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武当天罡拳唯一传人马志富

黄伶伶 《 人民文摘 》(

    天罡拳,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已失传,直至一个传奇人物——马志富的出现,这门中华绝技才得以“重现”。

    身怀绝技无人知

    1949年9月21日,马志富生于武昌梅隐寺一个回民家中。马家是习武世家,马志富的爷爷武艺高强,在当地小有名气。爷爷练早功时,年幼的马志富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一老一小,成为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马志富对武术的灵气在上学后渐渐显现。8岁时马志富翻筋斗、倒立爬高上梯,灵活像猴。

    在马志富14岁那年他幸运地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张云镜先生,从此和武当天罡拳结缘。

    张云镜,自幼流浪街头,11岁时,被四处云游的武当道人收留,开始习武学医,系武当黄公安道长的关门弟子。

    马志富和张云镜因缘结识,而后经常出入张家。早在第一次见马志富时,张云镜就发现这是一棵练武的好苗子。一天清晨,马志富看到张云镜在院内练功,他非常认真地观察起张云镜的一招一式。当夜,马志富正式拜师学艺,14岁的少年,成了张云镜唯一的弟子。

    也就是从那时起,马志富坚持每天不分昼夜,有时练坐功一练就是一通宵。

    1976年,27岁的马志富已经拥有一身武艺,为了系统地学习武术理论,他考入了武汉体育学院武术系。

    因多年养成早上4点练功、6点收功的习惯,马志富在学校学习理论近3年,竟没人知道他身怀武功。三年后,全国武术比赛在湘潭举办,马志富作为特邀代表去参会,着实令很多同学惊诧。

    一天凌晨4点,马志富照常起床练功。他选择了一个僻静之处,屈伸开合闪展翻跳,正全神贯注,忽然身后传来喝彩声。原来是国家体委武术处毛伯浩处长,马志富连忙停下来问候。毛处长得知这位年轻人练的居然是失传已久的武当绝学天罡拳,喜出望外,他极力邀请马志富参加武林大会的表演,马志富想起临行前师傅多次嘱咐“不得炫耀”,再三婉拒。

    最后,在同行的班主任的说服下,马志富终于同意上台,与各路高手切磋交流。之前,众多武林高手表演时间不过30分钟,而马志富整整表演了一个小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结束之时,掌声雷动。

    回到武汉,马志富立刻去向师傅表示歉意,谁知师傅不但没有怪他,反而鼓励他把天罡功继续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马志富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收徒竟有舒马赫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武打片”,是两个极具风尚意味的词汇。

    1981年6月,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武术大会观摩中,马志富引起了香港影视界的注意。香港银都影视公司导演来到武汉,剧组全体人员观看了马志富表演后,邀请马志富去香港从事武侠剧表演。

    马志富出色的表演和高超的武功深得香港朋友赞赏,后来香港著名导演严浩出面,邀请马志富到其电影公司担任武术指导,从而开始了他在香港的一段生活。

    马志富在港工作6年,教了不少名人徒弟,他们都希望马志富留在香港发展,但想起师傅临终前的教诲,他再次回到武汉,他要让天罡内功为更多人了解并学习。

    除了香港多位影视明星、名人成为他的徒弟外,“车王”舒马赫也曾拜在他的门下。

    2004年,F1大赛在上海举行,舒马赫首次来华就表示出要学中国功夫的愿望。在杨紫琼的推举下,舒马赫专门拜马志富为师学习天罡拳。

    回忆当年的情景,马志富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舒马赫学拳学得很认真,一开始确实有一点不得要领,我做一个动作,他比划半天也不像是个武术的样子,一个动作学了3个多小时!但是经过慢慢揣摩,他的进步非常快。”

    很多人觉得奇怪,不懂英语、不懂德语的马志富是如何跟舒马赫交流的?马志富解释说:“交流不成问题,一来舒马赫专门配了翻译;二来舒马赫控制F1赛车,从0到100公里/小时不需要6秒时间,这与太极蓄势、发力有异曲同工之处,观念上相通,其实我们很容易沟通!”

    马志富成了新闻媒体关注的风云人物之后,住所整天门庭若市,让人应接不暇。

    1987年12月,经湖北省体委批准,马志富在汉口新华路体育场省体委招待所举办“天罡功”功法培训班。消息一经公布,名额瞬间爆满。

    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也一直关注着马志富和他的天罡拳。2002年,天罡拳正式参加国家体育总局武术健身方法实施方案评选,并成为向全国推广项目。

    摘自《扬子晚报》

奥运改变了她们的人生
网络写手一夜蹿红
武当天罡拳唯一传人马志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