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日本“失去的十年”:经济泡沫破灭背后

◎吴宇桢 《 人民文摘 》(

    “我们该怎样看待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失业率始终不高,犯罪率很低,贫富差距现象不明显,全民享受医疗保险,人口预期寿命全球领先。这样一个国家,难道不是需要摆脱困境的诸国应该学习的对象吗?”

    这是英国《卫报》最近的一个评论,这个国家就是日本,这样的说法我们在最近的西方媒体上还可以找到很多。

    在很多经济学家眼里,“失去的十年”已经成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代名词,日本也几乎成为欧美国家眼中应对危机失误的“反面教材”。

    与20年前一样,日本再次成为其他国家研究的样本。

    日本这“十年”

    不是想象的那样悲观

    13年前,曾成功预言亚洲金融危机的美国学者克鲁格曼在《时代》周刊上撰文批评“日本综合征”,奉劝人们不要在日本的复兴问题上下赌注。今天,从“日本经济可能变得无关紧要”到“日本可能成为下一个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关于日本未来的种种悲观预测从未停止。

    日本在上个世纪曾以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长令世界瞩目。而当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2%,为发达国家中最低水平,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当游客踏上日本的土地时,他们会马上意识到,所谓‘失去的十年’明显是一个错误。美国人通常会从肯尼迪机场出发,这个老旧的机场是美国基础设施处于衰败中的典型代表,而日本东京的成田和羽田机场近几年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现代气息浓厚。你嗅不到那种属于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所无法掩饰的颓废气息。”日本观察家伊文·豪尔说。

    《纽约时报》则将这个惊叹号进一步放大。埃蒙·芬灵顿2月初在该报撰文列举了一系列被忽视的事实,以此说明,“失落的日本只是一个传说”。“日本似乎总是新产品的第一个使用者。以手机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仅用了几年就超过美国成为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在‘失去的十年’里,日本人均发电量的增速是美国的2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人均发电量增速继续超过美国。”

    在英国,权威的《经济学人》杂志在新年提出了一个充满思辨色彩的问题:“日本经济,谁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早在2010年的夏天,英国《卫报》网站就发表评论文章称,日本的发展方式可能被长期误读:“全球经济正在衰退。在美国,失业率接近10%,中产阶级的退休前景堪忧。在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失业率始终不高,犯罪率很低,贫富差距现象不明显,全民享受医疗保险,人口预期寿命全球领先。这样一个国家,难道不是需要摆脱困境的诸国应该学习的对象吗?”

    从镜子的两面看

    就不会只看到“失误”

    当西方媒体对日本“失去的十年”进行“积极”反思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告诉人们:在那些所谓“失去”的日子里,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的确曾在发展经济上出现了失误。不过,这是镜子的两面。以前,一些人只看到了我们的失误;现在,他们不过是看到了镜子的另一面罢了。”日本伊藤忠商事理事石田护说。

    “1990年的秋天,我从纽约回到东京,发现银座不再挤满忙着购物的人群,咖啡店则到处打着降价套餐的牌子,连新闻主播的语气都透着一丝古怪的沮丧。”56岁的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后藤则行回忆说。他认为,除却那些实实在在的经济数据,在“失落”的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失去的更是一种极度的民族自豪感。“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那是真真切切的失去。许多日本人不再狂热地相信自己可以在经济上创造神话。尽管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泡沫总有一天要破灭,狂热的情绪最终还是要趋于平静。”

    “事实上,在所谓‘失去的十年’里,日本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的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机遇。”日本东京大学青年学者卞恒沁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在“最深的绝望里”里发现了“最美丽的惊喜”。

    “许多人只看到了泡沫的破灭,‘广场协议’引发的日元升值被许多人认为是日本经济衰退的元凶。然而,日元升值带来的并不仅是日本商品出口的劣势,同时也赋予了日元更为坚挺的世界经济货币的地位。当然,日本当时的海外投资有急功近利之嫌,也不乏失败的并购案,但由此造就的一个庞大的‘海外日本’,却是不能忽视的。”卞恒沁说。

    卞恒沁认为,仅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放缓就断言日本经济衰落,恐怕失之武断:“资本输出国在海外所创造的产值并不被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因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并不能反映日本海外经济的实际存在。而日本的海外投资红利,极大地支撑了其经济运作。”

    除了将目光瞄向海外,在“失去的十年”里,日本政府开始了循环经济的区域实践,经济政策的绿色化成为推动日本环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政府通过融资、补贴、环境税等手段支持环境产业的发展,也为民间资金向下水道、废弃物处理等与环境产业相关的公共事业投资提供了商机。通过“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作为传统工业城市的北九州逐渐从灰色城市转变成了绿色城市。

    走走停停不必慌

    “退步原来是向前”

    在解决社会经济低成长的问题上,日本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程。一如西方媒体所观察到的那样,也许日本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误读。然而,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什么日本被人们视为失败者?

    在卞恒沁看来,唐朝的一首《插秧诗》似乎很能概括日本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经济学家们是如何评定和衡量一国经济的好坏?”后藤则行十年前开发了一个环境经济模型,从那时起他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在跑步时,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一直在跑步,更多的时候,我们走走停停。而在国家发展上,为什么人们常常会忘记最简单的道理,不切实际地期望经济能一直持续高速地发展?日本目前出生率太低、老年人太多以及经济放缓的‘低成长’状态,是所有成熟的工业国家都会走过的历程。”

    摘自《解放日报》2012.3.6

卡米拉:纠结的王室生活
日本“失去的十年”:经济泡沫破灭背后
国外领导人全球就医路线图
福岛50勇士今何在?
美国国企老总的薪酬难题
全球八大高福利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