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拍卖行抢不了画廊的饭碗

季涛 《 人民文摘 》(

    近期,许多人都在讨论画廊为什么不景气,有人认为拍卖行抢了画廊的生意。

    据了解,有人认为不景气的原因在于多数画廊不知道如何包装推广艺术家。另外,海关增税对于经营进口作品的当代艺术画廊和外资画廊影响也很大。

    画廊不景气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谈不上拍卖行抢了画廊饭碗。 

    从历史上看,上世纪90年代艺术品拍卖行就已初具市场规模,而画廊等艺术品门店还没有形成气候。拍卖场就如同连锁超市、大超市或大卖场,画廊则相当于直销店、门市部。小规模、小资本投入的画廊,相比一场成百上千件拍品的拍卖会来说,是很难拿到话语权的。

    当今市场上拍卖的主流绘画艺术品多数都是近现代及之前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没有经过画廊包装,即便有,由于社会的变迁,也都没有连续经营下来。它们散布于收藏家和百姓手里,持有者一般会把这些没有经过画廊推广包装的作品直接送到拍卖行变现。人们买画时也养成了直接去竞拍的习惯。画廊无法控制这些早年的艺术品,也无法改变大家直接送拍的习惯。

    此外,拍卖行的公开举办更能吸引媒体的关注,抓住大众的眼球。而画廊身单力薄,影响力不够,推广效果远不及拍卖市场。

    这些年来,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合同遵守情况一直不太好。画廊无法控制艺术家在合同外卖画,艺术家也无法了解画廊销售的真实情况,双方缺乏信任,合作容易夭折。而拍卖行与艺术家之间则属于短期合作,合同一签,底价一定,一事一结,简单方便。

    买家在画廊买画时要讨价还价,不懂行是很难给出合适价位的。而买家在拍卖行竞买则是从起拍价往上争,事先能判断出卖家的底牌,买家不懂也可以参与。

    目前,国内仍处于艺术品收藏的初级阶段,很多收藏者、投资者对于艺术品的水准与风格知之不多,而拍卖场上公示出的价格却容易被捕捉。拍卖场上的买家们往往不是用艺术水准的高低来衡量艺术家及其作品,他们更习惯用价格来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衡量。

    其实,拍卖行也经常会和画廊合作。尤其是油画作品,画廊一般会主动送拍。但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拍卖行觉得画廊的作品不对路,也许画廊追求的东西与拍卖市场的喜好不吻合。拍卖行是一场一场分期运作的,谁有好作品,谁的价格低,拍卖行就上拍谁的。如果送拍价过高,拍卖行无法承受,画廊就会失去竞争力。

    最近常有人提“私人洽购”的概念,“私人洽购”是国际大拍卖行常采用的拍卖之外的补充经营方式。目前中国的《拍卖法》对国内拍卖企业私下交易有一些限制,拍卖行做“私人洽购”本身就不擅长。有人认为苏富比、佳士得涨佣金是为了鼓励“私人洽购”业务的开展,这种观点被苏富比亚洲总裁程寿康予以了否定。“私人洽购”永远不会成为拍卖行的主流业务,拍卖比一对一的私下交易有着许多先天优势。画廊如此不好做,拍卖行怎么会舍近求远地去步画廊的后尘?

解密:“两弹”试爆影像是如何拍摄下来的
西晋皇家奇闻:白痴太子迎娶丑陋新娘
中共三大“刀客”:刀锋上的将星
三国人物读《春秋》
拍卖行抢不了画廊的饭碗
大陆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
路易十六死因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