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而言,参事多是由高层人士组成,保证参政议政水平维持在较高、稳定状态,但也容易有缺憾。那些真正来自底层的意见,那些“草根声音”容易被屏蔽,一些社会深层问题反而会被疏忽。这对于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是一个重要缺憾,更不利于政府和基层群众形成和谐共振。
所以,让草根群众也能进入参政问政渠道,更多、更直接、更鲜活地了解民情、民意,是对民智的充分重视和挖掘。对于政府决策的高端思维而言,是一种积极的弥补和集思广益,有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和民主性。
我们不否认社会发展需要精英和专家的积极构建和参与,但基层群众中也有高人,布衣中也不乏“诸葛亮”,他们对于社会发展的想法,虽然朴素,同样是真知灼见,值得重视。
选拔“布衣参事”,还能激活整个社会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现代社会要想和谐发展,必须让每位公民都积极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业,充分承担社会责任。但由于传统参政方式多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精英模式,一般群众参政渠道少,参政积极性难免受到抑制。而打破参事的身份限制,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决策,久而久之,将促进公民性格的培养和形成。
“布衣参事”的模式,有助于打造官民心理通道,达成和谐共商的民主机制,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摘自《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