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网络谣言在数量上相比2015年同期有所增加。在地区上,华东地区与全国范围的谣言数量较多;在行政层级中,市一级是网络谣言传播的集中层面;在谣言类型上,社会安全、日常生活以及交通出行类网络谣言数量最多,牵动人心。随着网络谣言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拘留成为对相关责任人主要的处罚手段,伴以删帖、罚款、公开致歉以及封号等措施。
移动舆论场谣言分布
地区:华东成谣言高发地
2016年一季度的网络谣言数量,从区域统计上来看,华东地区最多,全国性谣言则紧随其后。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广东网络谣言最为集中;山西、湖北、湖南以及江西次之。
谣言主要发生在市一级和全国两个层面上。一方面,市一级的网络谣言与普通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地方性色彩强,成为高发地;另一方面,一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谣言接连出现,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场的重要力量。
类型:安全、民生话题易生谣言
根据2016年一季度移动舆论场谣言的特点,可分为16种不同的类型,社会安全类网络谣言数量最多,其他排名靠前的网络谣言以民生话题居多,与公众生活贴近性强。
处罚措施与辟谣力度
从公开信息来看,共有57个谣言的相关责任人被处罚,占到一季度网络谣言总量的五分之一。而处罚手段,以行政拘留为主,同时配合删帖、公开道歉、罚金以及封号等措施。
谣言传播特征分析
源头:政策解读不清 媒体报道不实
1. 市民纠纷被严重化 滋生社会安全新谣言
发生在地方的一些个别纠纷,在互联网读图时代、视频时代被夸大,普通的市民纠纷被严重化,促发社会安全类谣言滋生。本季度发生的“重庆群殴”“海南三亚群殴”等均在网络上发酵后被情结化、严重化。
2. 新政策相关解读不明晰成谣言频发新源头
谣言止于公开,公共政策类谣言的产生源于媒体与公众对信息了解程度的不对等,少数人借助信息壁垒制造谣言,普通民众基于没有权威信息佐证而持以宁可信其有的态度。
3. 媒体疏于把关 不当报道成谣言产生新温床
生产谣言易,粉碎谣言难。谣言产生后,即使澄清真相,但已散播开来,在公众中传递一种“标签”信息。在这过程中,由于媒体不当报道或者失实报道而产生的谣言,成为一季度谣言生成的重要源头。
时间:重大节日前后谣言甚嚣尘上
每逢重大节日临近,相关谣言便频频出现,例如,“春晚的节目单出炉”以及与“春运”有关的谣言等都在春节前迅速发酵后广泛传播。此类不实信息影响节日期间社会正常秩序。
平台:微信传播现“蝴蝶效应”
公众多以各自的微信好友为信息源,并且在传播相同信息时无法准确获取该信息的传播情况,也就无从知晓好友对此信息的了解程度。出于避免好友上当的“责任心”,类似“某链接盗号盗钱”的谣言会在微信“朋友圈”内快速传播,呈现出“蝴蝶效应”。
心理:参与公共事务表达社会心态
1. 传播谣言参与社会事务表达心理期望
本季度流传的“聂海芬被审”谣言,早在2015年8月便有苗头,公众对张氏叔侄冤案追责的呼声较高,在需求无法被满足时,便制造了与舆论相符合的谣言来表达心理期望。
2. 对涉事群体的固有印象易致谣言频发
本季度“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一事中,事发时学生最初的反应“契合”了社会对当前学生“高分低能”的固有印象,而这恰恰成为了真相“严重化”后取得公众信任的重要因素。
3. 基于婚恋问题谣言暗合社会普遍心理
2月6日19时28分,网友“想说又说不出口”《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引发大量关注,其所暴露出的城乡差异以及婚姻问题正是公众的关注所在,因此虚假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4. 悲观情绪蔓延致食药谣言大范围传播
本季度关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媒体的大量报道,影响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一些谣言更是引起公众恐慌,形成了食品药品安全谣言“大行其道”的社会心理基础。
辟谣:扩大辟谣范围遏制二次传播
区域性谣言若辟谣不彻底,就有演变成全国性谣言的可能。因此,地方辟谣信息应该扩大发布范围,利用各地官方媒体或网警官微,联合辟谣。
反思与建议
媒体责任:求真求实 培养规范意识
本季度,少数媒体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同时扮演了制造者、传播者和推进者的角色,使谣言传播更加迅速。避免乌龙事件的再度发生,解决信息发布中求新求快与求真求实不能兼顾的矛盾,应成为媒体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微信信息发布的隐秘性特点助长了部分运营者夸大其辞、不计后果的传播行为。在未核实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发布虚假消息,是自媒体运营者缺乏媒介责任意识和信息核准能力的表现,提高运营者媒介素养是当下自媒体发展的重中之重。
辟谣关键:紧抓时机 及时发布辟谣类信息
及时辟谣,抢占第一时间,不以“事小而不为”。以歪曲名人谈话内容为主的谣言时有发生,部分涉谣主体未认清事态的严重性,报以清者自清的态度,致使谣言甚嚣尘上。
严防重点:谣言再生 警惕同类信息的反复
卫生防疫领域谣言再生性强,H7N9病毒在本季度屡遭“变异”。造谣者仅更换病毒名称,再次在多地传播。谣言内容多禁不起推敲,相关部门应做好及时辟谣工作,提醒网民在收到此类信息时保持敏锐的辨别力。
把握情绪:爱心标签谣言回炉再造频发
各地“小孩被偷”谣言屡有发生,附“爱心”标签谣言多易“回炉”。在多地多次对“偷抢孩子”辟谣后,该类谣言仍成为主发谣言。这实际上是公众内心焦虑的一种反映,一定规模的“易感人群”的存在,此类谣言更易获得转发。
日常宣导:食药谣言提示科普工作待加强
一方面,涉食谣言多起源于食物中毒个案,由于“食用某种食物后中毒”巧合的存在,安全问题便误打误撞地与该种食物产生关联;另一方面,谣言多产生于公众对科学的一知半解,在“沉默的螺旋”作用下,公之于众的模糊信息不断被强化成确定信息,而存疑处被忽略,致使谣言逐渐成型。扩大饮食科普工作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食药安全类谣言的产生,净化网络空间。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周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