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苦熬近10年的当当网,终于在今年5月底宣布已实现盈利,虽然比规划迟了一年,但这不影响李国庆的扬眉吐气

当当网总裁的十年坚守

赵东 《 人民文摘 》(

    在群雄并举的互联网业,成立于1999年的当当网被认为是一家“很苦”的公司,这个比传统书店多了几个页面的网上书城,10年来一直不曾盈利,却也迟迟不愿卖掉。创始人李国庆和俞渝夫妇一直如养儿子般含辛茹苦地养着当当。 

    “IT届劳模”、“搬运工”、“傻干”等戏谑调侃的词汇,一直困扰着李国庆。人们质疑这家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将企业遛着玩?作为电子商务的最早圈地者,为何当当网80%的业务仍然停留在卖书上?坚持是因为明智还是固步自封?这些都是李国庆要面对的质疑。

    终于,在2009年5月底,这家夫妻店在发展近10年后,终于宣布实现全面盈利。

    9万册图书差点砸手里

    人如其名,李国庆出生在1964年10月1日。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毕业于北大社会学系的他,一直笃信自己是个有力量影响社会的人。在校担任学生代表大会会长时,为了“捍卫”恋爱自由,他曾在校园张贴大字报,能闹腾,是个风云人物。

    毕业后,怀着指点江山的激情,李国庆去了当时最热门的政府机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里号称是中国发展政策的“智囊团”。在这里,李国庆找到了成就感——他的调查报告有部分引用给了国务院领导,这让他很自豪。可是,不久后机构重组,李国庆被分到农业部农村政策研究室,那里“做事情要论资排辈”的工作环境让他很不适应,李国庆说:“我想过当官,但我又不喜欢熬年头。进大公司吧,又不愿意听别人指挥。那时候,就想做点自己想做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李国庆选择下海。

    李国庆曾经帮别人卖过书,知道这是个本小利大的买卖。于是,他就打起书的主意。1993年,李国庆创办北京科文经贸总公司,他任总经理、总裁。但是,出书同样需要资金,坐了许多年机关,李国庆并没有攒下多少钱。当时他想着拉几个同事、朋友一块干。可是,原先信誓旦旦支持他创业的同事、朋友,到这个时候都打了退堂鼓。最后,还是父母拿出6000元的积蓄交给了他。这样,李国庆才又雇了几个退休编辑和印刷工人,公司就这么开张了。

    李国庆做的第一笔图书买卖,是一套9本的励志书。当时,他真是充满信心,一气儿就印刷了10万册。可是,代理商来了,看完书只勉强答应带走1万册。那9万册全砸在了李国庆手里,各种费用一合计,他一下子背上了100万元的债。

    许多人都觉得,李国庆这下子完了,但是,李国庆不服输。他仔细分析了一下市场,全国那么多人,难道就找不到9万个读者?李国庆又拿出当初在北京大学搞学生活动的劲儿,搞了个“读书征文”活动,联系了杂志做活动承办人,邀请了社会名人做评委。一年半时间,砸在手里的9万册书,几乎全部销售了出去。这次的“学费”没白交,李国庆把国内图书行业摸了个一清二楚。

    当当出世

    在李国庆诸多的人生转折中,最重要的应该是1996年认识俞渝。

    当时,李国庆创办的科文公司每年的利润也有几百万元,对于他来说应该小有所成了,但是,一个朋友对他说:“别看你这公司每年有几百万的利润,其实还不如美国人一年的工资。”李国庆气不过,就去了美国,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企业。

    到了美国,李国庆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公司是多么弱小。因为以美国人的算法,按利润和增长速度给自己的公司估值,算下来确实很不值钱。而且,对于他的身份,美国人也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小业主,意思是经营规模虽小,但却是公司的创办人和拥有者。李国庆当时的心情就是,倒不如给美国的大公司当中国的首席代表好了。借着来美国的机会,李国庆开始接触一些投资商。

    一次,在纽约的一个朋友聚会上,李国庆通过别人的引见认识了俞渝。那时候,具有很深金融背景的俞渝在华尔街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她在纽约创办的公司,专门做金融咨询顾问业务。她给李国庆讲如何吸引企业投资方面的问题,一共讲了5点,李国庆像学生一样还用纸记了下来。现在,这些记录他还留着。其中,俞渝告诫他:“钱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的是控制权。”俞渝的谈吐中显示出的才学和见识令李国庆震撼,“只觉得自己不如她,她真是一个才女。”

    对于雄心勃勃的李国庆来说,在这个时候认识俞渝,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他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追到这个在美国读过书、有工作经验的中国姑娘。

    聚会结束后,李国庆邀请俞渝一起喝咖啡。这是他们的首次独处,也是一生融合的开始。之后,他只花了3个月就与这个“牛哄哄、高高在上”的女人在纽约结了婚。

    打动俞渝的是这个来自故乡小伙子的坦诚与活力,还有李国庆的出现恰到好处,当时俞渝也年过三十,正想要个家,她甚至觉得结婚对象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结婚的时间到了,谁出现了便是谁了。

    李国庆从美国不仅带回来一个新娘,而且还带回来一个网上书店的“亚马逊”模式。李国庆在美国感悟到网上书店的奥妙:卖书,最值钱的是出版社和读者的直接联系,而亚马逊通过网络实现了这种联系。利用手里已有的出版界资源,李国庆首先想到创办一家中国的“亚马逊”。于是,1999年,李国庆创办了当当网上书店。

    “夫妻店”里男主内

    在这家夫妻店内,李国庆负责技术、市场,俞渝负责物流、财务、外联等。男主内,女主外,两人的头衔均为“当当网联合总裁”。

    对于“联合总裁”这一称谓,李国庆至今耿耿于怀。他说自己总是得不到充分信任。比如,大学时当个学生代表大会会长,还有个团委的老师来“管着”;娶了俞渝,消息传到美国,人家说俞渝是被北京一个个体户骗了。

    “联合总裁”这个名号,也是因为美国投资者更信任俞渝,说她急了不会翻车,而李国庆一旦急了说不定就进山隐居了,到时公司怎么办?所以,硬是在当当网设置了两个平起平坐的联合总裁。

    然而,这对一土一洋的黄金搭档,和普通创业者一样,经历了创业初期的艰辛,李国庆甚至被戏称为“搬运工”——将书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地方,把物流做得很好,但就是不见赚钱,马云甚至说这对夫妇也就知道“傻干”。

    互联网过热的2001年,当当网开始面对何去何从的问题。虽然李国庆对网上直销从未怀疑过,可超过半数的职业经理人因失去信心而撤走,这毕竟不是好消息。但是凭着创业的激情和永不言败的士气,李国庆坚持当当的图书战略:“品种不全我们就慢慢增加;分类不好就做修改;搜索引擎流行就增加图书搜索……”

    接下来的时间里,当当网每年保持180%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书店的年增长率。到了2003年,不知不觉间,当当网已经悄然成为国内网上图书领域的老大。

    摘自《商业故事》2009.8

当当网总裁的十年坚守
疯狂的“股市第一庄”
荣智健和他的儿女们