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电子垃圾产业告别淘金时代

文|邢少文 《 人民文摘 》(

    这一产业在广东省清远市已存在二三十年的历史,这个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屡居全省首位的地级市,因电子垃圾拆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维系数万人生计的产业,可能也给更多的人带来沉重的环境代价。

    2012年11月27日,龙塘镇定安村,露天货场中,杂乱地堆积着如山的电子垃圾,电源线、缆线、线路板、充电器、电钻、马达、压缩机……

    从龙塘镇到石角镇,大大小小的电子垃圾货场、工场、拆解户多达几千家,这里是目前中国的电子垃圾拆解中心之一,几万人依附于这个产业链上,做着发财致富的梦。

    这一产业在广东省清远市已存在二三十年的历史,这个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屡居全省首位的地级市,因电子垃圾拆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维系数万人生计的产业,可能也给更多的人带来沉重的环境代价。

    掘金

    “几年前发财的人多,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个产业萧条了很多。”张敬辉的家庭,在石角镇从事电子垃圾拆解业已有10来年。

    清远被称为“再生铜都”,再生铜,即从电子垃圾中再回收提炼出来的铜。在清远,再生铜的生产主要集中于龙塘、石角两镇。

    “能不能赚钱,赚多赚少,主要凭眼力。”张敬辉说。在一堆电子垃圾中,经验独到的人能看出来1吨垃圾中含有多少个铜(即含铜量),1吨有50个铜,就按40个铜的价格跟卖家买下来,再转手以45个铜到50个铜的价格转卖出去,一个铜的差价就能赚2万块钱。

    从货源的控制,到眼力的功夫,就演化出大货场场主、小货场场主,层层赚差价,而一般的拆解户,只能从货场拿货进行拆散和金属提炼工作,再卖给加工厂加工成铜锭,这是最低端的一环。

    大货场场主在早年多是台湾人、江浙人和福建人,都是对货源有控制力者。所谓货源,则几乎全来自国外,美国、欧洲、日本的电子垃圾,在拆解人看来,这些地方的电子垃圾再回收的质量比国内电子产品的高。这些“洋垃圾”经由香港、佛山南海港、广州黄埔港、广西梧州港等地进来,再分散至各地。清远的货源,多来自南海。

    早年利润的丰厚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外来者,龙塘一地,对一般拆解户而言,投入10来万元,一年也有10来万的收入,“如果眼力好,运气好,提出金子什么的,一年赚几十万也有。”龙塘人许荣说。

    时至今日,龙塘已有超过1000家拆解场,几万人的拆解队伍每天在不停地劳作,每年拆解的电子垃圾近百万吨之巨。

    萧条

    2005年到2007年是拆解业的黄金发展期,当时很多拆解户都赚到了可观的收入,但产业在2008年发生了转折,铜价的大跌让往日红火的局面不再。此后几年中,铜价虽有波动,但难复高位,2009年下半年后又一直在低位徘徊。现在,从龙塘镇到石角镇,随处可见关闭或转租的货场,即使开业,也生意冷清。

    其实,铜价的波动只是因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货源越来越紧张了,2001年,中国政府加入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随后又出台了诸多法律法规,规范电子垃圾的回收,这几年国家环保总局也要求严格控制电子垃圾的进口,海关严查废旧电脑、显示器、复印机等整机进口。“现在很多都是拆散夹在其他东西里进来,另外其他国家和中国其他一些地方也在做,分散了货源。”张敬辉说。

    在国内,政府的监管日趋严格,自2003年汕头贵屿的电子垃圾污染成为国际性环保新闻之后,清远的环保污染问题也因其严重性被曝光。在电子垃圾拆解成为地方的一个大产业,成为几千家庭致富的途径之时,这种环境污染带来的破坏也将是影响深远的。

    因为行情不好,龙塘镇东家铺村的拆解作坊主唐先生对未来有些迷茫,“心里没底,”他说,“现在不知怎么做。”这些年东家铺一带有人来,做得好了,就会留下;也有做得不好的,这些人就回去了。

    在环保和国际金属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之下,清远电子垃圾拆解业面临着急迫的转型。

    转型

    随着问题的出现,清远市委、市政府开始调整思路,采取了“疏而不堵”的办法。2010年清远市领导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后来,我们就将‘封杀’改为引导,创办了循环经济区,让这些分散的拆解户都进园区,集中拆解。”

    华清园,是位于石角镇的一个大型工业园,产业园覆盖了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初加工和深加工,包括废杂有色金属分类、回收、分选和拆解,废旧物资储存和运输、污水处理、有毒有害及危险品处理处置等方面。产业园希望将原本小散乱的拆解户进行集中生产,对环境污染进行集中治理。

    不过,6年过去了,宽敞明亮的工业园区,政府的有力引导尚未彻底改变小散乱的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园区厂房租金成本和税收成本。在目前园区的运作方式上,并不干预拆解户的经营,只提供场地出租、信息服务和固废处理,据园区管理人员介绍,园区厂房最小在1000平方米以上,多数在2000平方米以上,现在一年的租金为50元/平方米。这意味着一年的租金需要5万元以上。

    对于那些家庭拆解户来说,他们并不愿意承担租金,目前,有200多户拆解户入园。“进驻的一些是规模比较大的拆解户,但大部分都是几家联合一起去租场地。”张敬辉说。

    “租金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一年10几万,把利润都交没了,这两年行业也不景气,很多人都不愿意搬。”定安村一位作坊主说。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产业园区内和产业园区外的两种运作模式依然会并行存在。

    不过,现在看来,清远的电子垃圾拆解业已然告别淘金时代,“十几二十年了,就只是拆解和粗加工,南海和汕头贵屿也是做电子垃圾,南海是货源地,做的一次拆解主要用于以旧换新,贵屿人家还能制造很多塑料桶卖到别的地方去,能卖个高价,我们这边连个成品都生产不出来,转型势在必行。”张敬辉说。

“千湖之省”新政治湖
电子垃圾产业告别淘金时代
候鸟迁飞之路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