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书记、市长,谁更忙?

徐浩程 《 人民文摘 》(

    由于经济发展压力,书记、市长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外、对上的联系沟通上,对内,就只能采取“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开会。

    一个月内,书记出席了12个会议,陪了8批省以上或者其他地市的调研、考察团,外出招商引资3次,7天;市长则参加了13个会议,陪同了11批领导,会见17批客人……

    6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因称每天“批10到15斤文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10到15斤文件,到底有多少?

    一张普通A4纸重约4.366克,15斤纸为1700余张。以每个文件5到10页计算,也就是说,陈建华每天至少要翻阅114到340个左右的文件。

    按照正规公文格式,每页字数在500字左右,那他每天可能要浏览57万到80万左右的字,也即,大概2到3天就通读了一遍5卷本的《毛泽东选集》。

    这确实是件需要毅力的事情,更何况这还不是陈建华每天的主要工作。

    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书记、市长很忙。但他们有多忙?在忙什么?

    从今年4月开始,安徽省滁州市要求,从市委常委,到各县区、市直单位班子成员,都要按时序记述月度工作大事,精确到每一天的上午、下午、晚上各时间段,并“晒”到官网上去。

    从记录可窥领导有多忙,亦可从一个地方一窥全国。

    书记、市长有多忙?

    批阅文件确实不是书记、市长的主要工作。

    滁州市委书记江山在3到6月工作大事记中,明确记载为批阅文件的,只有7次。除了3次是工作日之外,其余均在周末。

    滁州市长张祥安4个月的记录显示,其集中批阅文件的时间段只有4次,全部在周末。

    当然这都是集中批阅文件的时间,他们零星处理文件的时间并不计算在内。

    作为党政一把手,二人4个月几乎是从头忙到尾,除了4天没有记录之外,其余全部在工作。

    以6月为例,江山、张祥安二人除12号没有记录之外,其余时间全部有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安排大致可以分为:主持或者出席会议、招商引资、会见各类客人、陪同领导或者客人考察、拜会上级部门或大型国企、下去调研、与干部谈话、听取下属汇报工作。

    对于江山而言,主持或者出席会议、陪同领导或者客人考察、招商引资三项工作几乎占了他三分之二的时间。

    1个月内,江山出席了12个会议,从安徽省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到滁州市委常委会,从资政会到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各种会议都有。相较文件而言,会议能更直观地传达领导的意图,乃至情绪,效率也更高,成了传达、贯彻、落实工作的重要方式。

    此外,他陪同8批省以上或者其他地市的调研、考察团;出外招商引资3次,7天;2天内拜会了10个上级部门或大型国企,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

    与市委书记江山不同,主持或者出席会议、会见各类客人、陪同领导或者客人三项工作占用了张祥安最多时间。

    1个月内,他参加了13个会议,陪同了11批领导调研,会见17批客人。其中,最多的一天会见了3批客人。

    这样的工作状态似乎可以解释为,由于经济发展压力,书记、市长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对外、对上的联系沟通上,对内,就只能采取“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开会。作为安徽紧邻长三角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初,滁州经济发展一度位居安徽前列,当时有着“合(肥)老大、滁(州)老二”的说法,但后来滁州被芜湖、马鞍山等纷纷赶超。

    在这种压力下,“5+2”“白加黑”成为当地号召的工作状态。

    书记、市长周末与晚上,又在忙什么?

    纵观江山、张祥安4个月周末工作记录,并无特别之处,但调研一般都安排在周末等假期。晚上安排最多的则是会议与会见。

    谁比谁更忙?

    地级市与县一直是行政区划中两个比较纠结的层级。市委书记与县委书记,工作状态有区别吗?

    有,至少县委书记还可以度个假。6月端午小长假,江山在调研时,定远县委书记郑斌则没有具体的工作安排,工作大事记为空白。

    县处于基层,工作更具体,县委书记其实更忙些。郑斌曾在一上午出席了3个会议并讲话,一天内陪同领导到9个地方调研考察。

    此外,两个岗位的工作几乎没有差别,对外招商引资、对内会议传达布置工作仍然是重头戏。

    同一层级领导中,有每天都有工作记录者,也有一个月只记录了寥寥几笔者,“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最能阐释工作繁忙度。

    党政一把手都很忙,几乎都是“5+2”“白加黑”地工作;其次是常委、副市长,滁州市一名副市长一天内,接待了1批考察团,现场办公1次,还出席了5个会议,行程可以说满负荷;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相对工作强度较小,基本上是参加会议与调研。

    定远县领导6月工作大事记中,最简单的是副县长刘泳。因为是挂职副县长,整个6月,他只记录了一件事,检查2011年度江淮分水岭示范片建设情况。分别在8号、15号、27号到县内不同乡镇检查此项工作。

    忙好,还是不忙好?

    领导忙好,还是不忙好?

    陈建华披露自己每天“批10到15斤文件”后,舆论之间,先是体恤的,说他“勤政”,说他“负责”,怜惜他毕竟不是铁人,天天如此怎么扛得住?

    继而则是反思,一个市长,为什么要“日批15斤文件”?联系到李克强总理不久前讲的一件事情——“我看到一个调查,企业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10个月。”上一个项目,就要27个部门点头,谁都要“批”,谁都要伸出手来,政府怎能不做“千手观音”,所以一个市长,才要“日批15斤公文”。

    不管忙或不忙,需要重新界定的显然是“勤政”内涵。

    滁州市38名领导6月只接访2次,几乎是所有工作中最少的。有趣的是,3月,滁州市一名副市长为劝回上访者,在北京呆了19天。

    “勤政”显然需要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厘清权力的边界,避免“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的现状,改变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

    可这何其难。

    同样是广州,6月消防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众多部门一把手让下属“替会”,副市长谢晓丹发现后十分恼火,点名让到会的副处长给该局“一哥”捎话。

    此后,这些局领导的工作大事,怕只能以上为主了。

“高精尖”的中央领导小组
书记、市长,谁更忙?
当石头走进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