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首都机场原董事长终审被判死刑——

李培英:亿元“救命稻草”未买命

张邦松 等 《 人民文摘 》(

    李培英本想侥幸逃得一死,但他还是听到了死亡的脚步声在一点点地靠近。2009年7月6日,山东省高院继续维持一审判决,驳回上诉,这就意味着他已时日不多。

    这个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原总经理、董事长,因贪污受贿达1.09亿人民币,在一审时就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终审审判落槌,李培英已知必死无疑,在等待最高法院进行死刑复核的日子里,他放弃了垂死挣扎,再也没有了昔日“机场大亨”的风采。

    而几乎就是在同一时间里,四川绵阳一家民企老板刘青山起诉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侵权及返还财产纠纷一案的庭审,也在四川省高院悄悄地进行中。对于首都机场的职工来说,这无疑就是简单的经济纠纷,但他们不会想到,这很可能是李培英在位期间很有预谋的最后一搏。

    晚节不保

    60岁,已是花甲之年。如果不出意外,李培英也许马上就可以光鲜地退休颐养天年。然而因其晚节不保,等来的却是法律上最严厉的惩罚——死刑。

    李培英是中国民航系统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判死刑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从一个农民之子沦落为巨贪再到死囚,李培英的落马多少让他的家乡河北省广平县有些意外,毕竟在他们眼中,农民出身的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成功人士。

    从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到首家跨区域的机场集团公司成立,再到北京、天津、重庆、湖北、贵州、江西、吉林、辽宁8省市机场被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全资、控股、参股,托管内蒙古机场集团和黑龙江机场集团。一个个大手笔,一次次漂亮的收购,这是李培英在位时最重要的政绩。如此大规模的扩张,让李培英无比风光,并一度赢得了“机场大亨”的美誉。

    而很少有人关注到的是,随着首都机场同时扩张的还有李培英的野心和贪欲。

    据了解,在1995年1月至2003年11月间,他利用职务之便受贿2661万余元,贪污8250万元。

    贪污受贿总额达1亿多元。李培英并非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但他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直到2004年,首都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兼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原总经理崔民权因挪用公款被调查,李培英或许才意识到,他心中最害怕的那一天离自己也很近了。

    2004年年底,李培英开始有意识地寻找补救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他把目光转向了曾和下属公司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简称“金飞中心”)有业务往来的四川绵阳老板刘青山身上。

    因两千万损失一个亿

    刘青山之所以成为李培英所要抓住的救命稻草的最佳人选,是因为刘青山本身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

    上世纪90年代初,刘青山前往北海淘金,1995年转战北京,成为中国横向经济联合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简称中横联公司),先后涉足投资、金融、房地产、传媒等领域。仅中横联公司的资产就达几十个亿,不仅仅是在绵阳,就是在北京,刘青山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在商海打拼10多年的刘青山在稳固地发展着自己的产业,然而一切的改变都是从2003年6月开始,几份普通协议因欠款引发的经济纠纷竟让他损失了一个多亿的资产。

    2003年6月到7月间,中横联公司与金飞中心(崔民权时任总经理)签订了3份合作开发协议,协议约定由金飞中心共计投资5.2亿元,投资收益以收取投资额12%固定回报的方式获得。到当年10月,按协议约定,金飞中心向中横联公司支付的5.2亿元资金都已到账。双方正常的企业借贷关系形成。

    然而,在借款约定尚未到期时,金飞中心突然提出要提前收回借款。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这一突发行为是否与金飞中心的法人代表崔民权被调查有关。2004年3月,中横联公司无奈以双建花园项目资产及全部股权作价5.18亿元转让给金飞中心及指定公司,以抵偿债务金额5亿元;超出的1800万元,金飞中心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中横联公司。

    至此为止,刘青山所在的北京中横联公司尚欠金飞中心余额2000万元。而就在此时,金飞中心的总经理崔民权开始被调查,中横联公司的还款计划被暂时搁浅。

    刘青山的逃亡生涯

    2004年11月3日,刘青山正随领导在海南省海口市考察,听朋友讲金飞中心的总经理崔民权已经被“双规”了。刘青山很着急,从三亚直接飞回北京。在不知道任何情况的条件下,首都机场公安到刘青山家中去找他以涉嫌诈骗为由要追赃。这期间,刘青山的司机,还有公司的几名高管都被抓了,只有刘青山一人“漏网”。

    从那时候开始,刘青山就被迫离开了北京和绵阳开始了逃亡生活。

    每到一处,刘青山就会给李培英打个电话。刘青山对李培英说:“我们的账都算清了,借的钱我都已经还了,为什么对我要采取这种非正常的手段?”李培英回答:“考虑考虑,研究研究,你不要着急,他们就是要追赃。”

    在流亡生活中,刘青山有半年多没和家人见面,企业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2005年1月26日,李培英约刘青山在北京的昆仑饭店见了面,并要求刘青山第二天中午到首都机场详谈。在对方保证自己安全的条件下,刘青山答应了。据刘青山回忆,详谈时,李培英开始与其称兄道弟,并说了“实话”。李培英说:“兄弟,国家审计署在查我,我的亏空比较大,其他项目都不挣钱,你的项目风险很小,又挣了钱,能不能把你的项目和资产转一部分给我。”

    李培英并许诺将武汉机场、天津机场、呼和浩特机场,包括首都机场扩建等项目交给刘青山做,并说:“我从其他地方给你补过来,我有饭吃,你就有饭吃。”

    刘青山当时没有答应,但由于在逃亡的过程中公司已近瘫痪。与此同时,其在绵阳的公司副总杨莉又和刘青山联系不上,在高压政策下,2005年1月,杨莉最终被迫和金飞中心签订了一系列《框架协议》、《补充协议》、《承诺函》等。

    根据这些协议,金飞中心取得了刘青山在绵阳的资产分别为临园宾馆产权,在绵阳市涪城区燕儿河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的债权及绵阳机场工程款债权。后金飞中心又将这些资产高价拍卖。经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后来确定,金飞中心实际上多占有刘青山的资产足有上亿元。

    意味深长的是,金飞公司在取得这些资产后,刘青山在北京可以自由行动,公安也撤了。欠下2000万元的债务却被对方强占了一亿多资产,刘青山此时才恍然大悟,他回想起和李培英交往的片断,觉得自己是被蒙骗了,用这一亿多资产为别人埋了单。

    而他还没来得及去找李培英,2007年6月4日凌晨1点,李培英就被正式“双规”了……

    如今,李培英终审被判处了死刑,但他在位时的最后一搏留下的后遗症仍然继续存在着,也许还要存在很长时间。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第28期

乌鲁木齐:疗伤之城
许宗衡的官场抛物线
李培英:亿元“救命稻草”未买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