今年,还成立了专门的读书俱乐部。她发起的地铁丢书行为,完全是一个爱书人自然而然的举动。反观中国版的“地铁丢书”,它是由一个微信公众号而发起,是在与地铁、航班、网约车等管理部门达成合作后再进行,且邀请了人气很高却非最热爱读书的明星参与其中。如此举动,更像是一次精心的策划与自我营销。既然是策划,既然是自我营销,这场突如其来的“活动”必然遭遇尴尬的现实,与预期相去甚远。

    中国版的“地铁丢书”,之所以遭受质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选择了地铁等交通工具来作为活动的载体。与国外的地铁不同,中国的地铁车厢往往相对拥挤,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地铁车厢更是像一个沙丁鱼罐头,乘客几乎都无立足之地。如此情况下,又怎能有阅读的空间与心情?部分地铁乘客更是表示,在地铁上的零碎时间,手机阅读更现实一些,因为高峰时段缺乏展开纸质书阅读的空间,而低头看手机的人,有很多也是在读电子书,并非都是碎片阅读打发时间。看不到这些,选择地铁作为“丢书”的场所,此种中国式模仿,只能沦为形式。

    尴尬现实的背后,是社会阅读土壤薄弱的痛点。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5年中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4本(含电子书),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阅读量。要形成全社会的阅读氛围,需要来自多方的推力共同促进。一味模仿,不能带来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升,相反,还可能成为闹剧。社会文明与文化行为的形成,从来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是日常点滴进步的累加,不要期待它在一日之间速成。

    有游戏性质但意义积极

    借助新媒体影响力,发动更多人参与“丢书大作战”活动,是行为艺术还是助力推广阅读?文学评论家白烨表示,这类活动略带游戏性质,但也有积极意义,读书是值得全民关注的大事,应当想各种办法促进阅读。

    “之前有过类似的图书漂流活动,本次‘丢书大作战’对推广全民阅读的实际作用可能很有限,但比起一些没有任何内涵的活动来说,仍然值得点赞。”白烨指出,虽然对于“丢”到各处的书,有些人可能心存疑虑,不会去捡,但毕竟是书在流传。

    杭州果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路金波也表示,包括“丢书大作战”在内的一些活动,是通过流行文化的刺激,让书走到年轻人中间。他认为,推广全民阅读,不能仅靠政府层面的推动,必须要“玩起来”,参与社交媒体和互联网营销活动,依靠年轻人的力量推广,让阅读不再枯燥。

    “不过,从客观上来说,‘丢书大作战’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的阅读情况进行小小的检验。其实很多人还是喜欢读书的,此外也能从书的流通情况看出人们偏爱哪些书、流通出去后有哪些人在看。”白烨说,想让年轻人多读书是一项长期工程,还得从培养其主观需求入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可否认,“丢书大作战”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无论是部分书籍少有问津,还是活动中一些商家的炒作,都是发展性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必须承认,培养国民的良好阅读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靠一次活动就能成功的,需要循序渐进。只有以长远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看待此类活动并积极实践,才能让民众的阅读更富生命力,为城市注入更多诗书之气。

再读铁凝
“丢书大作战”遭遇水土不服
能上能下的老一辈革命家
飞夺泸定桥,真刀真枪的拼搏
古代官员如何教育下一代
花样滑冰的黄金年代在清朝
韩信:楚汉跳槽第一人
梁启超的儿女情长
被消费的民国才女们
王佑学:寄情山水 墨守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