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接受救助者穿戴虽不太合身,但也整洁干净。有位老太太甚至化了淡妆,还有一位老先生西装“笔挺”。
无论世界哪个角落,都不免有无以为生、靠救济过活的流浪者。即便富庶静美如瑞士也不能例外。两年前一个初夏的周末,我报名参加了当地青年人组织的一次“为需要者供餐”志愿活动——为日内瓦的无家可归者做“大锅饭”,借此机会走近了当地的无家可归者和背后为他们提供无私帮助的人们。
志愿者全部到齐后自报姓名、国籍,介绍完发现,我们12个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中国等11个国家,典型的“国际大家庭”。志愿者的多元构成其实也是日内瓦的缩影——这座人口不足20万的国际化“大”城市,近三分之一居民是外国人。
这里大部分的流浪者也是怀揣“瑞士梦”却无力实现的异乡人,其中以来自东欧的罗姆人——即我们常说的吉卜赛人——居多。
来自英国的科林·戴维·巴克斯特是活动的组织者,他在日内瓦参与救助流浪者行动已有多年。巴克斯特分配任务后,大家开始分头行动,前往超市采购食材,洗切烹饪,打扫卫生,布置桌椅。从超市采购的4推车食品,不到2小时变成了整齐的菜肴:蔬菜沙拉,咖喱鸡块,水煮蔬菜,米饭,奶油水果蛋糕和餐后水果。
虽然是救济流浪者,但饭菜却不含糊,头盘、主菜到甜点、水果一样不少,而且营养均衡。每桌还放有一篮新烤出的面包,饮料是泡好的红茶,配有砂糖。收拾停当,也就临近了例行就餐的时间。餐厅外面早早排起了长队。大门一开,排着长队的人流涌了进来。
盛沙拉、盛饭、浇菜、领水果和甜品……人流缓慢而有序地流动。细眼观察,这些瑞士社会最底层的居民与我心目中的“流浪汉”形象完全不同。大多数接受救助者穿戴虽不太合身,但也整洁干净。有位老太太甚至化了淡妆,还有一位老先生西装“笔挺”,胡子刮得很干净,衬衣袖口整洁,还打了领带。人群中不免遇见相熟者,于是时时可见流浪者点头脱帽互相致敬。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维护自己最美好的形象。
以前只听说“体面劳动”是瑞士格外尊崇的理念,即便清洁工也不肯“屈尊”拿着笤帚扫大街,而要背着吹风筒将树叶杂物吹到路边,再由专门的清洁车将垃圾吸走。现在看来,瑞士还有“体面流浪”这样一种新鲜的概念。
除了约定俗成的个人和社会习惯,这还得益于政府、慈善团体和教会组织给予无家可归者的帮助。流浪者在自己栖身的社区登记注册之后,接受来自当地救助机构的救助。在我生活过的日内瓦,政府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了200张应急收容床位。每周都会有淋浴车开到流浪者集结地供他们免费洗澡,另外每月还会有生理医生和诊所来为其免费检查接诊。为了缓解床位供不应求的问题,这次“为需要者供餐”活动的赞助方“路口街”慈善基金又于2012年冬购置了10个集装箱房屋,内有卧室、浴室和厨房,可供至少20名无家可归者长期生活。所有这些都为无家可归者们更有尊严地生活提供了保证。
在我参加的这次志愿活动中,接受救助者表现出的个人素养令人叹服。在整个供餐活动中,人们秩序井然,安静排队领餐,接过食物时都要再三道谢。上百人同时用餐,狭小的餐厅却并不喧闹,只有低声而亲切的“祝你好胃口”和“谢谢”声此起彼伏。人们用餐结束一一散去后,餐桌也并不凌乱,只剩下很少一点饭粒菜汤,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餐余垃圾自觉丢进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